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关张3人里,张飞绝对是高帅富级别的。 原因很简单,他用的丈八蛇矛,其实是马槊。 马槊是秦汉以来的最贵重的制式骑兵主武器。 马槊的长度、材质都有标准,制造方法非常繁复,成本高昂。 马槊的槊杆不像步槊所用的是木杆,而是取上等韧木的主干,剥成粗细均匀的蔑,胶合而成。 韧木以做弓用的拓木为最,次以桑、柞、藤,最差也得用竹子。把细蔑用油反复浸泡。泡得不再 变形了,不再开裂,方才完成了第一步。而这个过程耗时将近一年。 一年之后,将蔑条取出,荫凉处风干数月。然后用上等的胶漆胶合为一把粗,丈八长(注,汉尺),外层再缠绕麻绳。待麻绳干透,涂以生漆,裹以葛布。干一层裹一层,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发出金属之声,却不断不裂,如此才算合格。 然后去其首尾,截短到丈六左右。前装精钢槊首(那时候的钢,也就是百炼铁而已,已经成本惊人了),后安红铜槊纂。平衡点要不断调整,合格的标准是用一根麻绳吊在槊尾二尺处,整个丈八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杆般两端不落不坠。这样,武将骑在马上,才能保持槊尖向前而不费丝毫力气。 造一支槊,要耗时三年,并且成功率仅仅有四成,因此造价高得惊人。 古代的高级骑兵(将)都是用马槊而不会用矛的。 如此制造出来的槊,轻、韧、结实。武将可握直了借马力冲锋,也可挥舞起来近战格斗。 在中国古代骑兵里,马槊的威力巨大。 古代骑兵的使用方法,主要是高速突击对方步兵阵型,或骑兵集团对冲,利用高速机动产生的冲击力对敌方士兵产生最大伤害。 双手持用马槊,既可冲锋又可近战。当骑兵冲入敌阵后会展开冲荡,此时攻防的方向和范围都足以压迫步兵。提槊对阵冲锋时,提臂沉肘,将长槊端平伸直,借着战马的速度冲向敌阵。同一时间,微弓下腰,将槊尖对准敌人的胸口。槊杆在刺中敌人身体时凭撞击力能够骤然弯曲,变成弓形,在槊尖将敌人挑离地面的刹那,长槊又猛然弹直。槊杆上缓冲的力量登时全部释放出来,将敌兵的尸体弹飞出去,以便于冲刺时保持持续攻击力。 而矛,只能造成穿刺伤,还会让尸体挂在矛上。 所以秦汉以来,马槊一直是高级职业军人或世家出身将领的标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