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理用药】别把止疼药“妖魔化”,学会合理服用最重要!

 看只看 2017-06-22

止疼药是很常见的一类家庭备药,有些人碍于“止疼药吃多了上瘾”、“止疼药吃多了损伤大脑”等说法,疼就忍着,坚决不用止疼药!

对于有这种想法的朋友,便民君想说:大可不必这么抵触止疼药。


首先,啥是止疼药?

顾名思义,止疼药是吃了让人减少疼痛的药。但是止疼药只是一个统称。止疼药其实包括好多类, 它们有各自不同的作用特点以及副作用。可不是只有吗啡才是止疼药哟。最常见的三类是:

1

对乙酰氨基酚

这类止疼药包括,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以及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泰诺(酚麻美敏片)等,都是最常见的止疼药。除了止痛,还可退烧。所以有个头疼脑热的,大家经常吃,几乎家家都有。

2

非甾体类抗炎药

非甾(音:再)体类抗炎药包括,大家平时吃的阿司匹林,芬必得(布洛芬),扶他捷(双氯酚酸),乐松(洛索洛芬)等。这也是一类非常有效的止痛退热药。

3

吗啡类

常听说的吃止疼药成瘾,往往指的就是吗啡类止疼药。这类止疼药的止疼效果比起前面提到的两类止疼药,要强大许多许多倍。这也是在手术后往往要服用它们的原因。

这类药很多,各有特点。例如常见的吗啡片,泰勒宁(氨酚羟考酮片),奥施康定(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美施康定(硫酸吗啡缓释片)都属于吗啡类。

由于这类药会给人带来一定的欣快感,所以长期服用会有上瘾的可能。国家把它们归于管制药品,必须由医生处方开药


其次,吃止疼药≠滥用止疼药?

机体在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会产生前列腺素等炎症性致痛介质,这些介质会激活伤害性感受器,并通过神经系统传达至大脑,从而形成一种不愉快的感觉,这就是疼痛。

止疼药能够抑制炎症介质,减轻痛觉神经末梢的刺激,或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的伤害性感受器或疼痛传导通路乃至疼痛中枢,减轻或抑制疼痛的形成,从而产生镇痛作用。  

一般民众最常能买到的多是非处方类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为主的百服宁、复合阿司匹林的头痛散,或其他管控不太严格的处方类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如布洛芬、消炎痛、双氯芬酸、塞来昔布等。

这些药物对大多数常见疼痛效果确切,在一定范围内有量效关系(即加量可加强镇痛效果),而且没有明显的头晕恶心等中枢性不良反应,因而被广泛使用。

但非甾体消炎药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镇痛的天花板(封顶)效应,即加量到一定程度,镇痛效果不加强,但副作用发生率大大增高!长时间或不合理使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有许多严重危害,如肝肾损伤、诱发胃溃疡、引起出血倾向、导致白细胞减少等。

口服止痛药的前后不要饮酒!酒精会增加止痛药物的毒性,即使是常规剂量也可引起肝脏及肾脏的损害。


最后,如何正确服用止疼药?

处方药,要遵医嘱!非处方药,要严格遵守药品说明书上的指导。不要吃的过于频繁,或超过一天允许的总剂量。

1

一般疼痛

常见的颈肩腰腿痛、各类关节炎等慢性疼痛,发热伴有头痛、牙痛、急性扭伤等急性疼痛应该首选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商品名芬必得)、双氯芬酸(商品名扶他林)、塞来昔布等。

一般自行使用不要超过三天

2

慢性疼痛

因慢性疼痛长期使用镇痛药物的患者,应尽可能综合应用辅助药物,以加强镇痛效果;

交替应用不同类型的镇痛药物,而不要单用一种药物;

患者疼痛减轻后,逐渐调整药物剂量,用药的间隔时间也可适当延长;

同时配合其他止痛方法进行治疗,如物理、针灸、音乐、心理、康复锻炼等进行综合治疗,防止药物耐受性。

3

严重疼痛

严重疼痛患者,以阿片类镇痛药为主,可复合神经性或精神性镇痛药。

如果是癌症患者另外还建议采取各种综合治疗措施,如音乐、心理、姑息性放化疗等,使患者在精神上和肉体上都能减轻痛苦。



内容来源:综合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