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读书:第二章 动力取向精神医学的理论基础2

 大漠胡杨968 2017-06-25

《动力取向精神医学》2-2

来自梓伊心理

19:07

历史观点

 

梅兰妮·克莱恩非常重要的人物,通常被视为是客体关系运动的奠基人。她受到佛洛伊德的影响,但也因为把重点放在内在客体而开创出全新的基础。经过对儿童的精神分析工作,她逐步发展出一个高度仰赖无意识内心幻想的理论,并将古典发展阶段理论的时间进程压缩到生命第一年里。例如,伊底帕斯情结便被克莱恩视为大约在第一年后半的断奶期同步发生。

 

根据克莱恩的看法,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月,婴儿经验到与佛洛伊德所谓的死亡本能有关的、一种对空灭的原初恐惧。为了抵御这个恐惧,自我便产生分裂,从死亡本能衍生出来的所有“坏”与攻击性都不被允许,并转而将其投射到母亲身上。婴儿因此生活在被母亲迫害的恐惧中,甚或可以具体化成恐惧母亲会进入到婴儿的内在,并摧毁任何原本因为分裂而被保护在婴儿内部、从原欲衍生而来的“好”。

 

后面这种恐惧,是一种克莱恩称之为偏执—分裂位态的原初焦虑。这种早期的经验组织模式是得名自两种重要的防卫机制:自我的分裂(即偏执—分裂位态里的“分裂”) 与投射(即偏执—分裂位态里的“偏执”)。投射与内射这些机制被用来区隔“好”与“坏”。在迫害的或坏的客体被投射给母亲,而与好的、理想的客体分离之后,它们可以被再内射(就是重新置于内部)而被控制与掌握。同样地,好的客体也可以被投射,使之安全地远离于被置于内部的“坏”。

 

在婴儿理解到“好”妈妈与“坏”妈妈其实就是同一个人之前,这种内射与投射之间的摆荡循环都会一直持续着。当小孩将两种客体整合为一个整体时,他们会开始担忧自己对妈妈施虐性的、毁灭性的幻想可能会把妈妈摧毁。这种对母亲(作为一个完整客体)的新担忧,被克莱恩称为忧郁性焦虑,它也预示了忧郁位态的到来。

 

相对于偏执—分裂位态中担忧自己会被他人所伤害,这种经验模式则是担忧自己会伤害到他人。罪恶感因而变成了婴儿情感生活的重要部分,而婴儿会借着补偿来解决。克莱恩重新把伊底帕斯情结解释为:一种藉由补偿来解决忧郁性焦虑与罪恶感所做的努力。

 

克莱恩的表述被批评为过度倚靠幻想,因而低估了环境中真实个人的影响,同时也太高估死亡本能——一个大部分精神分析理论家都不相信的概念,并将成年人复杂的认知形式套用在一岁的婴儿身上。然而,她所发展出来的精采理论,即偏执—分裂位态与忧郁位态,格外地具有临床价值,特别是当我们把这两种位态视为两种终其一生持续增长的经验模式时,这两种模式会在心灵中创造出相互辩证的交互作用,而不只是因成长就会过去、或不再适用的发展阶段。

 

对克莱恩而言,驱力确为与特定客体关系相连的复杂心理现象,驱力不但不被视为源自于体内,反而只是利用身体作为一种表达的媒介。同样地,驱力也不被视为只是寻求张力的抒解,而是出于特定理由而指向特定客体。克莱恩这个论点与其他观点导致了英国精神分析学会内部的激烈争论。安娜·佛洛伊德是克莱恩的主要敌手,当学会最后因为这个内部分裂而瓦解时,被称为B 组的学会分支追随安娜·佛洛伊德的领导,而A 组则对克莱恩维持忠诚。第三个分支,一个中间圈体,拒绝选边站。这个中间圈体,在受到克莱恩的若干影响下,创造出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客体关系理论。其知名人物包括了温尼科特、巴林、费尔贝恩、里特与冈崔普。

 

尽管事实上在这些思想家的作品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分歧,他们的作品却有个共同的主轴:他们全都关注伊底帕斯情结之前的早期发展阶段,都将重点放在内部客体关系的变化,而非驱力理论。再者,像克莱恩而不像B 组的地方,是他们倾向于用精神分析方法去治疗更严重的病人,也许因此得以更深入地观察原初的心理状态。

 

独立人士在强调婴儿早期环境的影响时,也致力于平衡克莱恩对幻想的过度强调。例如,温尼科特就用够好的母亲这个词来描绘婴儿正常发展所需的最低环境需求。巴林描写了许多病人那种“有什么不见了”的感觉,他称之为基本缺失。他认为,这种缺乏是因为病人母亲未能对小孩的基本需要适时予以反应所引起的。费尔贝恩,也许是扬弃驱力理论而走得最远的一位,看到类分裂性病人的病因不在于驱力的受挫,而是他们的母亲未能提供得以保证他们是真的因自己而被爱的经验。他相信本能或驱力不是寻求享乐的,而是追寻客体的。

 

这些思想家都深刻体认到,一个关于缺损的理论与一个关于冲突的理论一样,这两者对于人类完整的精神分析性理解都是必要的。分析师除了分析冲突之外,还有其他的任务,他们自身也是病人可以将其内化的新客体,用来强化有所缺陷的心灵内在结构。这一点对客体关系的临床理论而言非常重要——病人的内在客体关系并非如同花岗岩上的刻痕一样无法更动,而是可被新经验所调整的。

 

另一个源自英国学派的关键概念,是婴儿天生有朝向自我实现的倾向。特别是温尼科特认为存在着一个真我,环境中父母与其他人的反应能促进或妨碍它的成长。波拉斯扩充了这个观点,主张儿童内在的主要动力就是“成为他或她自己”的需要,母亲若能让孩子在跟她互动时表达出孩子本身的真我,就能促成这一点的实现。如果一个母亲不能提供这种促进作用,可能就会造成孩子发展出专用于适应母亲欲望与需求的假我。

自体与自我

在追求理解自我时,自我心理学家倾向于低估了自体的重要性;相较之下,由于客体关系理论家是把焦点放在作为跟客体相连的自体,因此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是澄清自体在心理构造中的位置。引发主要论战的其中一点,便是自体到底是个体的一个内在表征,或者它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行动来源与动源。

  

不管是把自体当作一种表征,或者是把自体看作一种动源,两者都是说得通的。事实上,自体或许会被视为深埋在自我中,而可以被界定为许多自体表征整合后的终端产物,然而,这个整合的终端产物不应该被当成一个连续、不变的实体。实际上,我们都是由多重、非连续的自体所构成的,不断地被真实与幻想的人际关系形塑与定义。

 

客体关系理论与有严重困扰的病人之间有其历史渊源,人格疾患和精神病本身特别显著的原始防御:分裂、投射性认同、内射与否认。

 

分裂是一种把内在矛盾的情感、自体表征或客体表征彼此互相隔离的无意识过程。虽然佛洛伊德偶尔提到过分裂,但一直要到克莱恩,才真正将它提升成生命前几个月情感生存的基础。分裂使婴儿可以把好与坏、快感与不快、爱与恨彼此隔离,使正面的经验、情感、自体表征与客体表征可以被保存在安全隔离的心理区间里,免于被它们负面的相对部分所污染。

分裂先是生物模式,可以被视为一种用来整理经验的,可以把那些具威胁性的跟受到威胁的区隔开来;之后,它才进一步被发展成一种心理防卫。

 

从克恩伯格的观点来看,分裂的临床特征是:

一、彼此冲突矛盾的行为与态度交替出现(忽冷忽热,忽好忽坏),但病人却表现出一副无所谓与淡然否认的态度;

二、将周遭的每个人区隔成“全好”与“全坏”两大群,这通常被称为理想化与贬抑;

三、彼此冲突矛盾的自体表征并存,并且交替接连出现(这个人看起来总是矛盾的,一会这样,一会那样)。

    

克恩伯格把分裂视为边缘性人格疾患病人的主要防御操作,分裂也出现在其他病人身上。每个正常人身上也会有,只不过不是主要防御机制。

 

 

第二种防卫是投射性认同,它是一种三阶段的无意识过程,其中一个人的某些方面被自己排斥,将其归诸于他人。在治疗情景下这三阶段如下:

一、病人投射自体或客体表征到治疗者身上(自体或客体表征大部分是指自身排斥那部分及坏客体)。

二、治疗者无意识地认同那些被病人所投射的,并且,在病人施加人际压力时,治疗者开始像被投射的自体或客体表征那样地感受、行动。

三、被投射的材料“在心理层面上被消化处理”,并且被治疗者调整,治疗者经由再内射将其回馈到病人身上。(其结果会造成病人的调整)

 

这种被投射材料的调整,接连也调整了病人相应的自体或客体表征,以及人际关系的互动模式。这是治疗发生作用的过程。毕昂把治疗师看做是病人投射的容器,就像母亲是婴儿投射的容器一样。

 

克莱恩学派对投射性认同的看法不同的是:他们更倾向于将这种防御理解为并非是病人投射了自身的某部分,而是对一客体关系的幻想。这么看来,投射对象本身的转化(即步骤二)不是绝对必要的。

 

在治疗室中投射认同的过程就是反移情的过程。病人诱发了治疗师的某些反应,但是决定反移情反应最后型态的,是治疗师自己的冲突与内在的自体与客体表征。

 

第三种防御内射,指外在客体以象征的形式被吸纳,并同化为自身的一部分之无意识过程。这个机制可以作为投射性认同的一部分,那个被吸纳的是原来被投射出去的;或者也可以独立存在,作为投射的倒转。佛洛伊德经典中的说法是,忧郁源自于内射了一个被矛盾看待的客体;在忧郁病人的内在,愤怒贯注于这个内射物上,因而产生自我否定与其他的忧郁症状。

 

在当代客体关系理论的讨论中,作为两种最重要的内化模式之一,内射和认同两者是有所区别的。例如,如果一个病人是内射的,其父母就是被内化为自我 客体次分支的一部分,并且被体验为一种实质上并未改变病人自体表征的内在存有。另一方面,如果是认同,父母就会内化成自我自体次分支的一部分,并实际调整了病人的自体表征。

 

第四个防御机制否认,是一种对创伤性感官经验的直接否决。如果说潜抑一般是用来防御自己内在的欲望与冲动,否认则通常是在现实造成极度的困扰时对外在现实世界的防御方式。这一机制主要是与精神病与重度人格疾患有关,但正常人也会运用这个机制,特别是在面对灾难性事件的时候。

 

此章中还有一段很有意义:在治疗室里,治疗师和病人在任何时候都是互相影响的。因此在治疗师整合陈述病人的症状时,他是不可能超越自己的主体性的。治疗师的实际行为对病人的移情也会有实质的影响。有些人甚至主张,这个交互主体的观点是超越任何特定学派之上的,而且同时适用于任何心理治疗的情境。


 

                                                                                                                (徐传艳:整理、分享)


2017读书:
每周三《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
每周五《动力取向精神医学》.

有意一起读书学习,请加微信:ydfqjtyd 注明:参加读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