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关阅读】三国蜀相蒋琬毛氏夫人考

 九歌珍藏阁 2017-06-22

    蜀相琬公毛氏夫人后裔在全州县石冈村立蒋家祠堂祭祀列祖列宗。

    梅潭旧宅图:晋武帝咸宁元年(公元275年)毛氏夫人携子徙居全州梅潭。

    安阳侯一品夫人毛氏墓碑——宋礼部尚书蒋满于端平元年岁次甲午三月清明日所立。

    2014年7月12日中华蒋氏宗亲联谊会蒋大力会长与广西宗亲联谊会成员在全州县文桥镇将军町祭祀三国蜀相蒋琬毛氏夫人。

    毛氏夫人卜葬地名为“七星伴月”将军町—— 墓地左右两山形如大鹏展翅。


    □蒋廷春 蒋咸喜 文/摄


    在全州常听老人说,升乡(今全州的文桥、庙头、黄沙河、永岁等乡镇旧称升乡)有座毛氏夫人墓,毛氏夫人是皇帝加封的。这位神秘的毛氏夫人是谁人之妻,为何被皇帝加封并坟葬全州?带着这些疑惑,我们对此进行了考究。


    毛氏为“汉封成国夫人”

    为探究竟,我们查阅了有关史料,据大宋礼部尚书毛氏夫人四十一代裔孙蒋满于宋端平元年岁次甲午三月清明日所立安阳侯一品夫人毛氏墓碑,墓志记载:“夫人姓毛氏,蜀人也,为我始祖汉尚书安阳侯蒋公讳琬公配。生子名斌、名显、名 。享年九十有二。东汉献帝建安三年戊寅正月日生,晋武帝太康十年(公元289年)己酉十月日卒,于惠帝永熙元年(公元290年)八月日卜葬湘源县北。安阳侯先夫人四十四年卒。”蒋满还在墓志中对重立墓碑进行了说明:“夫人葬此几千年矣(意为1000年或几乎1000年)。墓碑数易,今存者,系后晋天福二年裔孙枢密院学士麒所立,迄今将又三百年。碑经风雨剥蚀,犹依稀可辨。特用重述。”

    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进士、由翰林院编修累官至顺天府尹的蒋琦龄在《第三次续修大冈谱序》中也提到“吾族出自蜀汉安阳恭侯琬,为零陵湘乡人。夫人毛氏之迁于洮阳,有墓。”

    据以上史料记载的毛氏夫人“卜葬湘源县北”、“迁于洮阳,有墓”的线索,我们与多名族人于2011年5月前往古洮县所在地今全州县永岁乡的梅潭和蒋氏祠堂——— 石冈村燕窝楼追溯。该村管理宗祠的蒋尚佐等两位老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老人说他俩在春秋两祭曾多次去祭祀过毛氏夫人,愿带我们一同前往。我们在文桥镇文桥村委梅岭头村附近寻找到了毛氏夫人墓地。

    毛氏夫人卜葬地名叫将军町。墓地左右两山形如大鹏展翅。墓前平坦开阔,正前不远处横亘一山形似文案,文案正前五座小山排列形似笔架,此乃大福大贵的“七星伴月”风水宝地。为择吉日安葬,据其墓志记载推算,毛氏夫人灵柩曾在家停放达10个月之久。毛氏夫人卜葬此地寓意是让流分为斌、 两系的子孙繁盛、能文能武,事业如大鹏展翅,鹏程万里成为国家栋梁。我们现在见到的墓碑是由毛氏夫人的裔孙全州蒋氏七贤于清朝道光二十三年清明日所立,墓碑上遒劲有力地书写着:“汉封成国夫人始祖妣蒋母毛氏夫人之墓”。墓碑上再次重述了安阳侯一品夫人毛氏墓志。

    对于墓志中提到的“夫人”的尊称,古今有别。周指诸侯之妻。“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礼记·曲礼下》)。”汉指列侯之妻。汉代以后王公大臣(官在“执政”以上人)之妻称夫人,唐、宋、明、清各朝还对高官的母亲或妻子加封,称诰命夫人。

    毛氏能被“汉”封为“成国夫人”“安阳侯一品夫人”就不得不说到安阳侯蒋琬。据《梅潭蒋氏世谱》:“(蒋琬)生于东汉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癸酉岁,卒于后汉帝延熙九年(公元246年)丙寅岁,寿五十四,谥曰恭,葬四川涪县。配周文庠公女,继配毛氏,皆封成国夫人。”另据晋·陈寿所著《安阳侯传》记载:“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蒋琬少以才闻名于郡县,随刘备入蜀。刘备称汉中王时为尚书郎。后主时,诸葛亮辟为东曹掾,举茂才,迁参军,又迁长史,加扶军将军。蒋琬为诸葛亮所器重,诸葛亮称“蒋琬为政以安民为本,乃社稷之器”。诸葛亮对外连年用兵,但蒋琬都能够足食足兵,保障供给。诸葛亮每称:“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诸葛亮去世后,蒋琬以出类拔萃、神色自若使得众望所归,建兴十二年进尚书令,正式成为诸葛亮的继承者。不久升职为大司马。后封为安阳亭侯。蒋琬作为高官蜀相,毛氏被汉封为“安阳侯一品夫人”,此为诰命夫人中皇封级别最高的封号。


    毛氏夫人是全州蒋氏开基的太始祖母

    毛氏夫人徙居到全州的经过,我们可以从以下史料中找到答案。

    宋·蒋满《石龙潭碑志》记载:“汉有讳琬者,事蜀,因置产于零陵之湘源(注:全州古称湘源县)。”

    《梅潭蒋氏世谱》记载:“斌公,字其昌,琬公长子,仕蜀汉为绥武将军,汉城护军……与弟显同时遇难。配费祎公女,生子一,名珩。显公,琬公次子,蜀汉时为太子仆射,与兄斌同死蜀难。 公,字执玉,琬公三子,自幼依叔成立。”

    安阳侯一品夫人毛氏墓志又载:“(夫人毛氏)生三子:名斌、显、 ……子斌、显皆仕蜀,同死蜀难。蒋氏世居零陵。夫人偕子还零陵之湘乡。晋武帝咸宁元年,徒居零陵洮阳县北二十五里之石龙潭。上有老梅,偶被风拔植潭中,历久不坏,每盛冬花开水面,殊清新可玩,因易石龙潭名梅潭。梅潭蒋氏旧分十大房,子孙繁衍至三四百人。族中有充卫吏目者,失陷官钱,官差人追取,犬多,啮追者至死。狱成,株连甚众,家业悉破荡,遂离居各处。今六山、歌陂、大路下、石淡罔、南里村百余村者是也。”

    《全州蒋氏源流》还记载:“ 与斌之子珩,随母毛氏夫人还居零陵湘乡,依其叔阳羡侯瑜公抚育成人。晋武帝咸宁元年(公元275年),毛氏夫人携子,徙居零陵洮阳县城北二十五里之石龙潭,即今全州之梅潭。而珩公及其子恭仍居零陵。”

    史料记载说明,毛氏夫人在两个儿子斌和显同死蜀难国破家亡的情况下,为保住琬公的这支血脉,临危不惧,毅然决然携质子 与斌之子珩,历经艰难险阻,千辛万苦还居零陵湘乡,依其叔阳羡侯瑜公抚育成人。由于蒋琬曾在全州置有产业,于是毛氏夫人在质子成年后而携徙居全州梅潭。可见,蒋琬的质子为全州蒋氏的开基祖,蒋琬之配毛氏夫人则为全州蒋氏开基的太始祖母。


    毛氏夫人子孙繁盛累朝荣荫

    自毛氏夫人携子迁居全州梅潭开基时,其长孙珩及珩之子恭仍居零陵。恭生少泳,少泳十四传至静。静生二子,长子名璨,次子名瓘。璨之后传至伯全,由零陵太平门迁居湘源城北之黄华岭脚下。伯全十世孙势琳始卜居大冈。势琳生五子,名瑄、亥、瑜、玟、璝。亥嗣叔势袖。今全州近百个村落世德堂蒋氏系势琳后裔和势琳之从叔友扫后裔。

    静次子瓘,其后裔多居零陵、道县、宁远等县,全州城郊乡清水石山脚等村蒋氏,属此一支。

    瓘生二子,长名炳,次名炽。炳后裔居全州百余个村落。炽之后发展形成梅潭十大房,即八虔兄弟加城西隅、城北隅两支共为十房,梅潭十大房后裔现遍布于全州各乡镇500多个村庄。

    全州蒋氏自梅潭开基,从五十九世起,流分斌、两系;从六十世起,流分珩、炳、炽三派。琬公毛氏夫人后裔多徙居于桂、湘、川之间,尤以全州为盛。今全州蒋姓除唐以后从他方迁入者外,均系安阳侯琬毛氏后裔,人口近20万。

    毛氏夫人子孙受荆楚文化熏陶时间较长,崇尚科举,文化积淀厚重,人才辈出,世多显达,代有英豪。自宋至清全州蒋氏中进士39人,明清时期,再起鸿图,竣业鼎盛。琬公后裔蒋昪、蒋冕是明代广西唯一的兄弟尚书。嘉靖三年,蒋冕为首辅,成为有史以来广西籍的第一个宰相。歌陂村的蒋遵箴一家祖孙三代就出了4个进士,其中蒋松屏官至礼部尚书。石冈的蒋淦,正德年间官顺天府尹、工部右侍郎;嘉靖年间蒋焞、蒋敦以及万历年间蒋贵,均官御史;蒋贲官云南、四川按察佥事。因此,万历年间首辅内阁大学士叶向高为石冈蒋氏祠堂题联一副:“累朝荣荫家声远,历代科名世泽长”,横额为“科甲传芳”。明朝中叶,大西江村的蒋信福一家是“一知府、四大夫、五知县”,也曾在当地显赫一时。龙水村的蒋启 一家,自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其高祖蒋尚翊中举始,往下顺延七代,有11位举人,其中4位进士。蒋琦龄由翰林院编修累官至顺天府尹。清朝著名的宫廷史家蒋良骐伯叔兄弟子侄等先后有10人中举人,4人中进士,他一家是“一门四进士、三代三翰林”,传为佳话。时降及今,斌、 两系依然俊才迭现。

    明初时全州离湘入桂,蒋氏大户、富户曾大批南迁,开垦田地,复苏经济,夯实南疆。

    毛氏夫人墓作为优秀文化遗产已于2012年10月被全州县政府列为不可移动文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