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术的田野:“陆合棍”不是“六合棍”

 tjboyue 2017-06-23

你听说的“六合棍”可不是今天我要说的“陆合棍”——作者

 

老早听朋友说烟台南涂山有个传了400年的“六合棍”,可一招制敌,之前一直传于本村,最近几年才开始外传,而且外面很多称“六合棍”的,其实只是“四合”,至于最后的两合,多为自编。这么神秘的棍,真叫人心里痒痒!

趁端午回家探亲,联系了传人房树仁老师,一聊起来才发现,不但是“四合”是个不全的棍法,连“六合”都不准确呢!

先来看一段对练视频,注意房老师的手:



 

如果我不说,你能看出房老师手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得,不卖关子了——房老师手上是活的,用烟台话说,就是在棍上“撸”。烟台方言里“撸”和“陆”同音,“陆”又有“六”之含义,所以,应该念“陆(lu)合棍”。

“陆合棍”被称为“天下第一棍”。据传,南涂山的棍源自明朝杨秋。杨秋当年被去沧州赴任刺史的南涂山人于尔济所救,改名为于秋,后随于尔济回乡,将棍法传给于氏后代。明末乱世,为保护村子,村里的其他姓氏的族长经与于姓族长协商同意,全村子弟学习陆合棍。为了保守陆合棍的秘密,于氏族长当众亲毁棍谱,定下门规:“习练陆合棍者必须人正品端,教习中只能口传身授,不准文字记录;非本村人氏绝不准传授。”后来于氏族长的女婿想学,也只学到了“四合”。

房树仁老师的棍法学自他的小爷(爷爷的胞弟,行末)房铭清,房铭清的师父为于丕升,于丕升传自于嘉模(严武),于嘉模传自于檍(应龙)。为了规范统一棍法,避免以讹传讹,于檍和村内棍术高手一起修订了陆合棍谱以及应手秘诀。这是自明末于氏毁谱后首次立谱,后世历代传人均按谱授艺。


房树仁老师展示棍谱


到了20世纪70年代,房铭清发现习武人越来越少,“不能愧对先师和后人”,本来不收徒弟的他,亲率侄孙房树仁、房树义、义孙张相德(也是他平生仅收的三个徒弟)将自家的小菜园碾压成练功场,开始传授陆合棍和螳螂拳。历时二十载,直到谢世。


房铭清像

 

房树仁老师说,“陆合棍”在八卦中以坎卦(水)、巽卦(风)为主,所以也叫“风水棍”。“风”意为快、急,“水”则是调动全身之力,汇成洪水,有“集水冲堤”之意。看看下面的“对棍”视频,感受一下“风水棍”的威力:




“陆合棍”练起来并不好看,因为它是为实战而生的,也需要下功夫。房树仁老师也是近几年才开始授徒,2014年之前,好多人来找他,他都以“我不会”婉拒,但是近几年眼见着年轻人对武术感兴趣的、能下苦功的越来越少,他开始为陆合棍寻找传人。曾经有人拿着钱来学,他说:“你真能下功夫学,我不但不要你的钱,我倒给你钱。”房老师跟我说:“我自己有买卖,我用不着教棍挣钱。我就是想找几个好苗子,把老辈儿的好东西传下去。这个东西太好了。”


房树仁老师演示“易手平枪”

 

直到今天,可以说,“陆合棍”也是犹抱琵琶。房老师说,外面的人只知道“南涂山陆合棍”有六合,但不知道有“大棍,中棍,小棍”,更不知道还有“四十八秘棍”。

最后再给大家分享一段房树仁老师与徒弟的对练。房老师不擅长华辞,一再强调“这个棍是非常简练直接的东西”——真正的传统武术,都是一招制敌,招中变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