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千秋一寸心之07:说敦诚《寄怀曹雪芹》
2017-06-23 | 阅:  转:  |  分享 
  
感时思君不相见(07)——说敦诚《寄怀曹雪芹》(敦诚(雍正十二年1734——乾隆五十六年1791)字敬亭,号松堂,努尔哈赤第十二子阿济格之五
世孙,敦敏之弟。五岁入家塾,十一岁进右翼宗学读书。二十二岁在宗学考试中列为‘优等’,以‘宗人府笔帖式’记名。二十四岁时曾受父命在喜
峰口松亭关管税务。二十六岁随父返回北京闲居。三十三岁补‘宗人府笔帖式’,旋授‘太庙献爵’。四十岁丁母忧。卒年五十八岁。他的诗风,
较乃兄之平和,显得爽朗清洌。他与雪芹的友情,也显得更为亲切醇醲nóng。他在宗室诗人中地位较高。著有《四松堂集》、《鹪鹩庵笔麈zh
ǔ》、《白香山<琵琶行>传奇》等。笔帖式,中国古代官职之一,在清朝,此官职配置于朝廷或地方的辅助部门,品等为正六品至正九品。该
官职主要从事工作为负责翻译汉、满章奏与文书抄写,清初还负责奏章满汉文间的校注。)少陵(杜甫)昔赠曹将军(曹霸),曾曰‘魏武之子孙’
。君(曹雪芹)又无乃将军(曹霸)后,于今环堵蓬蒿pénghāo屯(◎屯tún〈动〉阻塞。如:屯门;屯路;屯咽(阻塞);屯街塞
巷)。扬州旧梦久已,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且临邛裈kūn。(虱处裈中:裈kūn:裤子。虱子躲在裤缝里。比喻世俗生活的拘窘局促。
出处:晋·阮籍《大人先生传》:汝独不见夫虱之处于裈之中乎!逃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犢鼻褌dúbíkūn一種齊膝的短
褲。《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相如身自著犢鼻褌,與保庸雜作,滌器於市中。」或作「犢鼻褲」。)(临邛:四川省成都邛崃市,卓文
君故乡)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诗鬼李贺,字长吉,家居河南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破篱樊。(樊籬fánlí籬笆。比喻對事物
限制。如:「你這次一定要衝破舊的樊籬。」从字面来看,“藩篱”与“樊篱”的区别在于“藩”和“樊”:“藩”读音是fān,“樊”的读音f
án;二者相同点是都有“篱笆”之意;不同点是“藩”还有“屏障”的意思,“樊”还有“关鸟兽的笼子”的意思。)当时‘虎门’数shuò晨
(陶渊明《移居二首》其一:“闻多素心人,乐与数shuò晨夕。”),西窗剪风雨昏。接篱(写如‘?’)倒dào著容君傲,高谈雄辩虱手扪
。(接?jiēlí:以白鹭羽为饰的帽子。后用以咏醉酒或醉态。《尔雅·释鸟》东晋郭璞注曰:白鹭头翅背上皆有长翰毛(翰hàn长而坚
硬的羽毛:理翩振~),今江东人取以为‘睫摛’,名之曰‘白鹭缞cuī’。又《广韵》云:接?,白帽,即‘睫摛’也。《太平御览》(卷六八
七·服章部四·帽巾篇)作“接离”。《世说新语笺疏·任诞19》(中华书局1966年)作“接篱”。笺疏引杜甫诗云:“醉把青荷叶,狂
遗白接?。”李白答人赠乌纱帽云:“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世说新语·任诞》:“山季伦(山简)为荆州,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
‘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莫(暮)倒载(dǎo躺在车上)归,酩酊mǐngdǐng无所知。复能乘骏马,倒dào著白接篱(头巾)。
举手问葛疆(qiáng古同“彊(强)”),何如并州儿。’高阳池在襄阳,疆是其爱将,并州人也。”)(扪虱而谈ménshī
értán扪:按。一面捺nà着虱子,一面谈着。形容谈吐从容,无所畏忌。出处《晋书·王猛传》:“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
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王猛(325年-375年),字景略,东晋十六国时北海郡剧县(今山东潍坊寿光东南)人,后移家魏郡。前
秦丞相、大将军,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感时思君不相见,蓟门(薊門jìmén地名。在今河北省北平市德勝門外,舊時為邊防要地,今則為
燕京八景之一。或稱為「薊邱」。代指当时曹雪芹之所在)落日松亭樽。时余在喜峰口(北京东部古松亭关,‘卢龙塞’附近)。劝君莫弹食客ji
á,劝君莫叩富儿门。(鋏:又《玉篇》劒也。《戰國策》馮驩huān彈鋏,歌曰:長鋏歸來乎。《左思·吳都賦》毛羣以齒角爲矛鋏。《註》鋏
,刀身劒鋒,有長鋏、短鋏。)(彈鋏tánjiá鋏,劍把。戰國時代齊國人馮諼xuān,因家貧而要求在孟嘗君門下當食客,起先不受孟嘗
君重視,而以粗食待之,馮諼乃倚柱彈劍,高歌:「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孟嘗君乃依其要求而給予較好的待遇。事見《戰國策·齊策四》。後因
用以比喻因處境困苦而有求於人。)(叩門kòumén敲門。《史記·卷一○一·袁盎鼂cháo錯傳》:「夫一旦有急叩門,不以親為解,不
以存亡為辭,天下所望者,獨季心、劇孟耳。」晉·陶淵明《乞食詩》:「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亦作「扣門」。)残杯冷炙有德(dé
sè施恩於人,而有自得之色。漢·賈誼《新書·卷三·時變》:「假父耰鉏杖彗耳,慮有德色矣。」彗[huì,旧读suì]扫帚。),不如
著书黄叶村。(皆上平十三元韵)(残杯冷炙cánbēilěngzhì:残:剩余;杯:指酒;炙:烤肉。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
舍的东西。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不可令有称誉,见役勋贵,处之下坐,以取残杯冷炙之辱。”)(西山黄叶村,即今天北京
植物园内。李祚忠《七绝·参观黄叶村曹雪芹纪念馆感题》:晚岁著书黄叶村,十年辛苦且遭贫。多才自古天难佑,常使黎民叹到今!)这是自从杜
少陵(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写作了《丹青引》之后,(我所能见到的)惟一的一篇直接受其影响的“续作”(由作者或其他人继原作之后
续写或续画,均称‘续作’)。说是“仿作”,则觉并不恰确(恰当确切),而精神命脉之直承杜句而来则异常分明谐洽(和谐融洽)。敦诚年少
于雪芹十岁,作此《寄怀》时,年仅二十四岁。如此少年,对雪芹却能如此理解深刻,对杜诗又能如此精熟(精通熟悉)运化(犹消化。亦比喻融会
贯通),这使我每一诵及,便生惊奇之心、钦服(敬佩而心服)之想。(也回想自己二十多岁时的文词造诣(zàoyì学业所达到的程度)远逊
敦诚手笔。至于今日,我所知能通晓汉字四声(古汉语字音的声调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种,总称“四声”。)平仄者,已属凤毛麟角了。)
(凤毛麟角: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出处:《南史·谢超宗传》:“超宗殊有凤毛。”《北史·文苑传序》:“学者如
牛毛,成者如麟角。”)《寄怀》篇比之《丹青引》,貌不尽同,通篇一韵(上平第十三元)到底不换,然而实又分段,而章法则整齐不乱,神似
少陵。此诗从‘魏武子孙’启端引绪(端緒duānxù頭緒),递出曹将军(曹霸),婉词指出雪芹上世的族系与尔时(爾時ěrshí那個
時候)的身份处境。其困厄(kùnè困苦危难)殆(大概,几乎)过于曹霸。“扬州梦觉”,隐指其祖曹寅子清(楝liàn亭)(曹寅(1
658-1712),康熙名臣、文学家、藏书家,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满洲正白旗内务府包衣,官至通政使司通政使、管理江宁织造
、巡视两淮盐漕监察御史。善骑射,能诗及词曲。),而‘临邛卖酒’,明示于人:雪芹贫后曾与一女结缡(結縭jiélí本指女子出嫁時,母
親為女兒繫上佩巾,並諄諄教誨的儀式。語本《詩經·豳bīn風·東山》:「親結其縭,九十其儀。」後用以告誡子女。漢·馬援《誡兄子嚴、敦
書》:「施衿結縭,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亦泛指結婚。唐.權德輿yú《鄜坊節度使推官大理評事唐君墓誌銘》:「結縭周月,
遭罹柏舟之痛。」或作「結褵」。《国风·鄘风·柏舟》,后世人称‘丧夫’为“柏舟之痛”,夫死不嫁为“柏舟之节”),略如(几似)卓文君
新寡(文君新寡:指妇女死去丈夫不久。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当垆(dānglú坐在酒罏lú前賣酒)同作。(
文君当垆、相如涤器,见《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
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
舍酤gū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保庸(亦作“保佣”,受雇用的仆役。)杂作,涤器於市中。)以下叙分手之前的聚会,“
虎门”巧用‘古事’以指京城‘石虎胡同’的右翼宗学。(网摘:当时虎门数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虎门:既用古语指宗学(贵族学校),又兼指
宗学的所在地石虎胡同。《八旗经文·宗学记》:“即《周官》立学于‘虎门’之外以教国子弟之义也。”石虎胡同位于北京“瞻云坊”(俗称‘西
单牌楼’)以北街东,胡同东口原有白石雕虎,是右翼宗学和敦惠伯府的所在地(案:康熙时大学士富察马齐封‘敦惠伯’)。敦诚与曹雪芹读书的
右翼宗学的所在地。数shuò晨夕:陶渊明《移居》诗句:“闻多素心人,乐与数shuò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是从李商隐《夜雨寄北
》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意演化而来。这一句是敦诚追忆与曹雪芹在宗学探讨问题的时光和旧事。)(1.宗学,是为宗室弟子
办的学校。满清宗室,俗称“黄带子”,是努尔哈赤父亲塔克世的直系子孙。清宗学在北京东、西城各有一所,分别以“左翼”和“右翼”为名。
2.觉罗学,是为觉罗子弟办的学校。满清觉罗,俗称“红带子”,是塔克世的旁系子孙,清觉罗学有八所,满八旗每旗一所。3.八旗官学,隶属
国子监,是从满、蒙、汉八旗按照不同名额选出的官学生的学校。)(晋陶渊明《移居二首》从园田居迁居至南村后创作的组诗作品。●其一昔欲
居南村,非为卜其宅(卜宅:占卜问宅之吉凶)。闻多素心人(素心人:指心性纯洁善良的人。元朝李公焕注云:“指颜延年、殷景仁、庞通之辈。
”庞通,名遵,即陶渊明《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之庞主簿),乐与数晨夕(数:屡)。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兹役:这种活动,指移居。
从兹役:顺从心愿。)。敝庐何必广,取足(获得满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邻居,指颜延之、殷景仁、庞通等,即所谓“索心人”),抗言(◎
抗言(1)∶高声而言。(2)∶直言。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明史》)谈在昔(在昔:从前;往昔。《书·洪范》:“我闻在昔,鲧
陻洪水,汩gǔ陈(错乱陈列)其五行。”)。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析:剖析文义。魏晋人喜欢辩难析理,如《晋春秋》记载:“谢安优游
山水,以敷文析理自娱。”)。●其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上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斟:盛酒于勺。酌:盛酒于觞。斟酌:倒酒而
饮,劝人饮酒的意思)。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穿衣出门),言笑无厌(满足)时。此理将(jiāng岂;难道)不胜(shè
ng美妙)?无为(没有理由)忽去兹。(这种饮酒言笑的生活的确很美好,抛弃它实在无道理可言。穿的吃的需要自己亲自去经营,躬耕的生活绝
不会将我欺骗。)衣食当须纪(本指丝缕的头绪,引申为治理),力耕不吾欺(自食其力,努力耕作必有收获)。雪芹的人品、诗才、口辩、丰度、
性情,乃于中幅(诗文之中间部分)一一为之传神写照(传神写照:指优美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写照:画像。形容用图画或文字描
写人物,能生动逼真地描画出来。我国古代人物画家顾恺之在他的画论中提出了“传神写照”,把“传神”作为评画的第一标准。而如何能画好传神
,做“到神仪在心”呢?顾恺之在其《传神论》中又提出了“迁想妙得”这一方法。“迁想”和“妙得”是因果关系。意思是画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
中,要把主观的情思投入到客观对象中去,使客体之神与主体之神融合为“传神”的,完美的艺术形象。离开了“迁想”,离开了艺术家的主体意识
是不可能获得传神的艺术形象的。)(迁想妙得:中国画术语。东晋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
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此与西晋陆机《文赋》中所谓“浮藻联翩”含意相若。但“迁想”比之“联想”更广泛,更有目的性,画家的“
想象力”出于“迁想”,也是画家“神思”的基础。故历来论中国画学的“气韵生动”,赖“迁想妙得”有以致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扪m
én虱雄谈,用晋之王猛典故,喜论天下事,旁若无人(旁若无人:身旁好象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出处:《史记·刺客列传
》:“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尤为句中眼目(
喻义理关键之处)。然后方出感时伤境、远别相念之深情(时敦诚在喜峰口古松亭关卢龙塞附近)。“蓟门落日”之句,盖运化少陵寄怀李白之“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之句意也,仍归于杜,运用恰到好处。(《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
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
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逸之风。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饮
酒,再次仔细探讨我们的诗作呢?)一结则劝谏良朋,勿叩富儿之门,(“朝叩富儿门”,恰好又用杜诗!)勿弹食客之铗(用冯驩huān之典,
时雪芹正在富察富良(富察富良:富察马齐之子。袭爵,进一等伯,十五年,加封号曰敦惠。)(满清四大家族:一、铁血世家——纽祜hù禄氏
家族兴盛时期:天命初期——康熙前期代表人物:额亦都、图尔格、遏必隆、孝昭仁皇后。二、后起之秀——赫舍里氏家族兴盛时
期:天命初期——康熙后期代表人物:希福、额尔德尼、索尼、索额图、孝诚仁皇后。三、半朝天下——佟佳氏家族兴盛
时期:康熙初期——雍正初期代表人物:佟国纲、佟国维、隆科多、孝康章皇后、孝懿仁皇后。四、百年煊xuān盛——富察氏家族
兴盛时期:康熙初年——嘉庆初年代表人物:哈什屯、米思翰、马斯喀、马齐、傅恒、福康安、明瑞。)家做西宾而受
其薄遇(与‘厚遇’反)也)。黄叶山村,著书记《梦》,方是最好的事业与生涯——亦隐隐略如“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故余
谓敦君此篇精神命脉,全由老杜承传而来,字字稳健,句句切实——真罕觏(hǎngòu罕见)之清代宗室满洲少年诗人也!(西宾,指的是旧时风俗,宾主相见,以西为尊,主东而宾西。《大戴礼·武王践阼》:“王齐(‘斋’)三日,端冕,师尚父亦端冕(韦昭注:“端,玄端之服。冕,大冠也。”)奉书而人,负屏而立。王下堂南面而立。师尚父曰:‘先王之道(指所捧之圣书圣言)不北面’。王行西折而南,东面(西席)而立。师尚父西面(东席)。”后来人们把家塾延师称为“西宾”,亦作“西席”。)(西賓xībīn古時主位在東,賓位在西,漢代桓榮為明帝當太子時之師,明帝即位後,常到桓榮所居太常府內聽講經文,令其坐西位以示尊敬,後因此稱塾師為「西賓」。《幼學瓊林·卷二·朋友賓主類》:「東家曰東主,師傅曰西賓。」亦稱為「西席」。)然而,倘使不因雪芹之不朽,之伟大,谁又会注意敦家这位小诗家呢?谁又会去体寻他的诗句的渊源、文化的根柢(dǐ树根),是我中华诗圣(杜甫)的赐与呢!1
献花(0)
+1
(本文系戒凡学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