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营销方法论-快闪店的逻辑

 阿铎1 2017-06-23



五一期间“丧茶”刷屏全国 


“打一枪就跑的”不只出现在抗日战争中,现如今正在国内流行的“品牌游击战”,开始成为很多城市的营销爆款。


像韩寒之前只开了一个月的「在一起」书店、以及Line Friends 正式开店前在上海、北京等地的短期主题店等等,都是“po”地一声,一个特立独行的店铺冒了出来;“po”地一声,又突然不见了——这种模式被形象地称之为快闪店。

 


不同于国外街头的快闪店居多,中国的快闪店多开在购物中心里,占比高达65%。现在从高端爱马仕,到快消品牌优衣库,从谷歌、耐克到麦当劳,各大商家都在拥抱快闪店的潮流。这种做几天生意,制造话题,打响知名度,然后立即消失的模式,越来越受到品牌们的青睐。



但是人气火爆的快闪店背后,究竟是怎样一套赚钱逻辑呢?


一般快闪店短则几天、长也不过三个月,如果真要算销售额,恐怕未必能超过店铺打造的成本。既然这是一笔极有可能“入不敷出”的买卖,为啥现在的快闪店越来越多?



听营销方法论091期 - 开几天就关门,入不敷出的快闪店到底图个啥?


登录喜马拉雅FM、企鹅FM、网易云音乐、蜻蜓FM、懒人听书,关注充电时间,即可收听最近节目。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