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先听首跟春风相关的歌,歌声欢快之中,咱们读一首关于春天,关于柳树的诗。 这首诗就是唐朝贺知章写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呢,咱们小学时就学过,但是其中的很多有趣的事情,你还真就不一定知道,咱们现在就慢慢来说。 先从诗本身说起吧。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是什么意思呢?一方面,柳树的枝叶本身是绿色的,就像是这种宝贝。
万条垂下绿丝绦。千千万万的柳树的枝条垂下来,就像是千千万万条绿色的丝带。就是这个样子的:
这首诗很简单,但作者贺知章却不简单。 贺知章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生活在唐朝最强盛的时期,自己做官也是一帆风顺,知道86岁的时候,他才被允许退休回家,并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回乡偶书》。也就是在当年,他在家乡去世了。86岁,在现在也算长寿了,在古代,那是更厉害了,因为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能过70岁的人都很稀少了,更何况到86岁? 贺知章不仅是诗人,还是个书法家。他的草隶在当时是非常出名的,咱们来欣赏一下:
贺知章喜欢喝酒,他和李白、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也称为“饮中八仙”。大诗人杜甫专门写了一首诗叫,饮中八仙歌》,就是讲他们的。
说完了贺知章,咱们再说说柳树这种东西。 在古代,有个习俗,就是人们在送别的时候,会”折柳赠别“,就是折个杨柳枝送给要离开的人。为什么呢?因为”柳“和“留”的声音相近,送给他柳枝,就是希望对方能够留下来。也这因为这个,柳树在古诗词中出现的频率是相当高的。 比如柳永写过“杨柳岸,晓风残月”。 比如欧阳修的“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比如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等等。 一直到了近代,也还有人在诗词中提到柳树,最著名的,就是弘一大师李叔同的《送别》中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了。
所以对柳树的含义,一定要记住啊! 觉得好吗?觉得好请随手转发朋友圈,谢谢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