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方解读—玉液汤

 水木年华138 2017-06-24
【出自】
   《医学衷中参西录》
 
【适宜】
    糖尿病、尿崩症等见口渴尿多,属气阴两虚者,可以本方加减。
 
【组成】 
    生山药、生黄芪、知母、鸡内金、葛根、五味子、天花粉
 
【功用】 
    益气滋阴,固肾止渴。
 
【主治】 
    消渴。口常干渴,饮水不解,小便数多,困倦气短,脉虚细无力。
 
【方解】 
    消渴之证,每以口渴引饮,多食形瘦,小便数多为主要临床特征,多系肺燥胃热肾虚为病。本方所主之消渴乃元气不升,真阴不足,脾肾两虚所致,治宜益气滋阴,固肾止渴。
    方中黄芪、山药益气滋阴,补脾固肾,为君药。知母、天花粉滋阴清热,润燥止渴,配合黄芪、山药,则元气升而真阴复,气旺自能生水,故为臣药。《医学衷中参西录》说:“黄芪能大补肺气,以益肾水之上源,使气旺自能生水,而知母又大能滋肺中津液,俾阴阳不至偏胜,即肺脏调和而生水之功益普也”。佐以葛根升阳生津,助脾气上升,散精达肺;鸡内金助脾健运,化水谷为津液;五味子酸收,固肾生津,不使水液急于下趋。诸药相配,共奏益气滋阴,固肾止渴之功。
 
【运用】
    1、本方为治疗消渴日久,气阴两虚的常用方。以口渴尿多,困倦气短,脉虚细无力为证治要点。
    2、若气虚较甚,脉虚细者,加人参以补气;小溲频数者,加萸肉以固肾。
   
【歌诀】
    玉液山药芪葛根,花粉知味鸡内金,消渴口干溲多数,补脾固肾益气阴。
 
【来源】
   《方剂学》 主编:段富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