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水画创作技法

 好读又读1856 2017-06-23

构图的基本步骤

传统的“六法”川笔中讲“经 营位置”,其实就是讲绘画布局的章法,即构图。所谓绘画中的“位置”应该用心去“经营”,要根据对 象的结构和格局,苦心加以组织和布置:在创作的时候,要注意表现对象的特点和神韵,落笔要肯定,一 下笔就抓住物象的特征,主题要鲜明。

      先用墨线勾画出景物的大感 觉,构图注意重心(见图1)。先落墨点出小山丘,一般起笔落墨为有浓淡的湿墨,接下来干笔走线条向外 扩张,线条由简到繁、由疏到密;最后加点、擦、皴。注意点擦时变化要多,以中锋点、散锋点、侧锋擦 ,营造出山村郊外的苍野和自然(见图2),  主题不断的深入,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传统绘画的程序是皴、擦、渲染,最后上色。渲染是统一画面的后 一道工序,待墨线干后,再用湿墨染出山石图像的明暗(见图3),注意要保留一些光亮的地方,即留白。 处理画面的留白要讲究虚实对比。  上色可根据画面的需要和你想要表现的题材与内容。一 幅画可以是水墨淡彩,也可以是浓墨重彩。同一幅作品可以给人两种感觉,这要取决于你在设色时选择了 哪一种表现方式。水墨淡彩给人“雅致”的感觉,而浓墨重彩则给人以厚重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山石结构与皴法

      骨法用笔是传统“六法”中最基本的 技法之一,是关于绘画用笔的问题,也是运用“线”表现对象形体的重要技法,骨力、骨气,形似皆于本 意,而归乎用笔。因此,“骨”便是指“线”的力度与变化,以及整幅画的“骨架”。  中 国画表现山石的基本技法就是皴、擦、渲染。先皴石的外形轮廓以及轮廓以内山石的不平纹理。所谓皴, 就是山石结构的纹理线条;擦是指在山石轮廓线旁擦出不规则的墨痕,增加山石的粗糙感;渲染,就是用 浓淡墨染出山石凹凸不平的阴阳面,增加山石质感和明暗。

  骨法用笔中传统皴法有许多种 类,如披麻皴、斧劈皴、折带皴、米点皴、云头皴、马牙皴、拖泥带水皴等,但在实际生活中,山石质地 是多种多样的,山石纹理和风貌也是丰富的,所以单一的皴法往往不能满足表现上的需 要,故而常将多种皴法结合使用(见图5)。 

山石结构 

历代画家根据山石的地 质结构和外形状态而创造了表现程式,随着自然界的变迁和绘画技法的演进,传统的皴法发展到今天,已 经更具真实感和现代感。  唐以前,山水画中的山石是“空勾无皴”的。到五代、北宋时期 画家们才开始使用皴法,前人经过对自然界山石的长期观察、体验和积累,终于总结出表现山水纹理、质 感、体面关系的造型手段。这是山水画的一大发展。我们今天画山石结构时,除了要对大自然进行更切实 的观察和写生外,也应继承和发展传统的造型手法。 

现代山水已不受传统山水画的约束, 在山石结构与画面构成上有很大的突破,更讲究线条的节奏韵律和张力,注重视觉效果是现代山水画的本 质。 

树木写生技法 

古人画树一般先画枯树,因为枯树的出枝、穿插 、组织结构清楚。不过,我们近代画家画树已打破陈规,可以先画部分树叶或先用墨点出树丛、树林的层 次,然后再画树干和树枝。

初学画时应先学画树的主干,后画次干, 再写小枝,这样一步一步地深入,经过一定时间的写生练习之后,自然会抓住物体的特征规律,线条也能 做到简略扼要。“画从真中来,不受真所限”。意思是在大自然中学习,要经过自己的消化,才能得心应 手地随意画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