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三〇> 皮革的由来

 黄药师nra96i0w 2017-06-23

狩猎是远古人们食物来源的主要方式之一。猎物被宰杀吃肉,外皮也不会丢弃,成为人们抵御严寒的用品。在此过程中,人们逐渐熟悉并掌握了动物皮革的处理方式。农耕发展,家畜饲养,为人们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皮革来源,并使其制作成为一种产业。让我们看看由动物皮革处理而来的汉字。


克(ke):古文字写作‘’。下边为突出头部和肚子毛皮翻开的兽体形象,上部则像一块大石块的样子。以此会意表示:远古时期用大石块对野兽头颅击打,使其死亡后进行分解。古时没有其他可以使用的工具,石块是天然的击打武器。其本义为:杀掉野兽。如《公羊传》:克之者何,杀之也。后有:伤害、损伤的意思。如词组:相生相克;迷信的‘子女克父母’,夫妻相克等。

击打兽类头部的野蛮猎杀方式 克 图片来自网络


引申指:战胜、攻克、打败。即:克敌制胜。如《何尊》铭文: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如《左传·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延伸指:能够。如《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商周青铜器 多字体铭文 克 图片来自《甲金篆隶大字典》


又有:胜任的意思。如《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衍生指:克制。即:自己能够控制住自己。如《后汉书·祭遵传》:克己奉公。


皮(pi):古文字写作‘’。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毛皮,这些同‘克’字古文字形里下面的兽类。下为‘手’。以此会意表示:用手剥下兽皮。如《说文》: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这里是做为‘动词’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