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曾在凤凰古城的临江房写下: 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像是说出了这座古城的心声。 这样一座淡泊的古城, 经历了岁月的洗涮沉淀, 默默以她不动声色的力量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游人。 吊脚楼、白塔、拉拉度、翠翠、龙舟, 沈老用文字营造的胜景构筑了读者心中的凤凰古城以及梦里的边城风月。 我无数次在别人的文章里看到凤凰古城的描写, “凤凰城里凤凰游,人自堤行江自流”, “凤凰飞落湘西州,逶迤沱江穿城流”。 这一切只在自己的想象之中, 只是别人眼中的凤凰, 这一次,我来了, 踏上这千年的古城, 踩着岁月的痕迹, 感受她的多情与柔美。
安排好住处享用了美味的晚餐后, 月儿娇羞的露出了头高挂在空中, 夜晚的古城静静地展现月色下的风情, 沿江的酒吧餐馆林立,不时传出阵阵缠绵的歌声, 游人三三两两地游逛,与云南的丽江颇有几分相似。 临街商铺贩卖着各式各样的当地特产和琳琅满目的民族工艺品, 还有别具一格的临江客栈。 曾经与世隔绝的小城, 如今游人如织,商业化无不浸染着这个往日淳朴纯粹的小城, 使你在悠然闲适中, 清晰地感受到熟稔的亲切平和, 浓浓地体验一种温暖真实的日常。 江边湿软的风吹过, 一座座吊脚楼悬挂在沱江两岸, 看见一位阿婆在卖着莲花灯, 遇到感兴趣的游人, 便教他们如何点燃,双手合十许愿放进江里, 那忽明忽暗的烛火,载着愿望的莲花灯摇曳远去。 这样纯净的期盼在城市里已经不多见了。 夜晚的凤凰很有味道, 毫不费力的就能营造出小资的氛围。 江边手鼓店的小夫妻, 怡然自得地随着音乐的节奏敲打着手鼓, 在这小小的店里演绎着一段可以让你忘却时空的故事来。 看他们那种享受的表情,顿时让我产生错觉,觉得他们是艺术家。 夜深之后,灯火依旧,喧嚣散去。 伴着清雅的流水声,古城沉入了梦乡。 吊脚楼上一排排红灯笼映在江水里泛起片片涟漪, 更显得如诗如画, 凤凰的夜,在幽幽的灯火下, 又有一种遮掩不住的华丽。 此刻的凤凰让我们恍惚觉得回到了沈从文笔下那安静的边城。 清晨,薄雾弥漫,古城渐渐苏醒。 碧绿的沱江从古城穿流而过, 河中的木船开始摆渡,商铺开始叫卖, 小城又焕发了生机。 一切似乎与千百年前的生活一样,不曾改变。 流水低吟,浆撸浅唱,山歌互答, 叠翠的南华山麓倒映江中。 品一杯清茶,看江上往来的木船。 远远望去,就仿佛一幅氤氲至极的水墨画。 古色古香富有苗族建筑特色的吊脚楼, 错落有致掩映在绿树蓊蓊中, 有着不输于江南的婉约气质, 宛如豆蔻年华的少女,在沱江的滋养下充满了灵气。 一丛丛轻漫的水草, 在清澈浅绿的水底飘曳,在沱江的柔波里, 放下尘世的夙愿甘心做一条自由的水草, 在日与昼的更替里肆意听船手放歌,观世人故事。 依山傍水的古城, 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 南华山衬着清朝年间的城楼。 时光之手在漫长的岁月里苍老了她的容颜, 然而在不断变换的季节里,她依旧展露着古典与温婉。 古城人家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生活习俗, 清早一位阿姐在江边浣洗衣裳, 手里一边熟练地动作着,一边与我们唠起了家常。 小桥、流水、人家,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诠释。 走在青石板路,踏上吊脚楼, 一些人脚步悄悄近了,一些人脚步匆匆走远。 斑驳的老墙承载着永远的记忆, 时光将它们一片片剥落, 古往今来云水般的漂泊, 只有无言的时光, 停留在这,从不问因果。 江畔上依稀可以看见岁月侵蚀后依然美丽的古城, 这一刻,你方能确定自己身置这个像画一般的地方。 小巷边的酒吧里,两只吉他轻柔地抒着情, 和门前的沱江一样, 舒缓、悠长、叹息, 音乐哀而不伤。 啤酒瓶像喇叭花被串在风中, 酒吧里随意坐着一些年轻人, 或喝酒、或唱歌、或什么也不做, 默默地感受着美好的静谧时光。 划船游沱江, 江水如烟如雾般一波又一波,弥漫两岸。 无论是船上的人,还是岸上的人, 浆声舟影,都是风景。 凤凰的建筑都是湖南传统的风格, 飞檐斗拱,古韵悠悠。 沱江上横跨一座历史悠久的虹桥, 不仅防洪还是军事防御的设施。 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虹桥分上下两层, 一层是商铺,二层是民俗文化楼, 里面藏着从古到今有关虹桥的书画作品。 站在虹桥上看整个凤凰城, 青石板小巷,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桥下水波荡漾,沱江风光尽收眼底。 游人就像在连绵不断的画卷中行走。
未能拜访沈从文老先生的故居,留下一丝遗憾。 故居湮没在小巷深处,青瓦白墙,木格花窗。 我不由的思忖着, 沈老那平和优美的文字, 出自这每一块青石板,每一段流水中,自然的不需任何装饰。 对于去过的古城, 我是这样评价: 平遥,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曲阜,充满深厚的文化底蕴。 丽江,渴望邂逅一段情。 凤凰,柔情、水灵、清逸。 千年不变的如画美景,苗家古朴的生活方式和情怀。 我终于目睹了你惊艳的风采。 一段古城的记忆,一段放松身心的旅程。 凤凰,不虚此行! |
|
来自: milano1895 > 《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