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古代,许多方面都要领先西方国家。豆腐的主要原料是大豆,而大豆的种植,就是我国领先的一个方面。据考证,大豆产于我国,在古时候称之为“菽”,种植地带主要集中于云贵高原,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商周秦汉时期,清贫人家的老百姓们,大都是用豆子做豆饭,用豆叶做菜羹。在两千多年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大豆已经开始席卷全国,在各地都有种植。 著名歌手解晓东唱过一首很有名的歌曲《中国娃》,歌中有一句词是:最爱吃的菜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做人也像它。豆腐,对我们来说,是一样很家常普通的东西,可以做成多种菜式,比如有名的麻婆豆腐、鲫鱼头豆腐汤等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虽然,豆腐现在就是一道普普通通的家常菜,但是其历史却是如此悠久,而且由于其营养丰富,具有多重功效,因而十分受外国人欢迎。 据悉,豆腐的发明者是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那他又是如何发明的呢?原来汉代的淮南王刘安,讲求黄安之术,在淮南日夜修炼,按规定是要一直吃素的。后来,大概是觉得老吃同样的饭菜也腻了,为了改善一下伙食,就花了许多心思研制出了豆腐,尝了一下味道十分鲜美,于是下令大量制作,就这样,豆腐便在民间流传开来。后来,传说刘安在八公山得道“升天”,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在山上修建了一座淮南王刘安庙,而“八公山”豆腐也因此名扬四海。 虽然,豆腐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但它在国外的受欢迎程度却一点也不比在中国低,甚至还更加受到重视,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豆腐除了口感好营养丰富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它还有抗癌的功效。当然,这并不是信口雌黄,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经过许多次的实验,专家们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数据,可以证明大豆中含有多种有效防癌的物质,比如蛋白酶抑制素,它能够预防致癌基因的激活,使癌症的发生率得以降低,而且对人的身体基本上没有什么副作用。肌醇六磷酸酶,作用在于能够有效抑制结肠癌。植物固醇,能够降低胆固醇,对心脏病有一定的好处,也能够抑制结肠癌。此外还有大豆皂苷,它的作用于绿茶中的儿茶素类作用相同,能够抑制胃癌细胞的分裂增殖。 在国外,吃豆腐最多的人恐怕应当是日本人了,而这一饮食习惯也给他们的身体健康带去了意想不到的好处。现在,中国豆腐已经成为了国外的抗癌神话。在日本,豆腐的做法非常之多,超过了100种,而且据报道,日本人均每年会吃四五十斤豆腐。根据调查结果来看,居住在美国夏威夷的日本人,由于经常吃豆腐类食品,因此他们患胃癌的几率比不怎么吃豆腐的美国人要低大概三分之一。而且,每周吃一次豆腐和两三周才吃一次豆腐的人,他们患前列腺癌的几率比每天都吃豆腐的人要高上三倍。看来,豆腐还真的是个好东西,也许每个人是应该多吃点。 |
|
来自: 昵称VChmUhmv > 《奇闻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