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八> 生养万物的土地

 黄药师nra96i0w 2017-06-23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外出漂泊时,路过卫国未受礼遇。在五鹿(今河南濮阳东北)饥饿难忍乞食于乡农。人家给他一把土坷垃,重耳大怒要打人。属下劝他说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重耳闻言拜而接受。随后才有介子推‘割股啖君’让其填饱肚子的故事。这也说明了自古以来华夏人对土地的重视。


土(tu):古文字写作‘’上象土块,下象地面。本义为:土壤、泥土。为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生养繁育万物的土地。如《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泥土 象形 土 图片来自网络


引申指:领土、国土、疆域。如《三国志·诸葛亮传》:天府之土。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因此又引申指:故土、乡土。如:《论语》: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土’为部首字,由其所组的汉字大多与其本义及引申义相关。如:尘、坛、坊、坷等。


在(zai):又写作‘扗’,古文字为‘’。早期字形为‘才’,后为从‘土’,从‘才’表音的会意形声字。如《说文》:在,存也。从土才声。


才(cai):古文字写作‘’,像草木刚刚萌芽的样子。如《说文》:才,草木之初也。从丨上贯一,将生枝叶。一,地也。与‘屯’字侧重‘种子’相比,‘才’为刚刚萌生的嫩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