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清臣子篇(5):僧格林沁,晚清军事的拐点

 金色年华554 2017-06-24


清同治四年四月二十四日,就是公元1865年5月18日,在现在的山东菏泽市牡丹区吴店镇发生一个非常大的事件,满清的铁帽子王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带兵去剿敌,没有想反被捻军包围然后战死。一名清朝的铁帽子王战死让当时的人们讨论不及。

大清臣子篇(5):僧格林沁,晚清军事的拐点

但是他僧格林沁的死所动摇的不止是平民百姓,更是变成了晚清军事上的一个拐点。

想要知道僧格林沁的死的为什么会那么震惊吗,那就先要去知道清朝的军事体系了。

清朝在顺治期间大约是17世纪中叶就形成了八旗和绿营军事制度,也可以说这两个就是今天说的国家正规军。而那绿营是清朝入主中原后从明朝那边而形成的,主要是以汉人为主体的军队,在平常时期保持60万人左右,而另一个八旗的人数就少很多,可能就只有20万人,历史记录最高是35万人。

大清臣子篇(5):僧格林沁,晚清军事的拐点

虽然八旗的人是少点,但八旗军队还是清朝的主要战斗力。就对驻防来说,绿营是分散在全国各各地方,主要是在我国的西北、西南、华南、华中、华东,如果不是有战争,是不会把他们集中起来的。而八旗就和他们相反,他们部分在全国各地,但他们的主力集中在北京的附近。所以可以说,八旗是清朝最后的保护圈。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之后,绿营和八旗,都出现了腐败和衰落,但两者的关系,地位没有变。

大清臣子篇(5):僧格林沁,晚清军事的拐点

在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接着又是捻军发起,军事问题一下成了重大问题。太平天国运动是在南方的,清朝就用绿营去对付,但绿营根本没能力去战胜,就在这个问题上,咸丰皇帝在1852年底决定开始团练,这也是湘军出现的一个原因。

接下来的时间,绿营还是节节败退,对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根本没有任何办法。这时候,僧格林沁出现,带着八旗,成了对抗敌人的主要力量。

大清臣子篇(5):僧格林沁,晚清军事的拐点

首先僧格林沁把太平天国的主帅林凤祥、李开芳,都捉住了,还把他们处死了,接着他就进攻天津、北京的英法联军,然后又打败捻军。就像一名天生的战神。不过就是这一天生的战神,在轻敌下,最后在山东,被敌军包围,然后他就在这战死了。

他的一死,使得八旗没有真正的领导人,也像绿营那样,没有了了强大的战斗力。而僧格林沁死的前一年,太平天国就已经失败。只剩下捻军一个对手,然而僧格林沁一死,就立刻叫曾国藩去对付捻军。

大清臣子篇(5):僧格林沁,晚清军事的拐点

在多方力量下,在1868年捻军被基本消灭,曾国藩就接任担任了直隶总督。在这后,尽管八旗、绿营还存在,但是湘军的武装已经超过八旗成为满清的军事主力。

所以在150年以前在山东的一场小小的战斗,让僧格林沁死去,引起的后果是多么严重。使得八旗和绿营的主力位置对调。

假如有如果,如果僧格林沁不死,八旗就会还是清朝的主力,而绿营武装也很难有成为主力的机会。所以总的来说,汉人就不会有成清朝主力的机会,加上后来的历史也会不一样。大家想想,如果他没死,历史会怎么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