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 今天是“寻根大运河”山东段之行的第七天。按照计划我们应该到枣庄市进行座谈。但或许因为台儿庄区的运河开发是我们此行的重点考察内容,枣庄市委宣传部安排我们直接到台儿庄。今天上午,台儿庄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化局局长李振启,政协台儿庄区委员会文史委主任徐臣与我们进行了座谈。下午,我们参观了台儿庄战役纪念馆、枣庄市运河展览馆和台儿庄古城。 复建的台儿庄古城楼 台儿庄古城的重建 座谈中,李振启副部长向我们介绍了台儿庄古城重建的情况。他说,台儿庄古城集南北建筑风貌于一体,古迹众多,各种庙宇就曾有72座之多。但历经战火,特别是台儿庄大战,古城已经基本被毁掉了。2008年曾有开发商投资4个亿要利用古城遗址搞房地产开发。这对于经济并不很发达的台儿庄是个很大的诱惑。但也有一些人提出要保护古城遗址。面对争议,时任枣庄市长的陈伟利用假节日,轻车简从,微服私访,对台儿庄古城进行实地调研,认识到古城遗址是不可失去的。尽管当时搞房地产开发的协议已经签订,舆论上多数声音反对终止协议搞古城开发,但陈伟力排众议,决定在保护遗址的基础上搞古城开发。 李振启说,在大量调研等前期工作,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台儿庄做了周密的规划。这是古城重建成功的前提。规划中,台儿庄注重了洋专家和土专家的结合,既请来城市规划专家进行规划,也充分听取了地方文史专家的意见。因为规划专家不可能真正了解地方的历史文化,只有尊重地方土专家的意见才能在重建的古城中体现出地方特色。同时,在重建中,台儿庄还提出要留古、复古、创古。留古是指严格保护历史遗存,尊重历史原貌。复古是指挖掘历史,原貌复建。台儿庄曾大量搜集古城老照片,并广访当地80岁以上老人,根据照片和老人回忆尽量按照古城原貌重建。在实在没有照片资料,也没有相关记忆可参考的地方,以创古的方式填补。所谓创古就是在严格尊重原真性的基础上,创新标准,严格按照遗产和文物标准来打造新亮点,根据周边建筑风貌推测出旧时空位建筑的风貌。 枣庄曾经是一座靠资源消耗发展的城市。如今,单靠煤炭已经不能保证枣庄的可持续发展了。所以枣庄早就开始了“退二进三”的筹划,开始把发展中心倾向于第三产业。如今根据这一方针所做的台儿庄古城的重建、开发已经初见成效。据介绍,古城现在平均每天游客量可达一万余人,年均三百多万。不算对吃住行等相关于行业的拉动,单门票收入一项,就达年均三个多亿。而相关专家对古城估价达二百多亿。这早已大大超出搞房地产可能带来的效益了。事实证明,台儿庄古城重建的策略是非常正确的。 杨柳青年画卖到台儿庄 在古城中,有一个门脸非常抢眼,门口是一副巨大的杨柳青年画——“连年有余”。这是台儿庄年画展览馆。看到家乡的年画,我们不由走进店中。 台儿庄小店中的杨柳青年画 这里其实是一个专门经营各地年画的店铺。各地年画它几乎都有,但最多的、相形之下最惹眼的还是杨柳青年画。我特别注意了一下,这里的杨柳青年画大多是著名画师霍庆友先生的作品。三裁标价都是900元。据店员介绍,该店开业将近一年,店里生意还是很好的,主推的就是杨柳青年画。 我们告诉店员,我们就来自杨柳青年画的家乡。望着杨柳青千里之外的这座小店里满墙的杨柳青年画,采访团的每一个人都感到自豪。 2012年9月25日夜 写于枣庄市台儿庄大酒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