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采油厂联合站主要危险辨识及安全管理与对策

 青蒿绿叶 2017-06-23

1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石油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种生命线,它对政治、经济、军事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极大。而石油工业是一个大的产业体系,与其他产业体系相比,对安全生产的要求有些是共同的,也有些是不同的。对于与其他产业体系相同的安全要求,应借鉴引用;对于特殊的要求,则必须针对石油工业的特点,认真加以研究,从而实施行之有效的安全对策;借以防止和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

油气集输是把油井生产的油气收集、输送和处理成合格原油的过程。油气集输系统一般包括:油井、计量站、接转站、集中处理站(联合站),这叫三级布站。也有的是从计量站直接到集中处理站,这叫二级布站。集中处理、注水、污水处理及变电站建在一起的叫联合站。油井、计量站、集中处理站是收集油气并对油气进行初步加工的主要场所,它们之间由油气收集和输送管线联接。

我国各油田目前普遍采用由采油井场、分井计量站、接转战、集中处理站(联合站)等站场组成油汽集输流程。各大油田中,在使用过程中除了会受到人为和石油中的杂质腐蚀等因素的影响,设计和施工环节中对集输站环境条件和工作条件掌握不准确,或对有关设计、施工技术标准的相关规定应用失度,或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人为误差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集输站的风险水平,而联合站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其潜在的事故危险性极大。

本课题来自延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定边采油厂樊学油区樊一联合站,

1.2国内外安全评价现状

1.2.1国外安全评价现状

安全评价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是随着西方国家保险业的发展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保险公司为客户承担各种风险,必然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而收取费用的多少是由所承担的风险大小决定的。因此,就产生了一个衡量风险程度的问题,这个衡量、确定风险程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安全评价的过程,因此,安全评价也被称做“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

(1) 1964年美国道(DOW)化学公司根据化工生产的特点,首先开发出“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对化工装置进行安全评价,该法已修订七次。由于该评价方法日去科学、合理、切合实际,在世界工业界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引起各国的广泛研究、探讨,推动了评价方法的发展。

(2) 1974年英国帝国化学公司提出了“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标评价法”。1976年日本劳动省颁布了“化工厂安全评价六阶段法”,由于安全评价技术的发展,安全评价已在现代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中占有优先地位。

(3)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发生了许多震惊世界的火灾、爆炸、有毒物质的泄漏事故。恶性事故造成的人员严重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促使各国政府、议会立法或颁布法令,规定工程项目、技术开发项目必须强化安全管理,降低安全风险程度。日本《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定,由劳动基准监督署对建设项目实行事先审查和许可证制度;美国对重要工程项目的竣工、投产都要求进行安全评价;英国政府规定,凡未进行安全评价的新建项目不准开工;欧共体1982年颁布《关于工业活动中重大危险源的指令》,欧共体成员国陆续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国际劳工组织(ILO)也先后公布了《重大事故控制指南》(1988年)、《重大工业事故预防实用规程》(1990年)和《工作中安全使用化学品实用规程》(1992 年),其中对安全评价均提出了要求。

(4) 2002年欧盟未来化学品白皮书中,明确危险化学品的登记及风险评价,作为政府的强制性的指令。

1.2.2国内安全评价现状

20世纪80年代初期,安全系统工程引入我国,通过吸收、消化国外安全检查表和安全分析方法,机械、冶金、化工、航空、航天等行业的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开始应用安全评价方法,如安全检查表(SCA)、事故树分析(FTA)、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FA)、事件树分析(ETA)、预先危险分析(PHA)、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等,一些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危险性较大的生产经营单位,应用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进行安全评价。

(1) 1991年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中,将安全评价方法研究列为重点攻关项目。由原劳动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

险源识别、评价技术研究”将重大危险源评价分为固有危险性评价和现实危险性评价。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方法,填补了我国跨行业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的空白,在事故严重度评价中建立了伤害模型库,采用了定量的计算方法,使我国工业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初步从定性评价进入定量评价阶段。

(2) 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70号主席令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建设项目必须实施“三同时”,同时还规定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重申要继续做好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及专项安全评价工作。

(3) 近年来,我国的安全生产科技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规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成为我国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安全生产事业的发展发 挥了重要作用。安全科学体系建设取得进展,已初步解决安全科学的学科理论及其科学技术体系结构模型问题。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审核成立的安全评价机构已超过400家,作为安全生产整治重要内容的安全评价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1.2.3石油安全评价现状

(1)国外石油安全现状

国外石油公司的安全科技达到较高水平,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 障。国外主要依靠自动化的预警技术、严格的预警机制以及规范的管理保证生产的安全进行,先进的危险辨识技术、评估技术和软件已广泛应用于企业安全管理。

在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方面,国外石油公司普遍开发了先进的危险辨识、评估技术和相关软件,并广泛应用于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之中。利用风险分析软件,建立电脑数据分析模型,纳入预警系统,确定公司设施的设计和运行中存在的严重环境缺陷,并进行校正。

在危险源监测、预警方面,国外石油公司已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可以对大型承压设备、储罐进行在线检测,对埋地燃气管道腐蚀和泄漏实施不开挖在线检测监测,红外成像技术和激光扫描技术已应用于天然气管道的泄漏检测之中。

在安全管理方面,国外石油公司普遍重视具有自身特色的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并逐步加以完善和提高,日益重视员工安全理念的提升,重视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和人机安全学领域的研究与探索。

(2)国内石油安全现状

国内石油工业的安全评价工作由于起步较晚,各种技术也不健全。迄今为止国内石油工业中,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安全工作中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即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研究、“西气东输”大口径高压输气管线的安全可靠性研究、在役油气管道安全评估技术研究与应用、“涩-宁-兰输气管道工程(A、D段)不良地貌单元水工保护方案的改进研究”、“克拉玛依油田浅层稠油H2S动态分布与防治研究”和“自备电厂及电网安全性、可靠性分析研究”等研发工作。

我国为加强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设施安全 “三同时”及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高陆上油气开采的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和控制陆上油气开采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降低陆上油气开采安全风险,预防事故发生,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及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2003年8月8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编制印发了《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安全评价导则》。

2安全评价简介

2.1安全评价的目的意义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促进实现本质安全化生产。通过安全评价,系统的从工程、设计、建设、运行等过程对事故和事故隐患进行科学分析,并针对其发生的各种原因事件和条件,提出消除危险的最佳措施方案。

(2) 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进行安全预评价,可避免选用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危险的原材料以及不合适的设备、设施,提出降低或消除危险的有效方法。

(3) 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者提供依据。通过安全评价,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分布部位、数目,预测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严重度,提出应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等,决策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选择系统安全最优方案和管理决策。

(4) 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通过对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以及相关规定进行评价,对照技术标准和规范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

2.2安全评价的基本内容

安全评价是利用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识别与评价系统、工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导致事故的危险性,并制定安全对策措施的过程,该过程包括4方面的内容,即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危险性评价、确定可接受风险和制定安全对策措施,如图2-1所示。

2.3安全评价流程

安全评价程序一般包括:准备阶段;危险危害因素辨识与分析;确定安全评价单元;选择安全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安全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樊一联合站安全评价步骤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

了解定边采油厂樊学油区的建设概况、工程总平面图、它与周边环境位置的关系等。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2)危险危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根据樊一联合站周边环境、生产工艺流程的特点,识别和分析其潜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3)评价单元和定性定量评价

根据本次评价的目的和范围,拟使用安全检查表、事故树法、道化学法、等评 价方法来对比分析评价樊一联合站。

(4)提出安全对策

明确已采用或已提出的安全风险管理对策措施;明确需要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 (5)安全结论及建议

简要列出主要危险危害因素评价结果;指出樊一联合站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危害因素,明确应重视的重要安全对策措施;根据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危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对策措施及建议。

(6)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安全评价程序图如2-2所示:

4樊一联合站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4.1联合站工作介质(原油、伴生气)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4.1.1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联合站的工作介质主要是原油和天然气。原油的危险性主要表现在:易燃性、易产生静电,油蒸汽密度较大,不易扩散,若聚集在低洼处不但对职工的身体健康有损害,还容易和空气混合遇火发生爆炸或引起火灾;易受热膨胀、沸溢,若储油温度不稳定,蒸汽压升高会造成储存容器凸鼓,降低产生负压会使容器被大气压瘪而损坏;天然气不但易燃易爆,还有较大的毒性,因其含有一定量的硫化氢等有机硫化物,长时间工作在含有天然气的作业场所,容易对职工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4.1.2 原油的危险性

① 化学组成

原油的组成元素主要有C、H、S、O和 N等五种,其中C约占83~87%,H约占11~14%,S、O、N合计约占1~4%。原油中还含有Ni、V、Fe、K、Na、Ca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但含量极其微少,这些元素或以游离态或组成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重的组分中。

② 物理性质

颜色:墨绿色。颜色与原油中含有的胶质沥青数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深色原油密度大、粘度高,液性明显的原油多呈淡色,甚至无色;粘度感强的原油,大多色暗,从深棕、墨绿到黑色。

气味:微臭。臭味由于原油中所含的不同挥发组分而引起,芳香属组分含量高的原油具有一种醚臭味,含有硫化物较高的原油则散发着强烈刺鼻的臭味。 密度:0.8437g/㎝3

粘度:原油动力粘度在4.72~14.4 MPa·s,平均粘度7.66 MPa·s 含腊量:原油含腊量在12.48%~18.86%,平均含腊量15.92% 凝固点:21℃~26℃之间,平均23.4 ℃ 初馏点:62.8℃~103.3℃,平均81.3 ℃

③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易燃

闪点(℃) : -28℃~30℃ 建筑规范火灾危险等级:乙类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燃烧爆炸危险。 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硫等。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忌物:氧化剂

灭火方法: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④ 包装与运输

储运注意事项:远离火种、热源、密闭运输、防止曝晒、勿与氧化剂混装混运。 ⑤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具有刺激作用

健康危害:皮肤接触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原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头痛。

4.1.3伴生气的危险性

① 化学组成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油田天然气中除CH4外还含有较多的烷族重碳氢化合物。在天然气中各种碳氢化合物的含量高达90%以上。

② 物理性质

颜色:无色 气味:无味

③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易燃

建筑规范火灾危险等级:二级 爆炸上限(V%):16.0 爆炸下限(V%):4.0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燃烧爆炸危险。 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等。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忌物:氧化剂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④ 包装与运输

储运注意事项:远离火种、热源、密闭运输、防止曝晒、勿与氧化剂混装混运。 ⑤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经皮吸收 毒性:具有刺激作用

4.2危险源辨识

4.2.1联合站工作设备危险危害分析

经过对樊一联合站的生产工艺的分析,从安全的角度去分析其工艺过程,发现其生产工艺过程存在的潜在危险是:

储罐区存在雷电及静电引起的火灾爆炸,罐顶坍塌,罐壁腐蚀泄漏的危险。 换

热器换热工艺过程中存在加热介质泄漏引起灼伤,炉管受热不均结焦而引起发生炉膛火灾,加热炉熄火或燃料阀内漏引起炉膛爆炸的危险。

三相分离器工艺过程则存在容器内进空气后的爆炸,容器超压或损坏后的油气泄漏火灾的危险。

装车外输时则存在旋转部位机械伤害,流速过高引发静电灾害等危险。 污水处理系统可能泄露的硫化氢气体,会导致中毒。

工艺中还存在水罐内挥发气遇火爆炸,排液管线冻堵,污油泄漏,收油管线冻堵,触电,高压管汇物理爆炸等危险

以下章节则对各危险源着一进行分析

4.2.2储罐区

在石油化工生产中,罐内储存着大量易燃易爆且易流散的石油,更重要的是罐区静电的产生和雷电的影响,都是引起事故的因素。所以罐区的危险危害因素主要有罐间距,罐体上的上、下限液体,同时罐区的静电和雷电的危害也是至关重要的。其主要的危险危害因素有:电性质、热效应的破坏作用以及机械性质的破坏作用,静电效应和电磁效应以及防雷装置上高电压对建筑物的反击作用也能造成罐区事故的发生。

罐区储油,一是由油罐车经卸油槽后储存到罐区;二是单井来油,要经过分离装置、计量装置、抑制剂注入装置、脱水装置、抑制剂再生装置,二次沉降装置等,进入储油罐。由于操作压力较高,且操作介质具有易燃易爆性,故罐区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原油或原油伴生气泄漏引起的火灾、爆炸。造成泄漏的主要原因有:

(1)设计失误:基础设施错误,如地基下沉造成容器底部产生裂缝或设备变形、错位等;选材不当,如强度不够、耐腐蚀性差、规格不符等;布置不合理。

(2)设备原因:加工不符合要求;加工质量差;施工和安装精度不高;阀门损坏或开关泄漏;设备附件质量差,或长期使用后材料老化、腐蚀或破裂等。

(3)人为失误:违反操作规程、误操作;擅自脱岗;异常情况未正常处理等。储罐危险因素及导致事故如图4-1所示:

4.2.3管道

单井集油管线和集油干线输送的介质为易燃、易爆的原油。管线都承受较高压力。在下列情况下,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1)管线材质低劣或施工质量差,导致管线强度达不到技术要求而出现裂缝或断裂,使得输送介质泄漏。

(2)因地下水或输送介质的腐蚀,导致管线穿孔造成泄漏。

(3)外部原因导致管线破裂,如在管线上方或附近施工,使管线遭受意外损伤,导致发生泄漏事故。

(4)操作失误或人为破坏而使管线发生泄漏事故。

(5)地震等不确定外界因素导致管线断裂而发生泄漏事故。 管道危险因素如表4-1所示。

4.2.4换热设备

樊一联合站的换热设备主要有:管壳式换热器三台。

换热设备的作用是对两种介质进行热交换,联合站生产装置中的换热设备因其介质一般具有易燃易爆、毒性及腐蚀等特性,一旦泄漏将会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等危险。

根据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分析,重整进料/产物换热器还存在下列危险有害因素:

(1) 化学性爆炸:天然气泄漏引起爆炸。

(2) 中毒和窒息:检修期间未切断与外界相连的管线导致介质窜入重整进料/ 产物换热器引起换热器内检修人员中毒和窒息。

(3) 触电:由于检修照明线路破损或把线线路破损引起触电。 (4) 高处坠落:检修期间由于措施不完善发生高处坠落。

水套加热炉是通过加热水介质给原油加温的设备。加热炉的风险存在于两方面:一是安全阀失灵,二是无水干烧。

安全阀失灵,会造成压力超高时,安全阀不能启动卸压。这种状况极其危险,很容易使加热炉变成一个重磅炸弹。遇此情况,应立即关闭或控制炉火,并立即打开炉顶卸压阀门卸压。

当加热炉内无水或水少,未得到及时补充,这时如果继续加热,就会造成无水干烧。无水干烧,很可能烧穿原油汇管引发火灾。

4.2.5动力设备(泵)

机泵在联合站中起着加压、输送介质的作用,特别是大型机组在联合站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其设备庞大、结构复杂、控制精密、高速、高压、高温、价值高等特性,决定了其在联合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樊一联合站工艺流程中用到了多种类机泵,如外输泵、倒灌泵、污油泵、卸油泵,虽然各泵的功能不同、所处位置以及性能都有所不同,但都处在油气泄露的高发区,可一并分析,以类似的方法进行管理,防止同类事故发生。

根据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分析,大型机组一般存在下列危险有害因素:

(1) 火灾。冷却不佳导致轴瓦过热或电机过载等引起火灾。

(2) 物体打击。由于检修措施不完善或出口阀关闭的情况下违章起动往 复式压缩机造成物体打击。

(3) 机械伤害。由于操作不慎,进入非工作区域引起机械伤害。

(4) 高处坠落。检修期间由于措施不完善发生高处坠落。

(5) 灼烫。身体直接接触高温设备表面引起灼烫。

(6) 触电。电机漏电或人体接触电器带电体引起触电。

(7) 爆炸。处在爆炸极限的混合可燃气体遇到电机的电火花,导致爆炸。 4.2.6水处理及回注设备

根据环境保护的要求和油田开发的需要,为了减少油田开采、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及资源浪费,同时避免油田采出水对河流、土壤的污染,采出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就地回注附近油层。

水处理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化学、物理变化,甚至运用微生物发酵处理,将油污水转化为可利用水,在此过程中,既可能有轻烃类气体泄漏,也可能有剧毒硫化氢气体泄漏,这些气体有可能溶于油水之中,也可能来自污泥池的发酵。 由于在水处理系统中,不但有泵类的动力设备,还有高压管道,也有像污泥池一样的基坑。因此在水处理环节不但出现以上几章节分析的危险危害因素,还应更注意防毒,防淹溺。

4.3人员与管理因素

4.3.1 人员失误

人员失误泛指不安全行为中产生不良后果的行为(即职工在劳动过程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人员失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是引发危险、有害因素的重要因素,在生产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它具有随机和偶然性,往往是不可预测的意外行为。而且樊一联合站大多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对人员操作能力的要求也比以前同类联合站的要求要高;况且所招收的人员的素质要求等都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成为事故发生的潜在危险危害因素。

4.3.2管理失误

系统安全管理是为了保证及时、有效实现系统安全目标,在预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检查等工作,是预防故障、人员失误发生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就会造成事故的发生。管理因素是影响失控发生的重要因素。

5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取

5.1 安全评价单元划分

5.1.1 评价单元的概念

在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系

统分为有限的、范围确定的单元,这些单元就称为评价单元。

一个作为评价对象的建设项目、装置(系统),一般由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系的若干部分(子系统、单元)组成的,各部分的功能、含有的物质、存在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危险性和危害性以及安全指标不尽相同。以整个系统作为评价对象实施评价时,一般按一定原则将评价对象分成若干有限的、范围确定的单元,然后分别进行评价,最后再综合为对整个系统的评价。

5.1.2 划分评价单元的作用

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评价单元进行评价,不仅可以简化评价工作,减少评价工作量,避免遗漏,而且由于能够得出各评价单元危险性(危害性)的比较概念,因此可以避免以最危险单元的危险性(危害性)来表征整个系统的危险性(危害性),夸大整个系统产生危险(危害)的可能,从而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降低了采取对策措施所需要的安全投入。

5.1.3 划分评价单元的原则

划分评价单元是为了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服务的,要便于评价工作的进行,有利于提高评价工和的准确性。由于评价目标的不同,各评价方法均有自身特点,只要达到评价目的,评价单元划分并不要求绝对一致。通常划分评价单元时要坚持以下几点基本原则:

(1)各评价单元的生产过程相对独立;( 2)各评价单元在空间上相对独立;( 3)各评价单元的范围相对固定; (4)各评价单元之间具有明显的界限。

5.1.4 樊一联合站安全评价单元划分

(1)罐储单元。樊一联合站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单井来油,联合站内主要的设备设施是储油罐区。划分评价单元的其中一个方法是以装置和物质特征划分评价单元。根据这一方法可将所有的储油罐划分为一个单元。其中包括计量器,分离

器,换热器,各净化罐,沉降罐等。

(2)管道单元。根据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各单元的生产过程相对独立,且由划分方法,按工艺条件划分评价单元,可将管道作为一个单元,其中包括单井来油的输油管道,加热分离的输气管道,污水处理管道。

(3)生产辅助设施单元。划分评价单元的方法还有一种是按布置的相对独立性进行划分。而且依照评价单元要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原则,因此可将生产辅助设施单元作为一个单元进行评价,其中包括储油工程供配电系统,防雷、防静电系统,照明设施,给排水系统及消防系统。

(4)安全管理单元。划分评价单元的最主要的方法是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进行划分。以上三个单元的划分都是以装置和物质特征进行划分的,它们都是火灾爆炸这类重大事故的物质危险源。由此看来,可将人为因素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进行评价,即安全管理单元。

四评价单元关系如图5-1:

由以上分析得出,可将樊一联合站划分为管道单元、罐区单元、生产辅助设 施单元和安全管理单元四个评价单元。

5.2评价方法的选取

5.2.1常用安全评价方法比较

目前已开发出数十种安全预评价方法,每种预评价方法的预评价目标、方法特点、适用范围、应用条件、工作量均不尽相同,各有其特点和优缺点,现将几种评价方法归纳比较列表如下,如表5-1所示。

任何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适用条件和范围,在安全评价中如果使用了不适用的安 全评价方法,不仅浪费工作时间,影响评价工作正常开展,而且可以导致评价结果严重失真,使安全评价失败。

5.2.2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

在进行安全评价时,应在认真分析并熟悉被评价系统的前提下,选择评价方法。选择时应遵循充分性,适应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合理性的原则。

(1)充分性原则

在选择评价方法前,应充分分析评价系统,掌握足够的评介方法,并充分了解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适应条件和范围,同时为安全评价工作准备充分的资料。

(2)适应性原则

选择的评价系统应适应被评价系统。被评价系统可能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评价的重点各个子系统可能有所不同,各种评价方法都有其适应的条件和范围,应根据系统和子系统,工艺的性质和状态,选择适应的评价方法。

(3)系统性原则

安全评价方法被评价系统所能提供安全评价初值和边值条件应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也就是说,安全评价方法获得的可信的安全评价结果,是必须建立在真实,合理和系统的基础数据之上的,被评价的系统应能够提供所需的系统化数据和资料。

(4)针对性原则

所选的评价方法应能提供所需的结果。评价的目的不同,需要安全评价提供的结果可能是危险危害因素识别,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后果,系统的危险性的,安全评价方法能给出所要求的结果才能被选用。

(5)合理性原则

应选择计算过程最简单,所需基础数据最少和最容易获取的安全评价方法,使安全评价工作量和获得的评价结果都是合理的。

5.2.3 评价方法的选择过程

安全评价方法选择过程有所不同,在选择评价方法时,应首先详细分析被评价系统,明确通过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标,即通过安全评价需给出哪些,什么样的评价结果,然后应收集尽量多的评价方法,将评价方法分类整理,明确被评价系统能提供的基础数据,工艺和其他资料,根据评价要达到的目标及所需的基础数据、工艺和其他资料,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

5.2.4 樊一联合站安全评价方法选择

任何一种安全评价方法都有其适用条件和范围,在安全评价中如果使用了不适用的安全评价方法,不仅浪费工作时间,影响评价工作正常开展,而且可能导致评价结果严重失真,使安全评价失败。因此,在安全评价中,合理选择安全评价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评价方法选取如表5-2所示。

采油厂联合站安全管理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石油和化工工业的迅速发展,由此所引发的各类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作为采油厂甲级要害部位的联合站,由于其特有的工作特点和不同的工作介质,使其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险性,所以加强联合站的安全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1 联合站情况分析

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我们对联合站工作场所的特点及潜在的危险进行分析:

①工作场所特点分析

1 原油集输中的油气分离

目前温米联合站油气分离采用的是多级分离,运行的关键是控制分离器的压力和液面。控制分离器压力的目的,一是为了分离质量;二是为了克服液体压力和管道摩擦阻力;三是为了安全。控制液面主要是为了防止原油进入天然气管道或气进入油管道。在油气分离中最易发生的事故就是分离器跑油。

2 集输中的原油加热

在联合站中,为了提高油温,降低粘度,需要将原油加热。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加热,即热量通过火管(或辐射管)和烟管(或对流管)直接传给炉内(或管内)的原油;二是间接加热,即以水或其他介质作为传热介质,间接地将热量传给炉内的原油。温米联合站在原油加热工艺的配套完善上在2000年将原来的间接加热改造为直接加热,完成对原油加热任务加热炉是承受高温的密闭设备,由于长期在不同的压力和温度下工作,具有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

3 原油储存

原油一般是由大罐储存,由于工艺和管理的原因,目前较多采用开式流程,这样由此产生的蒸发损耗,既增加了环境污染,又加大了原油的挥发,而且由于操作不当易引起冒顶和憋压。

4 原油外输

原油外输涉及的主要设施是输油泵、容器、加热炉和工艺管线等。一般输油泵均设置在泵房内,所输送的原油属易燃、易爆、易挥发物质。由于设备的原因,输油泵端面密封装置不能保证完全密封,加上泵房的构造特点,使得泵房内有一

定浓度的可燃蒸气,有可能形成爆炸和火灾事故的隐患。输油系统大多属连续运行的压力系统,操作不当易引起憋压、跑油、抽空等安全事故。

②危险性因素分析 -介质危险性

联合站的工作介质主要是原油和天然气。原油的危险性主要表现在:易燃性、易蒸发、易产生静电,油蒸汽密度较大,不易扩散,若聚集在低洼处不但对职工的身体健康有损害,还容易和空气混合遇火发生爆炸或引起火灾;易受热膨胀、沸溢,若储油温度不稳定,蒸汽压升高会造成储存容器凸鼓,降低产生负压会使容器被大气压瘪而损坏;天然气不但易燃易爆,还有较大的毒性,因其含有一定量的硫化氢等有机硫化物,长时间工作在含有天然气的作业场所,容易对职工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1 原油的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属易燃性液体。

(2)原油的油蒸气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易发生爆炸和燃烧。

(3)易蒸发。原油蒸发主要有静止蒸发和流动蒸发两种,所蒸发出的油蒸气,由于密度比较大,不易扩散,往往在储存处或作业场地空间地面及低洼处积聚,既增加了对员工身体的损害又增加了火灾的危险程度。

(4)容易产生静电。原油沿管道流动时与管壁摩擦或在运输过程中产生静电,静电放电会产生火花,当能量达到或大于油品蒸气最小引燃能量时,就可能引起爆炸或燃烧。

(5)容易受热膨胀、沸溢。原油受热膨胀,蒸气压升高,会造成储存容器鼓凸现象。相反,高温油品在储存中冷却,又会造成油品收缩而使储油容产生负压,使容器被大气压瘪而损坏。含水油品着火受热还会发生沸溢,燃烧的油品大量外溢,引燃其它物品而造成重大火灾和人身伤亡事故。

2 天然气的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易燃性。由于天然气中所含组分中包括大量气态烃类,还含有少量非烃气体。天然气的烃类气体主要是甲烷、乙烷、丙烷、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等;非烃类气体主要有硫化氢、二氧化硫、氢气、氮气以及极少量的有机硫化合物。天然气的易燃性是它所含各组分性质的综合体现。

(2)易爆性。天然气的爆炸往往与燃烧相联系,爆炸可转为燃烧,燃烧也可

转化为爆炸。当空气中天然气达到爆炸极限范围时,一旦接触火源,天然气就先爆炸后燃烧;当空气中天然气浓度超过爆炸上限时,与火源接触就先燃烧,当浓度下降到爆炸上限以内时,会发生爆炸。

(3)毒性。在天然气中含有一定量的硫化氢等有机硫化物,长时间工作在含有天然气的作业场所,容易对员工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2 HSE管理实施办法

①工作场所的HSE管理

1 建立安全设施档案

安全设施档案是正确使用、操作、管理的主要依据,档案内容应包括技术资料和设施使用资料。设施档案应该包括安全设施的所有详细资料以及安全设施的适用范围、设施使用情况记录、设施检验和修理更换记录,等等。

2 建立安全管理组织

为确保安全生产,要建立由站领导、技术干部和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领导小组,领导开展安全工作。根据联合站规模的大小和消防设施设置情况,建立义务消防队,定期进行演练,使他们能够在突发事件中发挥作用。

3 规范安全设施管理与操作岗位责任制度

联合站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专(兼)职安全员,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安全员应参熟悉安全设施基本知识、有关安全法规和技术规定的内容,掌握所管理设施技术状况及其使用条件,能对设施进行一般性的技术检验,了解容器安全泄压装置和其他安全附件的技术性能。

安全员的职责就是对联合站安全工作负责,监督检查本单位安全设施的运行、维护、检查工作,负责建立安全设施档案及技术资料的管理和统计上报工作,对本单位员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等等。 加强岗位人员的技能培训,严格操作岗位责任制度,减少由于操作失误造成的各类安全事故。

4 对设施器材实行定期检验

对本单位安全设施、消防器材等进行定期、专门的防火安全检查, 对本单位安全设施、消防器材等进行定期、专门的防火安全检查,并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保证装置平稳、安全、正常运行。

5 建立健全安全用火制度

应包括安全责任制度、用火审批制度、防火防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其他安全制度(如外来人员和车辆进站制度、用电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等等)。

6引进自动化装置

对于重点设备三相分离器,液位、压力基本恒定是安全运行的关键,人为控制可靠性得不到保障,为了提高安全系数,引进自动控制系统,根据工艺要求设定好合适的油、水室液位和气相压力,通过自动调节仪表将参数恒定在设定值附近,同时伴有高低液位故障报警系统,这不仅提高了运行的安全系数,还使三相分离器运行在最佳状态,提高油水分离效果。

对于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更是不容忽视。其中锅炉水位恒定是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保证水位正常和降低损耗,引用了锅炉上水变频自动控制装置和引风机变频装置,可以将水位控制在要求的理想值附近。并配有省煤器装置,利用炉内烟气的余热对锅炉来水进行预热。同时规范操作控制压力在安全范围内,每年对锅炉进行一次年审和热效率测定工作,安全系数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除此之外每年还举行一次锅炉房“达标创优”评比活动,督促大家更好的工作。

② 工作介质的HSE管理

对工作介质的安全管理应做到防火、防爆、防静电、防蒸发及泄露、防中毒与腐蚀,所遵循的原则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防为主,强化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

1 防火

防火是联合站日常生产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安全措施,其基本原则是设法防止燃烧必要条件的产生;而灭火措施则是设法消除已产生或形成的燃烧必要条件。 根据以上原则,在联合站生产中可采取一些基本的防火措施:

(1)在危险场所应严格控制火源。

(2)在危险场所设置防火安全装置、自动报警系统及通风设施。

(3)在危险场所应设置能够防止火焰蔓延的构筑物。

(4)生产设备在投入生产前和定期检修时,应检查其密闭性和耐压程度,所有机泵、管道、阀门、法兰、管件及接头等易漏部位,应经常检查,严防生产设备的“跑、冒、滴、漏”。

(5)组织训练义务消防队伍,建立健全防火与消防的组织机构。

(6)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定期检验,确保消防器材的灵活和使用效果。

(7)加强对外来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施工安全措施,强化对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2 防爆

根据原油、天然气产品爆炸特点及影响因素,防爆的基本原则是:

(1)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或一旦形成则立即予以消除。

(2)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严格控制和消除火源的产生,如各种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撞击火花等。

(3)一旦燃爆发生就及时泄出压力,使之转化为单纯的燃烧,以减轻其危害。

(4)切断爆炸传播途径。

(5)减弱爆炸威力及冲击波对附近人员、设备及建筑物的损伤。

(6)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 防静电

根据静电事故的发生过程及影响静电积聚的因素,防止静电危害的基本原则是:

(1)减少静电的产生与积聚。

(2)及时导走或消散积聚的静电。

(3)严防静电放电现象,尤其是火花放电的产生。

(4)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

石油静电的控制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不论哪种方法都不可能是万无一失的。因为影响静电灾害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而且还存在着不可预见的问题。为控制和防止静电灾害,必须加强组织管理工作,一是要使操作人员有一定的石油静电基本知识;二是要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 防蒸发和泄露

油品泄露事故大多数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管理不善、操作失误、维修不及时等,但也有一些是由于自然灾害或其他事故引发的。蒸发则是由于生产装置及系统不密闭造成的。所以,要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对于前者,可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及技术培训、改善管理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勤检查勤维修、增设安

全报警装置及实现生产自动化等措施来预防,对于后者,则只能通过设备及整个生产系统的密闭化来解决。

5 防中毒与腐蚀

原油蒸气和天然气具有一定的毒性,吸入后能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排放后会给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对于防中毒措施,大体可归纳为几个方面:

(1)严格控制排放量(其中包括防止泄露),对生产流程及主要设备进行密封,以及对含油污水进行处理等。

(2)及时排除聚集于工作场所的油气,主要是采取通风措施。因油气比空气重,常积存于地面上及低洼处,故通风设备应设置于低处。

(3)对工作人员加强防毒知识教育,健全劳保制度,强调使用防毒用具等。

(4)定期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进行体检,防止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生产中常见的腐蚀性介质主要是硫化物。严重的腐蚀会损坏设备和管线,不但影响正常生产,而且腐蚀可造成事故隐患,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设备管线爆破,酿成中毒、爆炸、火灾等重大事故。所以,在日常生产中,要加强设备的保养,采取防腐措施;压力容器和管道系统不得超压运行。

对于联合站这样一个要害部位,除了日常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进行设备维护外,平时的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要加强对其他典型事故安全的分析和学习,举一反三。针对本单位检查出的问题,不能只是停留在纸面上,而应该下决心整改,以实际行动来解决隐患,以确保安全生产。

以前我们的安全管理比较着重于发生事故以后的分析,而HSE管理体系实施后则首先着重于对危害的识别,通过对物的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工作环境不安全状态,管理工作的缺陷漏洞,识别出环境中存在的危害,然后通过一定的评估准则来评估风险,排出风险的大小,最后制定一系列的工程控制、行政控制、个人防护等手段来防止危害的发生,降低风险,提高联合站管理的绩效。建立和实施周密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的HSE管理体系,能够将各类事故的偶然性、随意性和不确定性降低到最低限度,使联合站的运行踏上了安全、健康、环保协调发展的步伐。

尽管开展HSE管理工作,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着许多不足,具体表现在:建立和推行HSE管理体系工作开展得不够平衡;教育培

训工作开展的不到位不深刻;HSE宣贯工作需继续花大力气去深入开展;少部分职工、管理人员对HSE管理认识仍需进一步提高。我们坚信只要持之以恒,以落实责任和严格考核为主线,坚持持续改进,HSE管理必将融入基层队的管理之中,并能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