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人,美在画中

 徐春娣 2017-06-24

中国女性之美,或温婉娴静,气质如兰;或娉婷袅娜,顾盼生姿;或如出水芙蓉,不加雕饰;或英姿飒爽,不让须眉……妇女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同欣赏三幅名家画作,感受令人心醉之美,并向女性的美丽气质与灵魂致以最真挚的礼赞。


柔美坚韧,如诗如梦

柔和的线条,低沉的色调,被西方媒体誉为浪漫写实主义的陈逸飞绘画,在完美融合西方绘画技巧的同时,总是流露出一抹浓郁的中国韵味。此幅创作于约1996年的《斜卧的持扇美人》,如诗如梦,正是陈逸飞“海上旧梦”系列中颇具代表性的重要作品。


陈逸飞《斜卧的持扇美人》油彩画布 木框 约1996年

成交价:4,700,000 港元(包括佣金)

2012年11月23日 邦瀚斯香港中国书画及当代亚洲艺术拍卖会

拍品 817


艺术家以经典的晕涂手法,生动传神地描绘了一位身着旗袍、雍容典雅的持扇美人,斜卧在金色的绣花枕边,似乎正意欲起身;她那神情黯然的双眸中,透出一缕淡淡的哀愁,柔美而不乏坚韧。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内在情感,令人忆起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笔下《醉花阴》的意境。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 重阳》


画作中,陈逸飞运用巧妙的构图,给《斜卧的持扇美人》确定了古典而宁静的基调。斜卧的美人构成一个不对称三角形,表现出一种稳定感和静谧感。借助于明暗对比和黄金分割,视觉中心被置于持扇美人的脸部,这里正是画作与观者交流、沟通的关键。美人面如寒霜,冷艳而又神秘,令人觉得她的背后隐约埋藏着一段曲折的心事,亦或是一段生活史和心灵史的沉淀,诱发起观者的无垠遐想。俯卧的左手臂形成一个优雅的直角,前倾的上半身与合抱的双臂构成深邃的半月形,绘花的纨扇与美人的面部相呼应,在传达出稳定情绪的同时,也给画面注入动感和张力。

 

“女人美在画中”,陈逸飞如是说。自八十年代末起,他着手创作了一系列优美的中国仕女形象。从人物画创作的第一步,选择适当的模特儿来表现艺术家想像中的特定形象开始,陈逸飞一直秉持着他心中理想女性的审美标准:典雅、贵气。从其油画《西厢待月》中的模特儿陈文韵、《罂粟花》的温小蓉,到《窗外》的董娴、《扇》的叶继红,再到《在夜总会里》的宋美英(后为陈逸飞妻子),无一不表现出这样雍容高贵的气质。


微妙的静默

王沂东是最资深的中国现实主义画家之一。他的作品探索西方古典绘画、中国传统绘画和民间艺术的融合。他尤其擅长捕捉女性的美和气质,表现出其最卑微但又同时是最优雅的一面。王沂东独特之处,在于他描绘永不过时的日常场面时,加入了一份慷慨的浪漫和积极的人生观。他的作品大多以中国农村为背景,透过刻划特别亲密的时刻,捕捉传统文化的精髓,微妙静默,引人沉思。


王沂东《宁静》油彩画布 镜框 1990年

成交价:2,680,000 港元(包括佣金)

2013年11月23日 邦瀚斯香港亚洲20世纪及当代艺术拍卖会 

拍品 822


《宁静》画于1990年,是一幅优秀和罕有的作品。这幅画不但展示了王沂东非凡的绘画技巧,也体现了他作品中一贯的情感。标题本身已经明确地表明了作品的气氛,内容也属王沂东最喜欢的题材。画中的女子专注地刺绣,是民间艺术和传统的典型活动,也是农村生活的反映。悬浮的动作加上从背后照进的自然光,营造出瞬间永恒的感觉。这种把光源置于人物背后的画法,不单是一个技术上的壮举,也为画面添上一份仿佛沐浴在黎明或晚霞之中的微妙。他巧妙地画出人物衣服的光影、褶皱、质感、细节和色泽,以及皮肤自然逼真的色调,这幅画每一个细部都展示出王沂东的精湛技术。不仅如此,女子的表情亦进一步展现出王沂东独特的风格;她的表情既柔和轻松又专注认真,再配上身后圆形的窗棂,让人联想起神像的光环,流露着一种神圣的氛围,只有真正万古常新的杰作才会有这样的效果。


白雪琼貌,明珠绛唇

这幅双姝并立的《红唇姐妹花》是林风眠的罕见之作,反映林氏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的艺术风格。这幅画在邦瀚斯拍卖售出之前,由林氏杭州艺专的学生金明玉所珍藏。金明玉1931年出生于北京,父亲金晋镛是韩国独立运动的先驱,毕业于明治大学,在东京同盟会草创时期即与孙中山建立了同壕友谊,为韩国独立各地奔走而忘家,故金明玉的童年虽养尊处优,却极少享受到父爱,以致日后林风眠对金明玉而言不仅有恩师的教导,更加之慈父的关怀。


林风眠《红唇姊妹花》设色纸本 镜心

成交价:1,000,000 港元(包括佣金)

2016年11月25日 邦瀚斯香港中国书画精品拍卖会 

拍品276


四十年代末,金明玉高中毕业以全额奖学金考取杭州艺专,得以亲炙林风眠,能歌善舞、活泼天真的金明玉很快便成为林风眠及其同僚最得意亲近的学生。金明玉也在林风眠的鼓励下,每日黎明即起,勤奋写生。


然而好景不常,1950年起, 艺术为政治服务的写实主义成为钦定独尊,而传统国画、现代主义则被全盘否定。林风眠在这场运动中,由于画风”不合时宜”饱受同僚甚至学生的批判,年纪轻轻的金明玉却愤然敢为老师鸣不平。


1951年夏,心灰意冷的林风眠辞去教职,决定离开杭州,移居上海。几番慎重考虑后,他将马鞍山脚下自己亲手设计的玉泉别墅并内中作品全权托付给金明玉母亲,本辑五幅作品,由金家珍藏数十载,今始释入市场。


最新相关拍卖预告:


中国艺术珍品和绘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