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犯错,要理智地进行回应。

 静水深流JSSL 2017-06-23


孩子犯错需要教育,但是许多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因为联想到自己养儿育女的辛苦和为孩子好而孩子不领情的心酸,将自己的情绪反应带入了教育中,使得教育变了味道,成为一种感情惩罚。


这种感情惩罚里,妈妈会用刻薄的语言挖苦羞辱孩子,或者故意冷落孩子,或者利用自己的身份和付出对孩子施压,将自己的情绪感受转嫁在孩子身上。孩子脆弱的心灵不堪重负就会出现过激的表现。无论出发点是好是坏,都不能取得教育效果。


感情惩罚对孩子的伤害虽然不如体罚那样显而易见,但是影响却更为深刻,不但伤害了孩子的自尊,还会使孩子背上感情的重压,心灵遭到扭曲,无法正常成长。


在教育的过程中,妈妈们在对于孩子的犯错做出反应之前,先想想怎么做才好,怎么说孩子才会听。因为在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的不是你的情绪反应,而是对他行为的一种理智回应。


1、引导孩子自己反省,承认错误


在责备孩子时,妈妈应冷静而耐心地同孩子讲清楚“你为什么被叫到这里来,知道吗”或者“对于你所做的事,你有什么感想”,以此来引导孩子自己反省,承认错误,这样做比声色俱厉地责备孩子效果要好得多。


2、以说明过失的后果代替责骂


如果孩子不慎抓破了小朋友的脸,有的妈妈开口便责骂孩子:“谁让你去抓人家的?看我不打你的手。”这样一来,反而强调了孩子的过失行为,孩子的注意力就会全部集中在与你的责备相对抗上,根本不会想到反思自己的行为,也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遇到这种情况,妈妈可以用说明过失后果的方式来调动孩子的情绪体验。


比如,孩子抓破了别人的脸,妈妈可以对孩子说“你把别人的脸都抓了,流了血,如果是你,你是不是会很疼呢”,从而唤起孩子的同情心,这样他才能反思自己的过失行为,并逐渐改正。


3、责备之后一定要有鼓励


“妈妈相信,只要你好好做,认真去做,一定能做得很好。”责备孩子后,妈妈可以这样给孩子打气。只要妈妈承认孩子的能力,相信孩子的能力,支持和鼓励孩子,最后孩子就一定会努力拼搏,而不会沉沦下去。


4、可以用表扬他人的方式来责备孩子


对于一些不构成直接损害的行为,妈妈可以通过表扬他人的方式来引起孩子的注意,从而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做可以很好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例如,孩子不爱起床,家人可以说“邻居家的明明已经在洗脸了,他好能干哟,早早起来,不迟到,也不会耽误妈妈上班,这才是好孩子。”孩子都有被表扬、讨人喜欢的欲望,这种向上的内驱力往往抵消了由于责备带给孩子的自卑心理,对于年幼的孩子尤为有效。


5、不是严重错误不责备孩子


要尽量在孩子的错误非常严重时再责备他,否则动辄就责骂,会让孩子产生无所谓的心理。当孩子有表现不妥当的地方时,首先,应该平静而及时地指出,帮助孩子改正,而不要集中在一起,一次性爆发;其次,责备不要长篇大论,应力求精练;最后,在用激烈的、情绪化的语言责骂之后,妈妈一定要用平静的语气客观地加以解释。


可以闭上了你的嘴

我望着你发呆而发呆

关于你离开后,我想了很多。

我想要认认真真的谈一场恋爱

友谊地久天长,送给所有朋友。

在我的世界里,我们一直在一起。

真正的朋友,是一生的感动!(好文)

爱情不是看你得到了多少,而是你妥协了多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