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有多少雷区?如何避开?以及家长的角色定位

 昵称30501711 2017-06-23

 

我是学习顾问,会带给您重要的教育学习资料

看到上面蓝色字了么?关注下吧!


导读:今天这篇文章有点长,但是内容特别重要,对填报志愿和选择大学及专业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些专业术语和注意事项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大家认真读一下,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首先说一下家长角色定位的事情:

在高考这场特殊的“游戏规则”博弈中,家长如何当好参谋与配角?才能帮助孩子理智扬长避短,掌握招生政策,正确研判数据,收集分析信息、科学选报院校与专业呢?


学生考分数,家长报志愿。这里说的“家长报志愿”的意思:是家长要多参与但莫包办。

由于工作关系,我每年都要接触大量的考生家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往往只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不能充分考虑孩子的意愿。大致总结一下,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传承自己的梦想。每个家长年轻时都曾有过梦想,但更多的家长却未能实现梦想,因而就将实现梦想的希望寄托于孩子。实际操作中,说是在给孩子报志愿,还不如说是在按照自己的梦想选择院校和专业。

二是效仿他人的成功。家长们普遍存在攀比心理,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拿自己的孩子与朋友、亲友、同事的孩子进行比较。尤其是当他人的孩子有成功的案例时,也会让自己的孩子效仿其走过的道路——报一样的院校、一样的专业。

三是仅凭自己的好恶。对于职业,对于院校和专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恶,这本无可厚非。但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能和自己一致,我喜欢什么,你也应该喜欢;我不喜欢什么,你也必须不喜欢。否则就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予以告诫。

四是囿于自己的认知。每个人对社会的认知都有局限,尤其是普通家长对众多的招生专业根本不了解,很多家长却又不能去做深入细致的研究,仅凭自己的社会经验或认知程度就简单的定义哪些专业好、哪些专业不好,并且要求孩子也要按照这个定义去选择专业。



五是过分担心。不少家长往往喜欢以“过来人”的身份,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大包大揽。比如担心孩子未出过远门,就让孩子报家门口的学校。也有家长担心志愿填报不合适会落孩子埋怨,便放任不管,让孩子完全自作主张。


六是过分的细节关注。“细节决定成败”是管理科学中比较著名的观点,填报志愿当然也要注重细节,不能马虎从事,尤其是不能犯常识性错误。但很多家长在填报志愿过程中往往会过分关注细节,要求近乎完美,反而忽略了对基本报考目标的把握。比如,对院校、专业的排名“名名计较”;对院校、专业的得分“分分计较”。似乎名次高一位、分数多一分就肯定要好多少。又比如,又要院校好,又要专业好,又要院校所在城市好……不仅想兼得鱼和熊掌,连象牙、虎骨也都想要!


有句广告词叫“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填报志愿可千万不能按照这个思路考虑问题。建议按照“不求最好,只要算好”的原则去选择院校、专业。


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孩子的成绩及意愿,设定个基本目标。只要能满足基本目标的实现,有些限制条件是可以灵活掌握,适当放宽的。千万不要为了追求最好、追求完美,而忽视了对基本目标的把握。而且追求最好、追求完美的考生往往会高报院校及专业,最终很容易成为高分低就的受害者。


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志愿填报必须从孩子职业规划的角度去思考、去谋划、去操作,必须充分考虑孩子的意愿,对其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能够做什么进行科学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确定院校及专业范围。



下面是需要家长帮孩子做的一些事情;

一、收集信息,避免盲从

1、收集孩子三年来各单科成绩平均分,特别是一模、二模、三模中各科成绩的平均分,班排名、校排名,省市排名。


2、向班主任了解孩子平时测试各科成绩、心态特点、性格兴趣、发展潜能、成绩竞争力,优点与不足等各方面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选报院校作准备。

二、分析信息,科学选报
1、学习,所选报的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它是院校录取的规则,介绍了录取原则、招生计划、专业人数、专业录取要求、体检标准、招生政策、分析招生形势。

2、阅读研究,所选报的院校的专业介绍,主要包括:培养目标、核心课程、就业方向,注意事项、推荐院校,学科特点,专业优势,全国排名等,通过纵向与横向比较,科学规划以孩子的实力与潜力可选报的院校与专业方向。

3、科学分析,本省近三年各批次招生计划、专业招生人数、录取情况。如目标院校在本省各专业录取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录取概率,投档比例等。

4、了解考生就读中学近几年的高考升学率、毕业生人数,一二本达线数、录取院校情况、第一二志愿录取情况统计等,综合研判,全面考量,对孩子可能考取的院校进行预测判断。

如果说高考分数展示了考生的硬实力,那么填报志愿则展示了考生及“智囊团”的软实力。家长和考生一定要认真对待。


总之,填报高考志愿时,如果家长意愿与孩子志向发生矛盾,家长一定要和孩子多沟通。可根据孩子的兴趣特长及就业方向,有的放矢地进行挑选。因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自己去前行,四年或更长的路要孩子去学习去奋斗去拼搏,家长不可能代替孩子成人、成长与成功!


下面说一下志愿填报过程中必须弄清楚的一些事情:

填报高考志愿首先需要了解志愿结构。志愿结构是“纲”,抓住了这个“纲”,理解了这个“纲”,填报方法完全可以做到无师自通。

所谓志愿结构,是相对于录取批次而言的。即每个录取批次都设置了几个志愿顺序?每个志愿顺序可以填报几所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可以填报几个专业志愿?

志愿结构可分为两大类:顺序志愿结构、平行志愿结构。
顺序志愿结构至少有2个志愿顺序。目前大多只在提前批次仍实行这种结构,而且只有2个志愿顺序。对于这种顺序志愿结构可用“1+1”、“1+n”的简洁方式表示。“1+1”表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都只能填报1所院校。“1+n”表示第一志愿只能填报1所院校,第二志愿可以填报多所院校。

平行志愿是指在同一个志愿顺序可以填报多所院校。而且我们将在第一志愿可报多所院校的叫做“完全平行志愿”;将只在非第一志愿可报多所院校的叫做“不完全平行志愿”。我们约定,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平行志愿单指“完全平行志愿”。

不同的批次可以是不同的志愿结构,也可以是相同的志愿结构。不同的志愿结构填报原则不同,相同的志愿结构填报原则相同。因此,无论哪个省份,无论哪个批次,只要志愿结构相同,其填报的基本原则就相同。

目前,各省份都已在主要批次广泛实行平行志愿,现就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填报要点及风险防范简介如下:

一、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
平行志愿投档是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即谁的分数高,在平行志愿投档时就占有优势。

投档之前,将对全省考生进行成绩汇总,分科类(文史、理工)排序,谁分数最高。就排第一名;谁分数最低,就排最后一名。投档时,计算机系统严格按照特征成绩(高考分数与政策性照顾分值的总和)从高到低的顺序对考生逐个进行检索、投档(当考生总分相同时,依次比较单科成绩)。

下面以某批次设置了6个平行的第一志愿院校为例讲解一下投档规则。
当检索到某个考生时,再依次检索该考生所填报的A、B、C、D、E、F六个院校志愿,只要被检索的6所院校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由高校决定该生录取与否及所录取的专业。若该生填报的6所院校志愿经检索后均不符合投档条件,则无法被投出,系统便将其放到一边,进而对下一个考生进行检索、投档。

什么叫符合投档条件?简单地说,如果被检索院校还有计划余额,就符合投档条件,否则就不符合投档条件。

6所院校志愿都不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只能等本批次征集志愿时进行补报。如果考生落到征集志愿的补报环节就说明其志愿填报已经出现了重大失误!

需要强调的是,这6所院校都是第一志愿。不同的考生只比较分数,谁的分数高谁就优先被检索、被投档,与他们报了哪些院校、是否报了相同的院校、并将这些院校填在了什么序号都没有关系。

考生填了哪6所院校以及如何排序只与自己有关,与他人无关。当然,在平行志愿结构下,全省任何一个比自己分数高、排序在前的考生如何填报志愿都有可能影响到自己的录取结果。也就是说,只有在所有比自己分数高的考生投档到自己所报的6所院校的人数,少于这6所院校招生计划之和时,自己才有投档机会。

二、平行志愿的填报要点
鉴于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我们填报平行志愿时既要讲究梯度也要注意搭配和排序。建议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平行志愿虽然是平行的,但同样是有顺序的。有人片面认为平行志愿没有顺序,几所院校都一样,这是不对的。录取时是按照考生自己填报的顺序依次进行检索。因此,一定要把最想去的院校放在最前面。

第二,平行志愿的几所院校一定要有梯度。第一所院校的录取分数可以高一些,往后要按照院校今年可能的录取分数梯次降序排列。否则,若第一所院校录取不上,后面几所院校有可能都录取不上,成为无效志愿。

第三,平行志愿的倒数第1、2所院校一定要保底。各省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大都只有一个志愿顺序,不再设置后续志愿。如果在平行志愿这个志愿顺序上保不住底,在本批次就只有征求志愿的机会了。但大家一定要清楚,就往年的录取情况看,有征求计划的院校在本批次的档次一般都较低。而且实行平行志愿之后,完不成招生计划的院校要相对减少,对通过征求志愿被院校录取的期望不要过高。

第四,要科学分析院校录取数据。对于那些首次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一定要慎重参考往年的院校录取数据。一般的说,多数院校实行平行志愿之后,录取分数相对于未实行平行志愿之前将有所变化——最高录取分可能会比往年有所下降,最低录取分数可能会比往年有所提高。因此,建议大家最好参考往年的平均录取分数或结合往年院校各分数段录取人数分布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这样会更可靠一些。

对院校录取数据的分析越全面、越精准越好。填报志愿时至少要对各批次院校作出如下判断:

今年可能的录取位次是多少?

今年可能的录取分数是多少?

今年可能的报考热度是多少?

哪些院校今年可能征集志愿?

哪些院校今年可能降分录取?

院校录取数据的年度波动幅度有多大?



三、平行志愿的风险防范
实行平行志愿以后,同一批次的竞争强度并没减弱,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依然存在。

平行志愿虽然可以减少高分低就和落榜现象,但不可能完全避免之。其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第一,不被投档的风险。考生高考分数虽然达到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但由于考生院校选择不当,均未达到所填报的所有平行志愿院校的投档线而不被投档,只能参加本批次(段)征求志愿补充录取或转入下个批次(段)录取。此类风险的防范方法很简单,就是将保底院校选到位。

第二,投档后又被退档的风险。这是平行志愿填报中最大的风险。平行志愿录取方式是同批次院校同时投档录取,考生若投档到顺序在前的院校,但没被录取而退档后,即使高考成绩符合顺序在后的其他院校的要求,但因这些院校已经同时完成投档,所以就没有被再投档的机会了,只有等待征求志愿参加补充录取或下个批次(段)录取。被院校退档的原因通常有下面两种情况。

一是那些已被投档但分数偏低的考生会被退档这是因为目前院校投档人数大都比招生计划多,投档的考生不可能全都录取。规避此风险的对策有二:

1,尽量填报院校调档比例小的院校,如有按100%调档的院校就不报按105%调档的……


2,尽量选择那些在招生章程中作类似于“若调档考生的分数足够高,不予退档”等相关承诺的院校(但要准确把握“分数足够高”的尺度有点难度,可咨询一些比较懂报志愿的人和参照院校往年实际录取情况。)。

二是由于专业志愿填报较高而又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被退档。规避此风险的对策就是要尽量服从报考院校的专业调剂。
还有就是要规避有特殊要求的专业。比如身体条件受限的专业,比如要求数学、英语等单科成绩达到一定分值的专业等。

总之,考生必须准确定位自己,科学分析院校的录取数据,不要盲目填报虽有一点希望却无十足把握的院校。

志愿填报基本常识的学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了解基本术语
现就填报志愿必须了解而常被大家忽略的几个术语解释如下:
1,特征成绩。它是考生高考成绩与优惠照顾分之和。在招生录取过程中,省级招生办都是以考生的特征成绩为依据向院校投送档案的。虽然各省已经按照教育部要求对各类高考加分项目进行了清理,但还是保留了一些项目,所以有些考生还继续享有各种政策优惠,他们的特征成绩大于高考成绩。当然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特征成绩就是高考成绩。

2,划线比例。为了使各录取批次能够拥有足够的生源,保证该批次内各院校都能完成招生计划,省级招生办都会按照多于各批次招生计划一定数量划定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划线比例就是某批次上线人数与累计招生计划之比,该指标体现了各批次上线考生的竞争强度。或者说反映了各批次上线考生掉到下个批次的风险程度。用公式表达如下:

划线比例=上线人数/本批次累计招生计划

同一个省份各批次各年度的划线比例不完全一样,有时还相差很大。所以,我们在研究志愿填报时必须注意到各年度划线比例带来的影响。若同一个批次不同年度的划线比例相差较大,在利用线差法分析时,一定要利用“等位线差法”对录取数据进行处理。

划线比例的倒数叫上线录取率:
上线录取率=本批次累计招生计划/上线人数

3,志愿顺序。为了便于录取操作,志愿表在各批次一般都要设置第一院校志愿、第二院校志愿及其他后续院校志愿等顺序。录取时优先检索和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只有当第一志愿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才会依次检索和录取其他志愿的考生。专业志愿一般也都安排若干个志愿顺序,以作为专业录取时确定检索先后顺序的依据。

4,征集志愿。录取过程中,各批次首轮投档生源不足的院校将由省级招生办统一公开征集志愿,已上相应批次征集志愿控制分数线线但尚未被该批次录取的考生可以利用此机会再报一次志愿。征集志愿取代了过去的“批次服从志愿”,从而提高了考生对录取结果的满意率和新生报到率。考生应该尽量避免滑到征集志愿环节,要努力通过此前的基本志愿录取。因为征集志愿往往是绝大多数考生都不太认可,在基本志愿都未报考的院校和专业。

(二)明辨分数线关系

高考志愿填报,弄清3个“分数线”很重要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门学问,要做到不犯错误,必须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从学习研究最基本的志愿填报常识开始。而很多家长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大都想走捷径、打快拳,期望一下子就弄明白。结果适得其反,往往会犯下最低级的常识性错误。


所以填报志愿不仅要了解控制分数线、院校投档线、院校录取线这几个概念,而且要明辨这三个分数线之间的关系。

1,控制分数线。控制分数线是省级招办为了既能保证各批次招生计划的完成,又能保证各批次录取质量,按照有利于院校选拔人才、有利于考生公平竞争、尽量减少高分落榜生的原则为各录取批次确定的一个最低高考分数。这个控制分数线要保证各批次上线人数略多于该批次招生计划数。它是衡量考生有无资格参与各批次录取的基本尺度,是高考录取的“生死线”。只有高考特征成绩达到或超过相应批次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才有资格被该批次的院校挑选,否则,就与该录取批次的院校无缘了。

2,院校投档线。院校投档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此比例应在100%-120%之间),在对第一志愿(或平行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投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线,但请注意,此线并非院校人为划定,而是由全省填报该校的考生数量决定的。

院校投档线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区分。
按志愿顺序可区分为:一志愿投档线、二志愿投档线……等;

按投档轮次可区分为:平行志愿投档线(基本志愿投档线)、征集志愿投档线;

按投档比例可区分为:100%投档线、120%投档线……等;

按分析目的可区分为:实际投档线、分析用投档线(如75%投档线)……等;

3,院校录取线。即院校实际录取的最后那名考生的分数。
现以“某省当年一本控制分数线530分,全省一本上线考生30000人,A院校被安排在第一批本科招生,招生计划100人,院校调档比例120%”为例,就三者之间的关系辨析如下。

——530分是当年该省考生能否参与一本院校录取的控制线,即全省所有达到和超过530分的30000名考生都有资格报考任何一所第一批本科院校,包括A院校。

——院校投档线可以按照志愿顺序区分,如第一志愿投档线、第二志愿投档线、征集志愿调档线等。当没有特别说明时,院校调档线通常是指第一志愿调档线。第一志愿调档线又可根据调档比例的不同区分为第一志愿100%调档线、第一志愿120%调档线(或称院校实际调档线)等。

第一志愿100%调档线是按第一志愿报考某院校考生的分数降序排列后,正好满足招生计划的最后那名考生的分数。

第一志愿120%调档线是按第一志愿报考某校考生的分数降序排列后,正好满足招生计划120%的最后那名考生的分数。

如本例,当第一志愿报考A校的考生数超过或等于招生计划的120%(即大于或等于120人)时,院校调档线为按第一志愿报考A校考生的分数降序排列后第120名的分数。此时,院校调档线一般都高于批次控制线,也可能等于批次控制线。

当第一志愿报考A校的考生数少于招生计划的120%(即不到120人)时,院校调档线即为批次控制线。

——院校录取线即最低录取分。当第一志愿报考A校的前100名考生均符合录取要求时,院校录取线则等于第一志愿100%调档线;当第一志愿报考A校的前100名考生有的不符合录取要求,需要退档时,则需从第101名开始往后依次审查录取,此时院校录取分低于第一志愿100%调档线。

由此可见,院校录取线应该等于或小于第一志愿100%调档线、大于或等于院校实际调档线,并且不低于院校所在批次控制线(降分录取的情况除外)。

(三)身体条件限报规定
身体条件是高校及其专业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往年却有一些身体条件多少有点问题的考生忽略这方面的要求,导致误填误报。

目前,高考录取执行的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该文件对患有各类疾病的考生分以下几个类别提出了明确的录取意见,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体检结论,对号入座,填报时一定要规避相关专业。

一是学校不予录取的疾病。凡是患有该项下列明的疾病,高校不予录取。


二是有关专业不予录取的疾病。凡是患有该项下列明的疾病,高校的有关专业不予录取。


三是患有疾病不宜就读的专业。凡是患有该项下列明的疾病,高校的有关专业不宜就读。


四是军校、公安现役院校招生体检要求更加严格,具体查看当年的官方文件,一定要更加认真阅读院校和专业对身体条件的要求,一字一句的读懂每个细节。

此外,未列入专业目录或经教育部批准有权自定新的学科专业,学校招生时可根据专业性质、特点,提出学习本专业对身体素质、心理条件的特殊要求。


如果大家觉得此文有用,请分享转发,以便让更多的人看到,十年寒窗不易,每位考生都承载着整个家庭的希望,愿每位考生都能如愿进入理想大学,读喜欢的专业。


如果大家在报考中还有疑惑,可给我留言,我尽力帮大家解答。


关注“学习顾问”每天解答一个教育难题,学习一点,进步一点。让孩子受益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