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30多岁,怎么就血脂异常了?那不是老年人才有吗?”“年纪大了,谁不会血脂高一点,又不是会死人!”你是不是也这么认为?但血脂高可真的是埋在体内的“不定时炸弹”! 
一张图看懂血脂 
血脂高,平时看似无症状,但是它会在血管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不断增大,使动脉逐渐狭窄甚至阻塞,就会引起心绞痛、心肌缺血等病。如果这些斑块突然破裂脱落,更会迅速堵塞血管,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已然一枚枚埋在人们体内的“不定时炸弹”。 血脂不降百病生。因此,但凡有血管堵塞的地方,也就有可能有病。 ● 堵塞发生在心脏,就会引起冠心病和心肌梗死; ● 堵塞发生在大脑,就会出现中风; ● 堵塞的是眼底血管,将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 发生在肾脏,会引起肾动脉硬化和肾功能衰竭; ● 发生在下肢,会出现肢体坏死、溃烂等。
同时,血脂异常还可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性痴呆等。 
四个重要指标 检查血脂的方法就是抽血检查,比较关键的指标有 四 个: ● 总胆固醇(TC) ● 甘油三酯(TG)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多久查一次血脂? 查血脂的频率,跟年龄还有健康状况有关: ● 建议 20~40 岁的成年人,至少每 5 年测量 1 次血脂; ● 40 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检测 1 次血脂; ● 冠心病患者和高危人群,每 3~6 个月进行 1 次血脂检查。

血脂异常,五个部位会说话 判断血脂高不高,最准确的方法是通过医学检验。但除了定期体检,身体出现的一些征兆也能提示我们血脂高了。 
● 手背、指关节、肘关节、臀部、膝关节等部位出现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的结节、斑块或疹子,有时候是手掌出现黄色或橘黄色的条纹。这提示血脂很高,可能是高脂血症。不过,血脂正常的人有时也会在上眼皮内侧出现“黄色瘤”。 ● 时常感到头晕、头痛、胸闷气短、睡眠不好、容易忘事,还觉得手脚发麻、沉重,这可能是提醒你血脂偏高了,要注意控制。 ● 胳膊肘、大腿、脚后跟等部位鼓起小肿疮,表面光滑,大多是黄色,这可能是在提醒你胆固醇高了。腿肚子经常抽筋、刺痛也可能是血脂高了,可以去医院做血脂检查。 ● 中老年人血脂高了,可能会在眼睑周围长出黄色的疣,需尽早干预。血脂异常高时,血液中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会从毛细血管漏出,侵犯到眼睛的黄斑,从而影响视力,一般发生于严重的高脂血患者。 ● 高血脂会引起脂肪肝,导致肝脏肿大,肝功能发生变化,食欲受到影响。因此,出现食欲不振也有可能是高血脂引起的。
降血脂记住十六字口诀
得了高血脂,我们要做的,是及时让它刹住车。记住十六字口诀: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如果想降低风险的话,就得从这些最基本的危险因素入手,国际医疗部内科医生建议: 基础改善方法 第一,减轻体重。在目前体重的基础上,先减 5~10 公斤,体重得到有效控制之后,脂肪肝,血脂和血压,也随即会出现改善。 第二,控制饮食。通过减少肉类,海鲜,动物内脏,烧烤等食品的摄入,对于尿酸和甘油三酯的降低都会有所帮助。 第三,增加运动量。保证每天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