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尿尿看健康

 蒼松挺拔 2017-06-25

尿液颜色

尿液颜色由尿色素(尿黄素、尿红素)、尿胆原及尿卟啉等不同物质构成。这些成

分都是体内的代谢产物,成一定的比例,正常情形下会在尿液中保持一定的浓度,所以尿液颜色也较为固定。

正常尿液的颜色可因饮水、出汗及活动量不同而深浅不等,一般从淡黄色至深琥珀色。尿液的颜色受食物、尿色素、药物等影响,当人体代谢异常或患某种疾患时,尿液的颜色会出现特殊改变。因此,尿色变化具有很重要的诊断价值。如果尿液颜色出现异常,应该提高警惕。

【重要指数】★★★☆

【参考值】

正常新鲜尿液为清澈透明液体,呈淡黄色至深琥珀色。

【临床意义】

1)红色 常见于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结石及肿瘤等,如各型肾炎、肾结核、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及上述部位的结石、恶性肿瘤等。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猩红热、充血性心力衰竭也常引起血尿。也可见于血液系

统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2)浓茶色、酱油或葡萄酒色 为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主要见于严重的血管内溶血,如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肌红蛋白尿常见于挤压综合征、缺血性肌坏死等。正常人剧烈运动后,也可偶见肌红蛋白尿。

3)深黄色或浓茶样 胆红素尿。常见于阻塞性黄疸、干细胞性黄疸,以及药物(如核黄素、呋喃唑酮等)影响。

4)白色 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5)乳白色 又称乳糜尿,引起乳糜尿的原因有先天淋巴管瓣膜功能异常,也有继发性因素,如常见的丝虫病及泌尿系统化脓性感染。此外,正常尿中如含多量磷酸盐,可呈乳白色,在冬季气温低时最为多见。

6)黄绿色 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硬化,甲型肝炎,砷、氯仿中毒等。

7)蓝绿色 常见于蓝尿布综合征(蓝色尿综合征),以及使用亚甲蓝、消炎痛、氨苯蝶啶等药物后。

8)黑色 常见于黑尿热(奎宁等引起的溶血反应)、酚(对苯二酚等)中毒及恶性黑色素瘤。

除上述病理现象外,进食胡萝卜或服用维生素B2、呋喃唑酮(痢特灵)、金霉素等一些药物也可使尿液颜色加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