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向高手学习,转一篇泰安台球爱好者的文章

 鳕鱼qdmmd0hrc1 2017-06-23
 转眼间,我已经打了一年多的国标“黑八球”了,回首过去,我已不记得在这里面究竟花费了多少时间、财力和精力,但我认为这样很值,因为我感觉自己收获很多,而且确实看到自己有了突破性的进步了。
  要说刚开始接触台球,那还要追溯到七年前的那个寒假,当时的我才上初三。
  记得那是一个晴朗的下午,几个小伙伴又来找我玩了。不过这次不是以往的踢足球、打扑克,他们告诉我要去打台球。听到台球这个字眼,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兴奋,因为我平时每天上学都要经过花园旁边的那几个台球摊,久而久之,就有一种想学的欲望,现在正好有机会了。于是,我想都没想就高兴的答应了。
  很快,我们来到离家不远的一个院子里,那里有一个300平米左右的旱冰场和两张台球桌。那时的台球桌,都是很普通简陋的那种,桌布很粗糙,打起球来磕磕绊绊的,跟现在的简直没法比。不过,当时的我由于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种神秘的东西,首先就是兴奋,另外还略有几分好奇,于是围着桌子来回的转悠,不停的在研究探索着,仿佛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
  接下来,一个打过台球的小伙伴便开始教我了。他首先是介绍球的组成和规则,然后递给我杆子教我打球的姿势。我接过球杆的时候,顿时有了几分压力感。首先,就是太长,我本来个头就不高,这不,球杆几乎要比我高一头了;然后就是太重,因为握在手中摆姿势的时候就感觉双手都在发抖。我只好换了一根最轻的杆子,这才稍微轻松了一点,不过,依然感觉很不舒服。最后,他教我最简单的击球。这一套下来,估计用了将近十分钟,而且,我开始打球滑杆率特别高。想到原来看别人打的得心应手的时候,我还以为很好学,现在知道自己眼高手低了。于是,我就想到用后面的大头去击打,这样重心就比较稳,感觉简单多了。可是,一会儿老板看见就不愿意了,他嫌我们那样容易损坏桌布,甚至还要撵我们走。无奈,我只能刻苦学习正确的打法了。
  就这样,我日复一日的练了一个假期,感觉自己有点入门了,也因此特别高兴甚至还有几分成就感。之后,我还经常背着爸妈利用平时的周末去找好朋友打台球,一直到初中毕业。那时候的我,可以说是初出茅庐,在我的这几个小伙伴中就小有名气了,记得当时我就打不过所谓的我们“师傅”。具体到技术上,我似乎也就会简单的低、中、高杆法,擅长近距离小角度球,贴库的不会打,走位上也很一般。
  再说后来上高中,课程可能就比较紧张了,我只能利用假期去玩,当时爸妈也知道了我的这个爱好,允许我在保证功课的前提下适当去放松放松。而另一边,我的那几个原来经常在一起的小伙伴也陆续开始专注学习,只是利用假期我们切磋球技。又经过了大概一年的时间,我学会了稍微高级一点的反弹球,挂球,甚至跳球(那时的跳球其实就是挑球,哈哈)。清楚的记得,有一次我跳进去一颗长台底袋口附近的球,那也是我第一次跳进球,目标球是7号(记忆颇深啊),当时的那个兴奋,成就感不言而喻了。之后的时间,我大概感觉自己技术已经有些成熟,竟然开始“挑台主”了,不过现在想想确实很好笑。
  第一次“挑台主”,我们打的是斯诺克,当时我学会的时间也就几个月吧,了解点皮毛的东西。就这样,不知天高地厚的我输了40多分。从那以后,我就老实了,认真和朋友练球。再也不“挑台主”了。不过好景不长,后来上高二,我们经常打球的那个朋友由于学习的原因去他亲戚家住了,而另外那些也不经常玩,于是,我就只能自己去找陌生人打球了,谁输谁交钱呗。故事发展到这里,我还是一直在我家旁边那个旱冰场里面玩的台球,从来没去过别处。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那个旱冰场老板不干了,自然,我这个常客也在那混不下去了,只能自寻生路。当时,我听说迎春花园那里有不少打台球的地方,而且还不少高手,于是,我就开始去那里玩。说来也巧,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一个和我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我家附近的,就这样,我们俩经常在一起玩。这期间,我的技术水平可以说进步很一般,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突破。过了一段时间,我的那个朋友也由于别的原因跟我联系的越来越少,这样我又只能找陌生人打球了。
  其实,经常在那一带打球的无非也就那几个人,久而久之,我们也都混得比较熟了。有一次,一个哥们儿在打障碍球时给我表演了所谓的“扎杆”,也就是弧线球,那是我第一次听说,也是第一次看见,那球他居然打进了。在对他的崇拜之余,我便开始细心研究这种杆法,几个星期下来,我也感觉自己练会了,心里又多了一分成就感。记得有次和一个初学的朋友打球,我还特意给他表演,结果打了将近十杆才成功了一次,好歹缓解了尴尬的场面,现在想想自己当时真的很幼稚。
  之后的一段时间,在我感觉自己水平有所进步后,我又重新开始了我的“挑台主”生涯。那个时候的台主,当时在我眼中还是比较专业的,我知道跟他们打球的压力,但我依然知难而进,毕竟这才能练球嘛,就这样,我认识了一位姓邓的老台主。当时他都大概60多岁了,不过水平可不一般,经常和他打球后,我们也闲聊。有次他问我台球是跟谁学的,我刚开始想到了自己的那个朋友,可是我寻思了一下,其实他也没大教我什么啊,算不上真正的师傅,于是,我来了一句“自学成才”。我的这句话当时可把那老大爷乐坏了,心想这小子真有志气,语出惊人啊。从那以后,我就跟邓大爷混得越来越熟了,有时我跟别人打球,他还替我向人家介绍:“这是二中的高才生,人家打台球可是自学成才的!”直到现在,一想到这句话,邓大爷那副慈祥的面孔就立刻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不过,那时我也正是跟这位老大爷学会了养“袋口球”。
  可能由于年纪大的原因,邓大爷后来把自己的台球桌转让了,是一对年轻夫妇,由于不是很投脾气,加上人家是卖茶叶的,都不玩台球,渐渐的,我也就不在去那里打球。顺便说句,前一段时间,听我过去的一个球友说邓大爷去世了,好像是得的心脏病,我当时的心接着就沉了下去,虽然这么多年没见着他,但一说这事我确实挺心疼的,毕竟,挺好的一个老大爷,死的有点早,太可惜了。
  之后,我又换了附近的一家,那是一个30岁左右的年轻男老板。那时的我貌似已经上高三了,也是利用节假日过去玩。我们也比较投脾气,很快,他的一家老小就都认识了,阿姨也不错,他爸妈比我爷爷奶奶年轻点,而且,老大爷也打台球。就这样,我经常跟他爷俩儿切磋球技,感觉我们三个当中老大爷最厉害,毕竟,姜是老的辣啊。在这期间,我曾经遇见过一个高手,说实话,真正让我感觉厉害的人确实屈指可数,也就是当时一个外号叫“大个子”(至今不知他姓啥叫啥)的人我印象最深,人称他“迎春第一杆”,还有一个东北中年人,我当时是先和他儿子打把他打的不行,毕竟孩子年龄太小了,比我小4、5岁呢,他爸也就是那个东北人来给他孩子“报仇”了,一下连赢我好几局不带让我翻身的,最后一局想跟我“砸”,亏我聪明,没有答应他。
  记得当时我跟这个高手打球几乎没有进攻的机会,他准度还特别厉害,有次还差点一杆清台。就这样,“高手”这个概念当时在我脑海中就朦朦胧胧定义式的产生了:准度高,一杆能打4、5个球。之后,我自己也努力朝这个方向发展,记得最有成就感的一次是我一杆打进了最后5颗球,当时的观众还挺多呢,于是,从那时起,我在附近也算是小有名气了,而且,还曾经创造了打一下午球只花一块五的光荣记录。
  之后,可以说我越来越有信心,甚至都不把这些台主和一般人放在眼里了。不过,我不得不说一句,那时候的那个年轻台主我对他确实有点看法,因为,他的观点是打台球就是靠准度。那可是大错特错,在我看来,准度是次要的,关键还是看走位,具体来说就是杆法,我们还曾经为这个问题争论过,但他就是死较劲,所以,我一点都不服他,至少他没有领悟到台球的灵魂。这时,也正是一个人的出现,更根深蒂固了我的想法——东哥,他是混社会的,人挺彪悍,不过也挺幽默,有时跟小孩似的。但他球打的特别好,无论是准度还是走位,我都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而且当时不只是我,还有好几个哥们挺崇拜他,于是,后来就逐渐形成了“东哥派”。可以说自从这个派别成立以后,我们这些主要成员平时与外人打球的时候,都是以东哥的名义进行挑战的,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是以胜利来捍卫了“东哥派”的尊严。
  那时的我可以说进入了我台球生涯的一段高潮时期,甚至一直延续到我上大学。后来也是多种原因,东哥搬家了,之前的球友越来越少,而且,迎春这一片的台球摊生意也逐渐开始不景气,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卖菜的小商贩们,我抱着万般无奈和留恋之情,离开了迎春这片曾经让我成长与辉煌的故土,去开辟自己新的天地。
  一个无聊的下午,我骑车路过东湖,恰好看见那边有摆台球桌的,于是,我犹如磁铁一般被吸了过去。那是一对20来岁的年轻小夫妻开的,一共五张桌子,总体感觉桌子还算可以。我由于是自己过去的,就跟老板玩,几局下来,感觉我们也就是打个平手吧,他的思路还算可以。之后,我就隔三差五的过来找他打球,每次都要玩两三个小时。玩了一段时间,我们都感觉这样有点不太刺激,后来索性“挂杆”,不过玩的很小,两块钱一局。也许是我以前没这样玩过,第一次挂杆的我貌似情况很不利,连着输了好几局,虽然后来翻盘了一点,但最后的结果还是以我失败告终。不过,这次的失败反而激起了我对挂杆的兴趣来,于是,后来我就逃课过来找他玩,甚至一玩就是一个下午,几个星期下来,多少是赔了点,但感觉确实很刺激。那时的我,初次把台球跟赌联系到了一起。
  很快,夏天就来了,那一段时间台球生意特别火,每天桌子始终没有闲的,甚至很多时候都是有人站在旁边等。有一次,两个哥们要找人“摸牌”,老板就给他们推荐我。说到“摸牌”,那时候的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从来没有玩过,也不懂里面的规矩,他们就细心跟我讲,当我听完以后,感觉到了其中的趣味性,于是就高兴的接受了。第一次玩,运气还算不错的,上来就赢了好几块钱,就这样,我们三个玩了两个小时,最后结完帐,发现自己还赚了一点,就这样,我尝到了甜头了。以后我们就经常这样玩,反正都是输赢无常,主要是寻找乐趣吧。这才是我们三个人玩,之后就更刺激了,五个人。具体规则基本上一样,就是一个人打三个球了,这样以来,球少了,机会自然就少了。
  果然不出所料,某天,我输了一下午,虽然中间偶尔赢了几局,但实在是得不偿失,我也体会到其中的艰难了,毕竟五个人打一桌球,有时候前两个就基本结束了,第三个还少有机会,到最后两个,几乎是天黑了。所以,这种玩法可以说是连锁反应,输赢都有点极端化,要求把握机会能力要特别强,否则,上去就是输钱的分子了。随后的几天,在我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后,我终于有天掌握了场上的主动权,连赢好几局没有给其他对手机会,一会儿的功夫,钱包里面的一块钱都塞满了(貌似我的某个钱包就是这么破的)。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有了成功的喜悦感。
  不过,要说记忆最深的那一次,我感觉那天打的确实牛B。有天下午,我好像是4点过去的,去了就开始摸牌,玩了两个多小时,几个哥们儿回家吃饭去了,我又找人单打“挂杆”,可能是有个哥们儿当时很不服,上来就跟我挂20元一局的,我想了想,就答应了。也不知那天哪来的运气,我连赢八局不来让对手翻身的,就这样,他一口气输了160,也就一个小时吧。之后他让台主帮他打,还好,扳回了几局,不过,没一会,台主也投降了,我那时候已经赢到200多了。这时候,回去吃饭的一个哥们儿回来了,看我还没吃饭,他都佩服我敬业,我也无奈的笑了。就这样,晚上又是摸牌又是单挑的,弄到10点多了,我看宿舍快关门了,我就说明了情况,准备玩最后一局结账,结果,我一赢,输急眼的那家伙又不让我走了,就这样一直拖到夜里快11点,最后,我们提高了赌注,到50了,然后,我又故意输掉一局,这才算罢手。当时其他桌子早就没人了,旁边有一群观众在围着我们这一桌看,可以说我只能这样给自己解围了。等结账的时候,我都傻了,7个小时光台费我就交了50(一元3局,大家算算吧),不过,到手的钱还有150左右。就这样,我匆忙吃了点路边的麻辣串,飞一般的赶回宿舍了,到楼底下时,我还敲了5分钟的门才把值班室的大爷叫醒,被骂了一顿上楼了。
  这次的经历也充分让我认识到“赚钱”的风险性和艰难性,总之,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后来,我也逐渐戒除了这个赌瘾,开始用心练球。但总的来说,那时候已经打了6年台球的我,在技术上其实还是很一般,有一定的准度,熟练一些基本杆法,思路上能有几杆较好的走位,但是,那时的我就连现在基本的“加塞球”都不懂,就更不用说运用了,当然,这也许是环境的原因,因为当时的那种桌子根本打不出加塞的效果。而在清台上,貌似我记得就清过一两次,而且还不是炸清。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了东昂桌球俱乐部,刚一进门,里面的设施,环境就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桌子都是正规的比赛用台,每张桌子都配有无影灯,打球规则也是国际标准,那一刻,我甚至呼吸都感觉空气是那么的新鲜。更巧的是,第一次去那里,我居然遇见了几年前当时的迎春第一杆“大个子”,这样我们两位故交就打起球来。显然,初来乍到的我自然对新环境很陌生:那里的桌子感觉好难进球,平时擅长的一个也进不去了,而且歪一点也漏不进去。更让我接受不了的是规则,因为我一不小心就被罚给对方自由球了,还好,那哥知道我第一次来,多少让着我。就这样,我们玩了一会儿,我就去结账了,结果发现,短短一个多小时,就花了15元,我这才明白过来。哎,以前的一块钱3盘都习惯了,这一下花了这么多还真有点心疼。
  后来的一段时间,我大概忙了点别的事情,没大有时间打球了,只断断续续来过几次东昂,也是和朋友一起来的。但是,“国标”这个词语当时在我脑海中还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还有“自由球”、“加塞”之类的,都是当时听“大个子”教给我的,自己并不理解其中的具体含义。
  那是2009年3月份左右的一天,我创意式的突发奇想:要不去东昂办个会员算了。当时,这个念头在我脑海中一闪而过。但随后的第二天上午,我课都没上完就风风火火的骑车赶到那里,记得是10点多,可能是刚开门不久,也没大有人。当时接待我的是金龙(现已辞职),我和他说明来意后又大体的了解了一下情况,很快就做了决定。办完会员后,我还得到了一根心仪的球杆,真是爱不释手啊,然后我又和金龙打了一会儿球过过瘾才回家吃的午饭。
  自从在东昂办了会员,那几天我就经常光顾那里了。短短的两个星期,我就结识了不少球友,还认识了东昂老板童哥和吧台伙计栋栋。之前就听说童哥的球技很是精湛,在泰安都是数一数二的。果然,第一次和童哥打球,我就被他细腻的杆法和漂亮的精准度彻底折服。毕竟,那时的我可以说是井底的蛤蟆没见过多大天,很多球我都看不明白怎么回事,只有心底无尽的崇拜。之后的几天,我也开始隔三差五的找童哥学球,一开始,他就指出了我站姿上的问题,纠正了这个我“坚持”多年的错误。虽然说刚开始改正比较困难,主要就是感觉很不舒服,但我依然努力着。几个星期下来,我总算适应了一些。接着,我又第一次懂得了那个神秘的“加塞”,也正是这一次学习,我才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时候母球在吃库后会改变反射角了。当时的我,似乎也意识到这个平时看似简单的台球中所蕴含的丰富学问。可以说,童哥是我台球生涯中的第一位老师,而且,他对我一直很好,我从心里确实对他抱有一份感激之情。
  随后,我又认识了李哥。他是一个生意人,貌似要比我大10岁吧。我们经常在一起切磋球技,虽然经常打个平手,但我认为他在技术上还是要比我略胜一筹。李哥可以说是我在东昂认识的第一个比较交心的球友了,他人非常好,看面相就是很实在、厚道的那种,而且,在言行上,他也表现的很成熟稳重,从来没有给人感觉是用伎俩的人。只是,可能是由于事业上的原因,李哥几个月之后离开了东昂,据说是回老家了,之后,我也一直没有再见到过他,说实话,确实挺想念这位老大哥的。
  在这期间,我又认识了不少球友,虽然说经常在一起练球,但我感觉自己的水平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在技术上,感觉只是擅长近距离小角度的球,或是远距离袋口球,角度大的或是距离远的我那时只是会往前推,慢慢养袋口,尤其是贴库球,我能养好几杆都进不去。而前一段时间学的“加塞球”,我也只会打袋口的加塞,一般的球甚至距离近的我都不敢那样打,因为那时我还不懂“让点”这门学问,这也是我后来跟童哥学会的。具体到走位上,我更是显得外行,只是有一点K球的意识,但不强。那时候,能一杆打4个球就很有成就感了。记得有一次,我一杆进了6个球,当时把我高兴的都跳了起来,而且很长时间还没有破那个记录。
  之后,我盘算了一下自己的得失,认为关键还是学习到的太少了。于是,我就经常向童哥请教一些球的打法,同时又开始学会看球,专门看那些高手之间的对决,尤其是看童哥打球。果然,一段时间下来,我确实获益匪浅,首先就是更加肯定了我过去的观点:打台球走位要比准度重要的多;而且,在走位上要追求简洁明了、思路清晰,不要把简单的球复杂化,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失误。另外,我总结出了一些常见球的打法、走位以及K球。更重要的是,我还明白了运杆的重要性。因为过去我认为只是击球点和力度决定了母球了走位,其实,运杆也是很重要的,同样的力度和击球点,不同的运杆方式都可以走出不一样的位。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高杆吸库球和底杆刹车球。
  在这期间,我甚至顶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家庭舆论压力不惜花重金多次完善了自己的台球装备,最后,总共支出人民币3000余元,可以说当时的我真的有些透不过气来了。但是,我自始至终没有后悔,毕竟,我天生酷爱台球,这点付出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了。
  一段时间下来,我感觉自己很多基本球的准度就是不行,比如直线中长台、近距离远台,这些童哥常说的基本球我都没有信心,只会运袋口。尤其是后来认识青哥,刘哥,海洲他们以后,更是羡慕他们的准度和信心,因为他们打球很多时候都是直接“灌”。提起刘哥,可以说他是我的第二个老师了,他的为人方面我也不用多说;而在技术上,我要学的更是很多。这里面我体会最深的算是他的一句话了:“记住,只要你还有一颗死球,就不能轻易进攻,除非有机会把它救活。”他的这句话可以说影响了我后来打球的思路,改变了我以往的鲁莽。
  而这期间,一个人的出现也让我记忆颇深——鑫哥,我们年龄相仿,也很投脾气。那时候,跟他打球可以说我还是多少有些害怕的,虽然也赢过他,但我就是感觉从气势上已经输给对手了。当然,要说的不只是这些,最关键的是他教会了我贴库球的打法,那就是加“顺塞”利用母球的旋转往里面挤。在日后的不断练习总结中,我确实体会到了这种方法的巨大威力。虽然我们一起打球的时间并不算很长,但他也算是我的半个师父了,我确实从内心对他有一份感激之情。
  再后来,我认识了曹峰哥、正伟哥和古峰哥,他们三个都是泰安的顶尖选手,和童哥不分上下。曹峰哥由于经常来玩,时间长了我们自然就很熟了,他给我的感觉和童哥在走位上很相似,而且也经常性的“炸清”或者“接清”。另外,他还擅长台球表演,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击打移动靶”和“吸库绕两颗球”,现在想想还特别的精彩;而正伟哥,我是在看比赛的时候认识的,他打球和童哥的思路不太一样,但他几乎就是100%的准度型选手,看他打球我经常看的是瞠目结舌;至于古峰哥,他是新泰人,外号“新泰第一杆”,记得我们俩有次打球,要不是后来他让我,开始几乎没有我上场的机会,就更不用说赢了。
  不过,正伟哥的准度似乎有些影响了我:为什么别人那么难打的球都能灌进去,而我的一些基本球还要养袋口呢?于是,我的这个想法激励我在后来的打球中不断练习自己的准度,并逐渐改掉我以前养袋口的坏习惯。果然,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自己的准度确实有所长进,基本球的灌袋成功率大大提高,当然,有些时候,在走位上可能还是有些欠缺。总体来说,这已经是一次较大的突破了,我也为自己的进步感到很欣慰。
  转眼间,到了2010年的春节附近。可以说,一年的风风雨雨让这个原本业余外行的我在台球上成熟了很多。就说比赛,东昂的月赛我几乎每次都参加,虽然没有拿到理想的名次,但我感觉自己都在进步着。并且,我特别喜欢比赛时候的那种氛围,因为那才会让我全神贯注的打好每一杆。至于周赛,我更是参加了无数次了,偶尔也拿过第一。不过最近是出奇的走运,已经连续三个星期夺冠了,而决赛中的对手都是综合实力比我强的人。可以说这些胜利,其中也包含了多方面的因素,当然,不可否认我自己的实力也确实有所长进了。
  目前来看,在众多高手的影响和比赛的锻炼中,我感觉自己的综合实力比前一段时间似乎又有了一些进步,最典型的中长台拉杆,成功率就有了大大的提高。还有各种高中低的加塞,感觉自己运用的比较熟练;运杆上,可能就是滑杆的低级失误需要我努力克服;走位上,虽然失误常有,但至少在思路上已经比较理想了。
  总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打台球亦是如此。小小的台球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它还是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学习的。而我的目标就是:努力去做业余中的职业选手!
  最后,用东昂的一句经典名言来结尾吧:因为专业,所以卓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