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历历在目"、"惟妙惟肖"。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即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描写技巧】
(1)、仔细观察,抓与众不同的方面,突出特点。
(2)、抓住“五官”特点,写出人物面部特征。
(3)、注意身材体型、服饰打扮,体现人物个性。
(4)、区分性别和年龄差异,用词准确。
(5)、注意生活经历,符合人物身份。
(6)、注意经常习惯的动作神态。
(7)、表现喜怒哀乐和神情变化。
(8)、抓重点,不可蜻蜓点水,面面俱到。
(9)、可以用比喻、夸张,联想等修辞手法。
(10)、要有顺序。
【描写要求】
一、 抓住特征,浓淡相宜。
描写人物肖像一定要抓住其与众不同之处去写活人物。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千人一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就只抓住“须发与大眼镜”为我们刻画出一个方正、博学、质朴、严厉的夫子形象;《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中,作者紧扣都德“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从头发、胡须、眼睛、举止、手势等方面精雕细刻,生动地表现出其健谈、狂热的个性特点。由此观之,描写人物只有抓住其特征,才能体现出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职业等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写作之时,要根据写作需要,或蜻蜓点水地轻描淡写,或细致入微地工笔描绘,做到浓淡相宜,恰到好处。
二、 凸显性格,形神兼备。
肖像描写力求以形传神,凸显人物性格,为文章主旨服务。《音乐巨人贝多芬》中的肖像描写就是一个十分成功的范例。“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脸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读过此段,你就会被这“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所感动,并心生敬意。描写肖像不仅要写出其个性特点,还要深刻地把人物灵魂深处的奥妙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唯此才能使人物形神兼备。
三、 侧面烘托,相得益彰。
肖像描写不但可直接描写,还可进行侧面烘托,让外界事物充当最佳配角,以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至高境界。如《陌上桑》一诗:“……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秦氏采桑女子之形态,使耕者锄者归来彼此抱怨,因为看她耽误了劳作。作者不直接写罗敷之花容月貌,而是细述观者之反应,衬出罗敷之美妙不可言。
四、 熔铸情感,光彩照人。
肖像描写在纯客观的基础上,倘若加上主观情感色彩会更妙,如学生佳作《“梦仙”轶事》一文中肖像描写:“她呀,一张大嘴,一个塌鼻子,两只小眯眯眼,一看就想笑。特别是那眼睛,整天半睁着,就像没睡醒一样,真是人如其名:章梦——张着眼睛做梦哩!数学课上,她居然也能超常发挥出她那惊人的、独具特色的‘睡功’。一本数学书‘耸立’课桌之上,一叠草稿纸平铺书前,右手中握着一支上了套的钢笔,左手撑着下巴,一幅凝神思考之势。其实呢,仔细看看吧:嘴角流着梦涎,做什么美梦呢?是有好吃的吧!脸上挂着微笑,肯定有好玩的事发生!”这段肖像描写就融进了作者对这“梦仙”的无比喜爱之情。人物肖像因渗入了情感的因子,而越发光彩照人,让人读来妙越横生!
【描写方法】
常用的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所谓正面描写,是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和行动。进行外貌描写一般使用:
1、简笔勾勒特征、运用修辞手法;
3、寄托作者爱憎;
4、借助他人眼睛;
5、相关人物对比;
6、一人几幅肖像;
【文题设计】
1、以本班同学为对象进行一段肖像描写,并从肖像描写中表现出他(她)腼腆(文静、憨厚……)的性格。注意,可以辅以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字数在200字左右。
2、半命题作文:当 的时候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完成作文。2.注意运用肖像描写刻画出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展示人物内心世界,揭示人物身份境遇。同时可以辅以动作、心理、语言描写。3. 字数在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