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傍中午时QQ上橙子的头像开始闪动......
橙子
橙子
荻花涟漪
荻花涟漪
橙子 荻花涟漪 好 “荻花姐我寄你一本整理的书。” “好的,不过我很会整理的。” “知道,但这本书不光可以整理还可以心灵疗愈。” 换季的时候早就想把衣柜收拾一下了,但找了借口一直没动,想等读过这本书再整理,看看能不能借书中的内容改变一下我整理的方法。 这本书的作者是号称日本“整理教主”的近藤麻理惠小姐,她从5岁开始就热衷整理,现在是日本知名的专业整理顾问,经常到客户家里一对一指导。并开有“少女的整理收纳课”和“社长的整理收纳课”。读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以前整理的概念,也让我知道原来整理竟然还是一门课程。当然我想的最多的还是一个人只要执着,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管做什么都能成功,就像这本书的作者,一生从事整理,同样会成为成功的专业人士。 当然日本本身就是一个地方狭小的国家,他们的空间相对拥挤,物质相对丰富,需要不断地整理,而我们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需要不断地给家里减负,以便给自己留下更多的空间,这样看来这本书中还是有很多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下面列出的是我自己以前的整理方法与书中的整理方法的对比:
1、以前我整理时,都是以房间为单位,顺序一般是卧室、客厅、厨房、洗手间,在这本书里作者提出以物品的品种开始整理,从衣服、书籍、文件、纪念品为顺序。作者的理由是 2、以前我整理时,主要是收纳、把东西归位,就算是不用的东西,也喜欢收起来备用。作者提出整理时以“丢东西”为第一步,以收纳为第二步,并且强调不能同时进行。作者说很多买的时候让自己欣喜的物件,过段时间当它失去这样的作用时,完全没有必要保留,如果东西只是往家买而不丢弃,结果只会是整理后不久又乱了起来。
3、以前我整理时,也会把那些长久不用的东西分类,有送母亲家去的、有送朋友的,什么都不舍得直接丢掉。在这本书里,我看作者整理的主要功课就是学会丢弃东西,作者丢弃的原则是只留让你“怦然心动”的东西,放弃不让你心动的东西。平常我们确实是储藏了大量的可有可无的东西。包括“大概有一天能用得着的书籍”“这个有纪念意义,有一天可以翻出来看纪念品”“这件虽然样子过时,但是质地很好还可以穿的衣物”等等 4、以前我隔段时间就要整理一次,总是抱怨家务活永远也做不完,整理时能干净一阵子,不久又乱了起来。作者却认为“整理后,还会乱”是一个误区,一次大整理后,永远不需要整理。 而最长的一次大整理仅为半年,大部分可能就几个星期。作者认为整理时最主要的是要把那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丢掉,这样今后收集东西时会更加谨慎。作者甚至说这本书读过之后也完全可以丢掉,因为你已经学会了整理的方法,就没有必要再保留,但我决定这本书看完后送老三,她家里太乱了,让她参照整理一下。 按照作者的思路,我周末的两天先暂时简单地整理了一下衣柜,不过面对着自己“压箱底”的与二宝她爸恋爱时的情侣装、结婚时的缎面绣花鸳鸯枕头、给二宝她爸36岁本命年编织的红毛衣、二宝小时候的杰里米(熊绒毛玩具)等等还是舍不得丢。尽管作者说囤积那些东西是因为人们通常活在“对过去的执著”和“对将来的恐惧”中,只是占地方,不如丢掉,但我还是决定再想想。估计我的观念还不能因为一本书一下子改变。不管怎么说,读完这本书的这次整理,我还是丢掉了三个包包,十几件衣物(直接摆放在垃圾桶旁边了),另外我还作出一个决定,今年冬季和明年春季不再添置自己的衣物,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搬回来了那么多,穿过的没穿过的,太多了。 “整理的奥秘,就是要把自己身边的环境稍微整理得舒适一些,增加每天心动的感觉。在心动物品的环绕下,生活就能变得幸福。” “我们都生活在现在,无论过去多么辉煌,人都不能生活在过去。” “拥有大量的物品而不懂得丢弃,这种做法并不是爱惜物品,而是恰恰相反。而通过减量到自己能够确实掌握、面对的程度,物品与你的关系才会充满生命力。” 用作者的这几段话结束今天的这篇博文,当然在我看来,不管怎么说,只要生活幸福,就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