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的“为人三忘”精神,你有吗?

 chenyige 2017-06-23


什么是孔子的“三忘”精神呢?对于这个问题,孔子有着明确的回答。

据《论语·述而》载,当孔子周游列国,由蔡入叶时,已是60多岁的老人。叶公沈诸梁向他的学生子路询问“孔子是怎样一个人”,子路因圣道高妙,难以描述,故未答。


这件事孔子知道后,便告诉子路,你可这样回答:“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是孔子对其“三忘”精神的概括和说明。所谓“三忘”精神,即是“发愤忘食”的勤奋精神、“乐以忘忧”的快乐精神和“不知老之将至”的不老精神。


01

“发愤忘食”的勤奋精神


什么是“发愤忘食”呢?《论语·里仁》释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意思是,君子为了“成仁”,即成为有道德的人,哪怕是一顿饭的时间都不离开仁,即使在仓促之间,也必定在仁德上做人;在流离失所的困境里,也必定按照仁德办事。君子无时无刻不在追求“成仁”。


孔子一生“所发愤者何”?这是人生追求的价值取向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孔子坚持“君子谋道不谋食”的人生理念。


世俗之人一生所发愤者,皆为功名利禄。未得时,发愤以图;既得后,意遂而乐。孔子则不同于世俗之人,他从15岁起,所追求的是“志于学”、“志于道”、“志于仁”。认为道德价值高于物质价值,把追求道德情操和道德境界视作生命的真正价值所在。


他的一生,是不断升华自己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境界的一生。他自述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02

“乐以忘忧”的快乐精神


人生有乐亦有忧。在忧乐观上,君子与小人是有原则区别的。


孔子指出:“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意思是说,少德的小人心里想的只是“富贵”二字,未得富贵之时,无时不想取得富贵,所以无限忧虑;既得富贵之后,又恐怕失去,时时忧戚,总是在患得患失,永无满足之时,一生都处于忧戚之中。


而有德君子心里想的只是“仁义”二字,不因富贵得失而忧愁。心胸坦然,光明正大,所以才能一生快乐。


君子所谓“乐”,虽有食色之乐、山水之乐、音乐之乐和朋友之乐,但是孔子所追求的并不是这些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之乐,而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纯粹的精神愉悦。


这是一种整体之乐,既是人生乐趣的一种内心体验,也是人生的一种精神境界。不断地追求道德的充实与完善,才是人生真正的快乐。


孔子也讲“忧”,但他讲的“忧”不是追求物质与权势之忧,而是一种如何能使道德更完善更充实的忧。他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03

“不知老之将至”的不老精神


“不知老之将至”的不老精神,主要含义是指年老心不老,身病心不病,人死名不殁。


清代汉学家刘宝楠释曰:“‘不知老之将至’者,言忘身之老,自强不息也。”(《论语正义》卷八《述而》)所谓“身老心不老”,用三国曹操的话说,就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孔子年虽耆朽而心灵不老,依然“笃信好学,死守善道”(《论语·泰伯》),孜孜以求。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以重乎?死而后已,不以远乎?”(《论语·泰伯》)这可以说是对孔子的不老精神的真实写照。正因为孔子晚年具有这样的青春心态,所以他才可以达到“不知老之将至”的道德境界。


在现实社会中,常听到有些刚四五十岁的人说:“我现在年龄大了,事业上不会有什么成就了,就等着死了。”他们借口年龄为自己的意志衰退和懒惰行为辩护,坐失了许多良机。我们把这种病态心理称之为“年老借口症”。


其实年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年龄的态度当你一旦战胜“年老借口症”后,做到“忘身之老,自强不息”,乐观精神和年轻心态就会油然而生,这是事业成功的巨大动力。


文章|青松国学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