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湖

 来自月亮的他a 2017-06-23
论秀媚,西湖比不上长湖,天真自然,楚楚有致;论宏伟,比不上太胡,烟霞万顷,气象万千。
  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春光,没有雪,也没有秋意。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空气中,弥漫着经了雨的栀子花的甜香。
  雨已停了, 远山青中带紫,如同凝住了一段云霞。波平如镜,船儿在水面上滑行,只有桨声欵乃,愈增加了一湖幽静。

西湖二
小记——西湖烟云

去过西湖,但写一篇关于西湖的文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直不敢提笔。千百年来,有关西湖的名篇名记浩如烟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也太多太沉重,重得让你提不起笔。似乎你想叙说的,在很久很久以前,已经有人替你充分地表达过,难以跳出其窠臼。

最近一次走近西湖是在九月上旬的一个下午。那天,天灰蒙蒙的,天空中飘荡着一阵雨丝,走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曲院风荷,途径散发着一股精武之气的岳王庙和武松墓,西湖就那样不经意地闯进了眼帘。虽是中秋时分,西湖仍不失杏花烟雨江南的婉约和曼妙。

如果说一旁的乌镇突出的是小桥流水人家,有着小家碧玉的小巧和精致,那西湖则是一位大美女了,烟波浩淼处,多了一些端庄、磅礴之气,同时不失温柔、婉转与优雅之美。

这里有着太多的故事和传说,似乎随便走到哪里,都能嗅到空气中飘荡着的某一段远久的记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白蛇许仙的动人传说似乎至今还鲜活地荡漾在西湖的水波里,那烟波浩渺处,沉淀了太多有关才子佳人的风雅韵事;慕才亭下,苏小小深情的双眸,似乎仍在眺望着湖山深处的“西陵松柏”……俱往矣,风景极佳处,定是爱恨缠绵地,看惯了秋月风花,也许不足为奇。留给我更多思考的,是白居易和苏东坡这两位大文豪在西湖的真实传说。

漫步西湖,西湖处处是景,是情。除了湖光山色等自然之景,西湖还有很多的人造景观,比如雷峰塔、三坛映月。西湖之美,就在天然与人文之中、动与静之间、古与今之际,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你总能从不同的视角,发现西湖特有的美。

代表封建专制的和尚法海当时把白素贞压在雷峰塔下,说了这么一句:除非雷峰塔倒、西湖水干,白娘子不得翻身。言即代表雷峰塔与西湖水的恒久。其实不然,雷峰塔早在百年前就曾经倒过,当年的鲁迅先生还为此撰文《论雷峰塔的倒掉》并为之欢欣鼓舞,西湖在泥沙的淤积下也曾不止一次的干过,如今的西湖水更是差不多每一个月就要循环更新一次,以保持水质,维护人们心目中的西湖印象。比起雷峰塔、西湖水,更悠久的是诗篇,是历史,而白堤与苏堤,应该是西湖历史最动人的实物见证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一种“诗堤”,也是白居易、苏东坡这两位大诗人穿越时空留给西湖的最伟大的礼物。

走在白堤、苏堤上,西湖美景一览无遗。这是西湖边上的一道美丽的弧线。在堤边的条椅上小坐,湖光塔影遥相呼应,烟波浩渺处有艘艘渔船或者游船悠闲的飘荡其间,清风拂面,其心旷神怡之态莫不“欣欣然”。在欣赏西湖美景时,有关西湖的文人雅士、灿烂诗篇不停地在脑海中翻涌,你想或者不想,或就那样呆呆的发懵,也是一种别样的情怀,或许在不经意之中,你已经成为过往旅客眼中的一道风景。

灿若星河的西湖诗篇,最喜欢的还是苏东坡的“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和白居易的“乱花渐歌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阳里白沙堤”。两位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和沉浸其中的对西湖的挚爱,溢于言表。

千百年来,在杭州、在西湖最为著名的,人们想到的往往还是白居易、苏东坡这两位大诗人?我想根本的原因,除了他们卓尔不凡的文采。白居易、苏东坡生活的时代相差两百多年,都为贬谪诗人,穿越宛如西湖烟云的历史深处,其人其事流传了下来,直到如今。

其他的不说,仅现在还在发挥作用并已成为西湖名胜的“白堤”、“苏堤”就是最好的证明。很难说是西湖成就了白居易、苏东坡,还是像白居易、苏东坡这样的人物为西湖增添了诗意的色彩,或者说,这是一种互相的成就,少了其中的一个,另一方必将黯然失色。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每一次到杭州,到西湖,西湖呈现出的都是不一样的美。西湖美景四季不同,晨昏不一样。西湖的美和有关它的美文一样,是经得起时间洗刷的经典,每一次读起,都会有别样的感悟。而其他,则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