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珍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的黄花梨四面平条桌

 芝润斋 2017-06-24

珍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的黄花梨四面平条桌

为啥?您说这四面平是先有架子再扣合的桌面,我没意见,可您用红外线指着桌面的穿带在大边出来的透榫处说这是架子与桌面扣合的榫卯,这是个什么道理? 等这大姐走后,管理员小伙子上来问我为啥要对着这个桌子长须短叹还嘟嘟囔囔的。这回,可找到倾诉对象了,跟这小伙子详细说了这个桌子的构造及制作工艺,他不由的对自己的岗位立马感到神圣起来。 他说,参观的人一般都不太懂,有解说的就顺带听听,没成想我们的古人能这么有才,几块木头便能拼出这么有意思的桌子。是哒,这就是千百年来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好东西!

我们通过这件藏品的细图来好好的欣赏一番。

珍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的黄花梨四面平条桌

四面平式的高桌在宋代已流行,宋人画中可看到此款简约而雅致的桌子的倩影。

珍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的黄花梨四面平条桌

珍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的黄花梨四面平条桌

黄花梨四面平条桌

桌子尺寸为:长143.6厘米; 宽42厘米;高79.2厘米。此桌的结构是腿子与牙条格角相交,先构成一具架子,上面在和攒边的桌面结合在一起。这样的造法,可以避免采用腿子和边抹三个主要构件在粽角榫一处相交,保固的效果要好得多。 同时有因边抹和牙条重叠使用,可以加大看面,以免显得过于单薄。它可算是四面平的基本式样。此款曾被古斯塔夫 艾克先生收入《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中。入清以后,四面平式的桌子多数采用粽角榫结构,很少有另加桌面的造法了。

珍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的黄花梨四面平条桌

从上图的四面平家具腿足与上部构件的结合图来看,此种造法的四面平还是以腿足末端出长短榫与面相交。并非那位大姐所说以穿带从大边出的透榫相交的。

珍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的黄花梨四面平条桌

这张图可清晰看到牙板后出穿销与边抹相交,这是为了保障桌面与腿子的有效结合,同时,较厚的牙板除去两端与腿子通过挂销连接外,通过中间的穿销再与边抹结合,能有效的保持牙板与面的结合,同时还有效防止牙板变形。

珍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的黄花梨四面平条桌

此桌的腿足自上而下渐变纤细,末端内翻马蹄。

珍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的黄花梨四面平条桌

珍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的黄花梨四面平条桌

通过上图,我们可清晰看到,腿足与牙板相接处打有竹钉。这竹钉多出自南方工匠,是为保障家具坚固而设,我们无法判断,竹钉是此四面平初造所制亦或后来修复而加。

珍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的黄花梨四面平条桌

珍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的黄花梨四面平条桌

不可否认,透榫,要比半榫结实。此四面平从穿带到大边皆出透榫。若从做工的考究角度来看,这问题可商榷。

珍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的黄花梨四面平条桌

最后,我们再通过细图看着腿子与牙板的交接处的弧度,若要讲究的做法,应为牙板整板挖出此弧度,但,此桌却用小料随弧形做小角牙,此做法非常省料,可节约大板,提高出材率。

珍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的黄花梨四面平条桌

总之,此四面平能被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展出,是对中国传统家具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非曲直莫论,共同发展与进步才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珍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的黄花梨四面平条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