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读者问: 我有高血压病,有一次吃了放有味精等调味品的凉拌菜,不久血压就急剧升高。后来,医生嘱咐我尽量少吃或不吃味精之类的调味品。我不明白,吃味精怎么会使血压升高呢?
↓↓↓ 味精是最常见的调味料,烹调时放一点能使菜肴味道鲜美。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进入胃后,受胃酸作用变成谷氨酸和钠。
味精中含大量的钠,钠过量可造成体内水潴留,导致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加重心、肾负担,尤其60岁以上的人,尤为敏感。 所以,老年人对味精的摄入应该与食盐一样慎重,有高血压、肾炎等疾病的人,食用味精应慎之又慎。
注意: 味精食用过多还会引起口干、咽喉灼痛等不适。 做饭菜时,怎么用味精更健康? (1)味精在高温时会转变成焦谷氨酸钠,不仅失去鲜味,而且对人体有潜在致癌作用。 烹调时不要加入味精后长时间焖煮,不要加入味精一起爆炒,而是要在饭菜快出锅时加入。 (2)不宜在烹调酸性食物中添加味精,如糖醋鱼或排骨、醋熘白菜等,因为味精在酸性食物中加热,更易产生焦谷氨酸钠,使菜肴走味。 凉拌菜可以使用味精,但应该先溶解后再加入,因为其溶解温度为80多摄氏度,低于此温度难以溶解。 (3)味精略呈碱性,在含有碱性的原料(如皮蛋)中使用会形成谷氨酸二钠而出现氨水臭味,大大降低鲜味。 (4)海鲜、肉类和蘑菇等本身就含鲜味成分,所以做此类菜一般可以不放味精(包括鸡精)。 味精的升级版,鸡精用法看这里! 鸡精的主要成分还是味精,添加了肌苷酸和鸟苷酸等呈味核苷酸,鲜度比味精高。 注意:↓↓↓
话就撂这,放不放味精,看你啦! 编辑:张鸽 大家都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