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讯

 palaceofheart 2017-06-23

近日来,关于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的文章在各大外媒网站刷屏,国际友人纷纷赞扬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诚然,中国移动支付发展迅速,但是其背后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其中一个重要的风险就存在于民众对移动支付的认识仍待提高,导致让一些骗子有机可乘。

共享单车押金骗局

骑过共享单车的小伙伴们肯定知道押金这回事,尤其是共享单车刚出来那会,几乎是人人都要先将押金充好,才能骑车。但现在有了芝麻信用后,不用押金一样能骑车。于是,很多人就想把押金退出来。然而,退押金的时候,如果一不留神,钱就可能因此被骗走了。

嘉丰瑞德指出,据媒体报道,受害者杨先生想退共享单车的押金,就在网上找官方电话,并拨打了他认为是“客服电话”的号码。

“客服人员”先询问了杨先生的芝麻信用分,随后告诉杨先生:只要打开微信钱包,将“付款界面”中的18位数字告诉他就可以办理退款了。

但让杨先生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按对方的要求操作后,不久便收到了一条消费3268元的扣款短信。而且对方还想让杨先生再转一笔钱,等杨先生表示卡里没钱后,对方还让其向朋友借钱转款。这时,杨先生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遂打电话报警。

据了解,有此类遭遇的不仅杨先生一个人,警方20多天共接到5起类似报案。

上述案例中,骗子的“套路”其实并不复杂。首先,在网上发布假的“客服电话”,坐等受害者;其次,冒充客服人员表示帮忙退款;接着,要求受害者提供微信或支付宝中的付款码;最后,通过付款码,将受害者账户中的钱及所绑定的银行卡中的钱都消费掉。

店员骗走“付款码”

根据龙虎网报道,某蛋糕店上班的小赵收到老板的电话,表示有一名吴姓顾客想要订一款蛋糕,交给小赵继续跟进这张单子。小赵加了对方微信后,对方表示要一份十寸蛋糕,并要在晚上7点左右拿。随后二人协商好蛋糕款式后,小赵表示需要支付蛋糕的定金,对方很爽快的答应了,但表示自己微信并没有那么钱,钱都存在了支付宝,希望小赵提供一下支付宝“付款的二维码”,他好直接转账支付宝。

由于小赵点开了支付宝二维码,截图给了对方,谁知道对方表示二维码扫不出来,问小赵是不是截错了图。之后十分热心的“教”起了小赵,让小赵点开支付宝叫主界面的第二个付款码截屏给她,小赵意会“付款码”的意思就是对方付钱给自己,于是也没有多想,就点开了“付款码”,谁知道这一次还是没有成功。

来回折腾了二次以后,对方表示自己马上还有事情,时间比较急,希望小赵可以多截个二张图试试看。于是小赵又分别二次进入“付款码”界面,将“付款码”分别发了过去。

这时手机突然有了短信提醒,小赵还满满以为是钱到账了,谁知道收到的竟是扣费短信,以某商家名义分别被刷了二次,一次499元、一次498元。小赵这一下子就懵了,赶忙联系对方询问情况,却发现对方已被拉黑,只能大呼上当慌忙报警。据了解,在未开通指纹支付验证时,开通小额免密支付后,扫付款码无需输入支付密码,商家就可扣费,而不法分子很可能利用这点,在混淆市民概念后盗刷市民支付宝。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当中。

国内知名财富管理机构嘉丰瑞德的法律专员表示,钱被骗子消费掉的最关键的一步就是付款码。虽然这些付款码的有效时间仅为1分钟,但骗子只要在获得后的短时间内进行操作,就能掏空账户中的钱。

换句话说,如果将二维码轻易地泄露给别人,或将那串18位的数字提供给别人,那你的账户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被“洗劫一空”。

警方提示,市民朋友们在转发自己账户二维码时需谨慎,及时弄清楚支付宝的各项功能与作用,尽可能的提高手机支付的安全验证性,可以开通指纹验证、面部识别等功能。

(资料来源:嘉丰瑞德、龙虎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