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教师)
中央台《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播出后,引起了广泛关注。他们的事迹诠释了什么叫无私与奉献,也让我们再次领略了“美”的深刻内涵。 他们是凡人,有妻子儿女,有生活的牵绊,面对种种诱惑也有内心的挣扎,但是他们毅然选择了坚守。用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撰写了传奇。 陈银玉从教30年来,她教过的学生多达500人,其中200多人考上了大学,走向了山外的世界。而她的两个儿子,虽然品学兼优,却因为家庭的贫困,不得不辍学。也因为贫困,她利用课后或者周末的时间,走村串寨,捡拾垃圾,借“收破烂儿”养家糊口,接济贫困学生。 另一个乡村女教师山村支教几十年,每天背着孩子淌水过河,冰凉的河水长期浸泡早已使老师的双腿患上了风湿。她不得不住着木棒背孩子过河。 宋玉刚,一位在西藏高原奉献13年青春的的汉族乡村教师,他学□,融入藏民生活,将自己的家安在高原,成为了□学生爱戴的“汉族阿爸”。 45岁的刘希章从小患小儿麻痹,双下肢重度残疾,无法行走,27年拄着双拐在偏僻山区任代课教师。每月仅400多元收入,自己生活艰难,却从没耽误过一节课,不让一名学生辍学。 首先我感动于他们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这些最美乡村教师的物质生活极为匮乏,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他们都是凡人,他们也有妻子儿女,有生活的各种牵绊,当面对生活的种种诱惑也有内心的挣扎,但是当面对那一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他们毅然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岗位,在这样的环境下教书育人,坚持一年两年不困难,难得的是他们这样做了一辈子,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守护着知识的家园,这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他们在用自己的行动撰写者传奇。 其次我感动于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可以说他们把自己能够奉献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农村的教育事业。好多老师把自己的收入也就是养家糊口的钱,都接济了自己的学生。 “美”,已不是单单形容他们的外表了,此刻,他们的坚持,他们的精神,是“美”的最好诠释。没有优越的工作环境,甚至是不算工作环境的地方,没有正常的生活水平,当一切都是困难的,艰苦的,我们所能想到的已不再是工资的优越,我们所希望的是尽早的结束时,我看到的他们,却是不离不弃的守候,守候着他们的职位,守候着一个个孩子的梦想,更为孩子们撑起了另一片希望天地。 这样的乡村教师一定很多,在偏远贫瘠的山村,他们默默无闻,如同蜡烛,为照亮乡村孩子的未来,燃烧着自己的一生。他们是最美的人,是最值得我们敬重的人。在此我们呼吁:希望乡村教师,包括代课教师的待遇能得到改善和提高。并祝好人一生平安!, ![]()
相关要求:
1、以《乡村教师》为题材作联,限单边字数5字以上,20字以下; 2、平水韵、新韵不能在同一联中混用,用新韵请注明;原则上用马蹄韵。联律须符合《联律通则》之相关要求; 3、要求内容健康,积级向上,雅俗共赏! 4、打擂者请注明“打擂”字样,否则无法投票。 5、本期擂台投稿、投票结束时间:2015年3月2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