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石之祖——青田石

 银钩弯月 2017-06-23

青田石因产于浙江青田县而得名,与寿山石巴林石昌化石同属于中国的“四大名石”。其形成距今约有一亿两千万年,雕刻历史可追溯到6000年前,承载着悠久的文化内涵。

---印石之祖---

青田石薄意印章

青田石质地温润稳重、色彩丰富雅丽、软硬适中,是最早被用来作印章的玉石,因此也被称为“印石之祖”。在2014APEC峰会上青田石印章更是被作为国礼赠送给与会的国外领导人。

APEC峰会青田石印章作为国礼被赠送给与会领导人

青田石被作为章料出现要从明朝篆刻大家文彭说起。当时文彭偶以青田石充作印材,用以替换金属、牙骨等。偶然的尝试,居然石破而天惊,有意无意间爆发了一场篆刻用材的大革命。易于走刀的青田石引入篆刻领域,使宋元以来有治印雅兴却又对坚硬铜印望而却步的文士群,寻觅到了自篆自刻的理想印材,从而调动、激发出文士们前所未有的篆刻热情。文彭的倡导,时代的需求,文士的期盼,一时间,以青田石刻印的风气应运而生,风靡天下。

---斧凿夺神鬼,人巧胜天然---

青田石雕《丰收》

青田石雕与玉雕、牙雕、木雕等同属于我国历史悠久的工艺美术范畴。玉雕,质地轻盈剔透,高雅铿锵,但硬度高,难以雕琢出丰富的细节与层次;牙雕,质地细腻,韧性佳,能够镂雕出灵活多变的样式,但颜色单一;木雕,质地疏松,韧性略差,颜色单一,限制了题材的选取与内容的表达。而青田石雕色彩淡雅却不失华丽,温润细腻,硬度可人,行刀脆爽,既可巧取俏色,又能精雕细镂,兼备了以上各种材料的优点。

青田石雕《紫云仙芝》

材料的独特性产生了青田石雕独门的造型技艺——镂雕,使青田石雕与其他雕刻不同。“依色取巧”使青田石雕融自然美和工艺美于一体,形象逼真,绚丽多彩。

---青田石的物理特性---

青田石雕《杨梅》

青田石的主要矿物成分为叶腊石,只有颜色纯净均匀、质地紧密坚实、外观莹洁油润、无明显砂格绺裂的宝石叶腊石才能被称为青田石。青田石矿体多成细脉状或层状赋存于矿山的半山腰,不易动用重型机械,只得手工机械采掘,产量稀少。青田石性软,硬度仅为11.5,并且韧度较高,所以非常利于走刀,适于雕刻。

---青田石的种类---

青田石雕《春意盎然》

青田石品种繁多可达百余种,现将几个常见品种介绍如下:

封门青

因产于青田封门山而得名,质地细腻,透明度较高,明润好似淡色碧玉,肌理常隐现有白色、浅黄色纹线。其青黄色的青色成分越多越新,黄白色的成分越多越老,冻化程度也越好。前人评价青田石“其色青黄,其质光润,灯前之视,明如晶,而体凝重,使人不敢狎视。此四者不易得,品在晶玉之上”。

封门青方章

灯光冻

颜色微黄、纯净,在灯光照射下半透明至透明,质地细腻似牛角,晶莹剔透,非常稀有,有着寒夜挑灯时的光耀和温馨,价等黄金,为青田最上品,是中国“印石三宝”之一。

灯光冻印章

封门三彩

以黑色为主色调,上有酱油冻,两色间往往有一封门青薄层。有时也有黑、青、黄、棕、蓝多色或仅有两种颜色。色彩鲜明,质地细润,是选作俏色印章和精雕的名贵石料。

封门三彩

黄金耀

黄色青田石,颜色艳丽,质地细腻,温润洁净。

黄金耀

蓝星

蓝星是青田石中的特有的蓝色石种,山口各矿洞皆有出产,又名蓝星青田,产量稀少。颜色青黄微透,在青、黄色石料上密布蓝色星点。蓝色矿物为蓝线石。色泽绚烂,充满诗情画意,是篆刻、观赏之佳石。

蓝星青田石

龙蛋石

青田石中的稀有品种,独块赋存于紫色硬岩中,外有深棕色的薄壳,壳中有黄、青色块料,堪称奇石。

龙蛋石

竹叶青

竹叶青,又名竹叶冻、周青冻,产自浙江青田山口、周村两地,如竹叶青青,通灵明净, 气质雅逸,极具温润凝脂感。

竹叶青

金玉冻

有青黄两色,青色温润明净,黄色通灵光洁,两色对比柔和,过渡自然,质地细腻微冻,是雕刻精品的上等石料。

金玉冻

---青田石的保养---

石雕、印石收藏品应避晒、避风、避尘。印石多为软石类,温润细嫩,故应避免阳光直射或风吹,以免印石出现褪色、裂纹。对于一些收藏时间长的青田石,很容易蒙尘,要除尘最好用软毛刷或柔软的棉布轻轻擦拭,或者用清水洗净再自然阴干。

大部分青田石耐高温,可用封蜡法来保养,即将印石、印雕加温后涂上一层薄蜡,用软布擦亮。对一些收藏时间长,已“褪光”的石雕作品,用温水洗净、阴干、电吹风加温、封蜡、擦光,即可使作品如新。

青田石保养和其他宝玉石一样,最好的保养方法其实是经常把玩、摩挲,久而久之,青田石会越来越有光泽,变得更加晶莹灵动。

中国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吉祥里103号中国工艺大厦A座一层,A座402室,联系电话010-8569852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