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江湖,从来不缺少“互怼”。 董明珠与雷军的“10亿赌约”,王思聪与陈欧的“对赌吃翔”,还有刚刚结束的“顺丰大战菜鸟”……但情况大多是,双方要么在电视镜头前有所保留,要么是隔空喊话,让人意犹未尽。 ▍网络图片 像马化腾与朱啸虎这样,在朋友圈你一言我一语,真刀真枪地“互怼”,实在是太难得了。 我们也才能够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大佬们的“话语之术”。 从“互怼”过程看,马化腾尽占上风,实在是吵架的个中高手。 快来看看,马化腾是如何优雅地吵架吧。 吵架,最怕的,就是被动防守,疲于应对。 马化腾深谙此道,可谓大师级的高手,一直处处挖坑,牵着朱啸虎的虎鼻子走。 “马朱互怼”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数据之争 朱啸虎转发了艾瑞的一篇文章,表达了“ofo活跃用户、拥护增速高于摩拜”的观点。 此时,焦点是ofo与摩拜的运营数据,是数据之争。 ▍朋友圈截图 马化腾没有过多纠缠。一句话反驳后,直接将话题,引到了“智能机和非智能机”,言下之意是,摩拜是智能机,ofo是非智能机。 第二阶段——技术之争 在马化腾的精心引导下,朱啸虎果然上当了。 ▍朋友圈截图 于是,二人的争论,转移到了“技术之争”。 第三阶段——立场之争 当两人为技术争论不休时,马化腾突然又话锋一转,“没有必要因为自己投资了而歪曲,如是我们投了ofo肯定也不看好这样的模式而必须要改。” ▍朋友圈截图 两人的话题,又转到了“立场之争”。 由此可见,整场“互怼”中,马化腾牢牢地把握主动权,将话题从数据之争,变成了技术之争,最后变成了立场之争。 马化腾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其一,数据之争,难以说清。特别是,朱啸虎引用的第三方艾瑞的数据。如果马化腾在此问题上,与朱啸虎纠缠,于己不利。 其二,技术之争,早有定论。ofo在技术上落后摩拜,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马化腾将话题引到技术上,显然是为朱啸虎挖坑。后者即使再费口舌,也于事无补。 其三,立场之争,釜底抽薪。“没有必要因为自己投资了而歪曲”,马化腾的言外之意是,朱啸虎是屁股决定脑袋,立场不对,可谓诛心一刀,见红。 果不其然,此言一出,朱啸虎赶紧转移话题,“数据说明一切”,落荒而逃了。 ▍朋友圈截图 实际上,不论是“数据之争”、“技术之争”,都是“是非之争”;而“立场之争”,则是“对错之争”。 外人无法判定是非,却知对错。 整场吵架,马化腾处处给朱啸虎挖坑,后者留下了一个“因为投资了ofo,就违心为ofo背书”的印象。 马化腾,挖的一手好坑,下的一手好棋。 吵架,另一个禁忌是,空对空。 马化腾的技巧是,拿数据讲理,用比喻损人。 比如,朱啸虎引用艾瑞的文章,自己写道“和街头实际数数的感觉基本一致”。这只是个人的体验,具有不确定性。 马化腾如果说,“我在街头数的结果和你的不一样”,那就没玩没了了。 马化腾直接回复“从微信支付看摩拜高一倍多。” ▍朋友圈截图 用数据讲理,简洁明了,让人信服。 涉及技术之争,如何让外人理解ofo与摩拜的技术差距呢? 马化腾的回复中,既有“token”、“双向通信”这样的专有名词,也有“智能机非智能机”、“小灵通”、“哑终端”这样的比喻。 ▍朋友圈截图 技术含量低的ofo成了马化腾口中的“小灵通”、“哑终端”,形象又生动。 骂人不带脏字,我只服马化腾。 吵架,还要讲究气势。 如果说,360大战QQ中,马化腾还温温吞吞,“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今天的马化腾,霸气侧漏,大有“在座的都是垃圾”之势。 “肯定”、“毋庸置疑”、“必须”……马化腾用词犀利、有力,完全碾压朱啸虎,尽显霸道总裁的风范。 ▍朋友圈截图 掌控全局、语言精妙、气势压人,马化腾吵架,堪称一部“教科书”! 纵观互联网江湖,面对有实力、有格局、有远见的“心机boy”马化腾,只有“太极高手”马云尚可一战。 点击查看 ▽ TA曾经说 我和老婆就是通过QQ认识的,不过当时她也不知道我是谁。我就说我是工程师。 马总一说,我又相信爱情了。 公子介 【微信号】gongzijay 欢迎关注、分享、点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