本病多见于半岁以内的婴幼儿。啼哭是婴儿一种本能性反应,因为在婴儿时期尚没有语言表达能力,“哭”就是表达要求或痛苦的一种方式。如饥饿、口渴、衣着过冷或过热、尿布潮湿、臀部腋下皮肤糜烂、湿疹作痒,或虫咬等原因,或养成爱抱的习惯,均可引起患儿哭闹。 1 内服:蝉衣、薄荷各4--8克(根据小儿年龄决定),每日一剂,水煎服三次,每次加少量糖,服2--3剂治愈。 2 药枕:云苓、竹叶、灯芯草各30,菊花、钩藤各80,琥珀20(克),打碎 制成30X50厘米大小的药枕,每晚枕之,1--2天治愈。 3 外用:牵牛10克,丁香2克,冰片少许,研细混匀,取适量放入脐中,外部固定,当晚见效。 4 外用:朱砂适量研细,加水搅匀,用毛笔蘸药液在脐上写“子午”二字,啼即止,一次见效,连用3天治愈。 5、薄荷5g,蝉蜕10g,钩藤10g。水煎去渣,取药液令患儿吮吸。治疗10余例,均在用药一次后获效,显著。献方人:陈景芳 6、小儿夜叫:薏米3钱,煲水服愈。 7、黑牵牛3克为末,以水调药末敷脐上,用纱布扎之,哭即止。 8、治昼啼不止,台乌药3克钱,水煎服,极效。 9、治小儿遍身奇痒叫啼不止,生姜捣烂,稀布包擦,甚效。 |
|
来自: 昵称11739632 > 《夜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