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仓促青春书单:我们和大人物之间,不该有七八个范雨素

 书影谣烨 2017-06-24

仓促青春书单:我们和大人物之间,不该有七八个范雨素

文/ Coalbiter

你不能既有青春,

同时又有关于青春的知识。

《我是范雨素》被转发传颂得最多的,是那句开场白: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

这句话出自席慕容的《青春》: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对于80后文学青年来说,这首诗想必并不陌生,很多年前我也曾在一本少女系笔记本上抄写过它,被其中的情绪感动得一塌糊涂。现在回想起来,那种漫溢欲滴的情绪大概也就约等于今天90后们遭遇的“中年危机”,更多是一种迷茫和不确定,是每一代青年必将经历的“丧”。

时代的车轮永远是高歌猛上,要求你撸起袖子滚滚向前,狂飙突进的过程必然要求人放弃自我向集体靠拢,或者干脆让自我消融于集体之中,不会在意每一个脆弱个体的挣扎,是以会有一代又一代的敏感多思年轻人读着赫尔曼·黑塞的《彷徨少年时》,被其中的迷茫和求索所打动,感觉好像是在写自己。毕竟,谁的青春不仓促?谁的青春不是被命运装订得极为拙劣?哪一只小鸟不是带着黏液和蛋壳,奋力从蛋壳中挣脱出来,然后才能睁开眼睛找路、展开翅膀飞翔?

仓促青春书单:我们和大人物之间,不该有七八个范雨素

赫尔曼·黑塞《彷徨少年时》

如德国当代学者米夏尔斯所言,黑塞是“永属年轻一代的作家”,如果要选出一本书献给属于青年的五月,首选当然是黑塞。

无论是《彷徨少年时》《悉达多》,还是《纳尔奇斯与歌尔德蒙》《荒原狼》,包括他的集大成之作《玻璃球游戏》,无不是孜孜以求找一条通往真正自我的道路,他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对一条道路的尝试,是一条小径的悄然召唤。

这条路当然不是那么容易找寻,漫长的求索之旅穿过精神的荒原,这其间,无数的人陷入了歧途,迷失了方向,无数的人像浮士德一样在某个安乐幸福的状态主动叫停,但我总认为老去始于停滞:当你不断更新自我、挣扎前行,当你处于求索的状态,你就是青年。

读黑塞就是一段自省的精神之旅

仓促青春书单:我们和大人物之间,不该有七八个范雨素

图/黑塞

“觉醒的人只有一项义务,找到自我,固守自我,沿着自己的路向前走,不管它通向哪里。”

“我们是清醒者,或正在清醒的人,我们永远在追求更清醒的状态,而其他人的追求和幸福却在于让自己的见解、理想和义务、生命和幸福向集体靠拢。那也是追求,也有力量和价值。然而我们认为,其他人生活在固步自封的意志中,而我们这些有印记的人却要将自然意志表达为全新的、个人的、未来的意志。”

“人们从来都无法以绝对的自我之相存在,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变成绝对自我,有人迟钝,有人更洞明,但无一不是自己的方式……所有人都拥有一个起源和母亲,我们来自同一个深渊,然而人人都在奔向自己的目的地,试图跃出深渊。”

“我们命运内在的核心脉络就寄身在这些无人知晓的经历中。这些裂痕最终会弥合,痊愈,被遗忘,然而在心中最私密的角落,它依然在生长,流血。”

仓促青春书单:我们和大人物之间,不该有七八个范雨素

图/黑塞和猫

“人并非仅仅作为个人而存在,他同时也是独一无二的特殊个体,永远是一个关键而奇妙的点,在这个点上,世界的万千现象纵横交错,充满不可重复的偶然。因此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是重要的,永恒的,神圣的,只要以某种方式活于世上,只要顺应了自然的意愿,每一个人都是妙不可言的存在,值得我们去关注。”

“人必须找到自我之内的源泉,人必须拥有它,其他的一起只是探索——是弯路与错误。”

“又有哪一位父亲,哪一位导师能够阻止他过自己的生活,阻止他沾染生命的污垢,阻止他背上最虐的重负,阻止他亲口吞下生命的苦酒,阻止他寻觅自我的道路?亲爱的朋友,你真的认为有人可以免于自我之路吗?”

仓促青春书单:我们和大人物之间,不该有七八个范雨素

黑塞《悉达多》

仓促青春书单:我们和大人物之间,不该有七八个范雨素

黑塞《玻璃球游戏》

仓促青春书单:我们和大人物之间,不该有七八个范雨素

黑塞《纳尔奇斯与歌尔德蒙》

仓促青春书单:我们和大人物之间,不该有七八个范雨素

黑塞《荒原狼》

没有开挂的青春丨他们也能化拙劣为经典

“所有年轻人都是一样的,”斯大林说,“那么,为什么还要写……青年斯大林呢?”在《耶路撒冷三千年》的作者蒙蒂菲奥里历时10年写就的《青年斯大林》里,甫一开篇就是斯大林的这个疑问。

刚愎如斯,对于自己的青春不免也充满质疑。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为什么范雨素和席慕容们感叹青春的仓促和拙劣能够得到那么多的点赞和共鸣。虽然每个人的青春都仓促,即使是才华远远超过范雨素和席慕容们作家,在青春时期也同样被装订得不乏拙劣。唯一不同是,多年后回望,他们可以通过自传或半自传的文字将拙劣困顿的青春“初版”改写成殿堂级的“修订版”传世。

仓促青春书单:我们和大人物之间,不该有七八个范雨素

青年海明威

【年龄段】:20岁出头

【坐标】:巴黎

【关键词】:穷 饥饿 自我质疑

海明威自述:

在巴黎,如果吃不饱就会感到尤为饥饿,因为所有面包房的橱窗都陈列着如此诱人的食物,人们又都坐在外面人行道的桌边吃喝,所以你不仅能看见食物,也能闻到香味。当你已经不再当记者,也还没有写出一篇在美国有人愿意付钱的作品,你跟家里人谎称要和别人在外面吃午饭,那么最好的去处就是卢森堡公园。因为从天文台广场到沃日拉尔大街的一路上,你不会看到,也不会闻到任何吃的东西。在卢森堡公园,你总能走进卢森堡博物馆,当你腹内空空、饥肠辘辘时,所有画都会变得更为清晰,更为赏心悦目。我就是在饥饿的时候学会更好滴欣赏塞尚,真正明白他是如何创作那些风景画的。我过去常想,他画画的时候是否也正饿着肚子,但我觉得更有可能的情况是,他只是忘了吃饭。这是你失眠或者饥饿时产生的一种胡思乱想,但也很有启发性。后来我想,塞尚的饥饿大概是另一个层面上的饥饿。

在你不得不节衣缩食的时候,更好地控制自己是必要的,这样才不会整天想着饥饿。饥饿是很好的锻炼,你能从中学到东西。只要他们不理解,你就超前于他们。哦,当然了,我想,我已经太超前于他们,超前到连有规律的吃饭都办不到了。那么让他们追上来一点儿也未尝不可。

我知道我必须写一个长篇。但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事,因为我在写那些将来有可能构成长篇的精华部分的段落时,都遇到了极大的困难。现在必须要写一些较长的短篇,就像为了长跑比赛而进行训练一样。

——以上内容来自于《流动的盛宴》,写作这本1920年代巴黎回忆的时候,海明威已经拿到诺贝尔文学奖,距离他找到那支猎枪还有五年。

仓促青春书单:我们和大人物之间,不该有七八个范雨素

/《流动的盛宴》海明威 中信出版社/

仓促青春书单:我们和大人物之间,不该有七八个范雨素

青年马尔克斯

【年龄段】:20岁左右

【坐标】:波哥大

【关键词】:第一次独自离家考学 成绩糟糕 前途未卜

马尔克斯自述:

我的精神崩溃了!房子虽宽敞舒适,却阴森恐怖。阴沉沉的花园里种着深色的玫瑰,寒气直往骨头里钻。这里住着爸爸的亲戚托雷斯·甘博亚一家,我原本认识,只是见他们披着毯子吃晚饭,总觉得陌生。印象最深的是我钻进被窝后吓得大叫,床又湿又冷。他们说这儿天气怪,刚开始不习惯,以后会慢慢习惯的。我默默地哭了好久,才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考试前一天约了轮船上的乐手朋友们去乱七八糟的克鲁塞斯区一家乱七八糟的小酒馆,唱一首歌,换一杯奇恰酒,就是那种用发酵玉米制成的劣酒,讲究点儿的酒鬼会再加点儿火药。结果,我第二天考试迟到,头痛得厉害,晚上去了哪儿,谁送我回来的,全都不记得了。考官心肠好,放我进去。考场很大,坐得满满当当。扫了眼试卷,我就知道没救了。只是为了分散监考老师的注意力,我开始琢磨看上去没那么复杂的社科题,谁知突然灵感来袭,居然答得有模有样,还神奇地猜对了许多;数学没辙,我连送分的题都不会;美术做得既快又好,好歹松了口气。我的乐手朋友们后来说:“恐怕是奇恰酒助了你一臂之力。”不管怎样,我拼死考完后,决定修书一封,告诉爸妈,我有权也有理由不回家。

并非品位独到,而是因为囊中羞涩,我领先于潮流二十年:胡须如野草,头发似鸡窝,身穿牛仔裤和花里胡哨的衬衫,脚上是一双朝圣者的凉鞋。那时,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在黑灯瞎火的电影院里对别人说:“可怜的加比托没救了。”她不知道我就在附近。

——以上内容来自于《活着为了讲述》,从波哥大国立男子中学毕业之后,马尔克斯顺利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法律系,但很快就放弃了学业,擅自辍学,差不多一年之后,还在想如何回家向父亲解释他没法拿回去一张毕业证书挂到墙上。

仓促青春书单:我们和大人物之间,不该有七八个范雨素

/《活着为了讲述》马尔克斯 南海出版公司/

仓促青春书单:我们和大人物之间,不该有七八个范雨素

青年村上春树

【年龄段】:20岁出头

【坐标】:东京

【关键词】:穷 早婚开店 差点不能大学毕业

村上春树自述:

虽说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毕竟负债累累,偿还债务颇为艰苦。我们不单向银行举债,还向朋友借款。好在向朋友借的钱没几年就连本带利还清了。每天早起晚睡、省吃俭用,终于偿清了欠款,尽管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当时我们过着非常节俭的斯巴达式的生活。家里既没有电视也没有收音机,甚至连一只闹钟都没有。也几乎没有取暖设施,寒夜里只好紧紧搂着家里养的几只猫咪睡觉。猫咪们也使劲往我们身上贴过来。

我无意在这里倾吐委屈,总之是想说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我一直生活得十分艰辛。当然,世上际遇更惨的人不计其数。在他们看来,我的境遇恐怕只能算小菜一碟:“哼,这哪里算得上什么艰辛!”我觉得这种说法也没错,但一归一二归二,对我而言这已经足够艰辛了。

——以上内容来自于《我的职业是小说家》,30岁那年,村上春树获得日本文艺杂志《群像》的新人奖,以作家身份正式出道,后来还清了欠账、卖掉了小店,“总算心无旁骛地度过了这段艰苦岁月,而且没有遭受重创,好歹得以保全性命,来到了稍稍开阔平坦一些的场所。”以后如大家所知,村上专业写作三十余年。

仓促青春书单:我们和大人物之间,不该有七八个范雨素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村上春树 南海出版公司/

最后,让我们引村上春树的一段话来结尾。年轻的朋友,如果你也认为命运将你的青春装订得极为拙劣,或者年纪轻轻就觉得自己陷入了中年危机,不妨干了他的这碗鸡汤:

我丝毫没有奉劝诸位“人生路上要尽量多吃苦头”的意思。老实说,我觉得假如不吃苦头就能蒙混过关,当然是不吃更好。毫无疑问,吃苦受难绝不是乐事一桩,只怕还有人因此一蹶不振,再也无法重整旗鼓。不过,假如您此时此刻刚好陷入了困境,正饱受折磨,那么我很想告诉您:“尽管眼下十分艰难,可日后这段经历说不定就会开花结果。”

也不知道这话能否成为慰藉,不过请您这样换位思考、奋力前行。

仓促青春书单:我们和大人物之间,不该有七八个范雨素

仓促青春书单:我们和大人物之间,不该有七八个范雨素

仓促青春书单:我们和大人物之间,不该有七八个范雨素

图/书店内景

仓促青春书单:我们和大人物之间,不该有七八个范雨素

图/书店位置

仓促青春书单:我们和大人物之间,不该有七八个范雨素

※ 文字及图片均由读客海明威原创,版权归本号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