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进攻性武器‘戈’,必有用于防御的‘干’。另有‘矛、盾’。为什么这些字都可以并称?然后再看看由这些兵器的制作而产生的汉字。 干(gan):古文字写作‘
当出现了专门用于进攻的武器‘斧’和‘戈’后,‘干’便以其短小并多枝杈成为专门用于护卫的防御武器。‘干’为‘盾’的原始早期形态。如《方言》卷九:盾,自关而东或谓之干,关西谓之盾。《书·牧誓》:称尔戈,比尔干,立尔誓。如《左传·成公十年》:则公侯能为民干城。这里的‘干城’指的是:盾牌和城墙,用以形容保卫和捍卫。后来人们便以‘干戈’并称表示:争斗、战争。 引申有:冲犯、冒犯的含义。如《国语·晋语五》:赵孟使人以其乘车干行,献子执而戮之。又指:干预、干扰。如《后汉书·蔡邕传》:皆妇人干政之所致也。 |
|
来自: 黄药师nra96i0w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