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篇 丨路桥这10个镇(街道)的前世今生,你可知

 越看越想看 2017-06-25


漫长的历史长河有许多名人曾在此驻足:

●大书法家王羲之曾到过路桥,留下“右军墨池”。

●唐代鉴真大师东渡前曾在香严寺讲经说法。

●南宋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叶适、明代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黄绾曾在路桥居住讲学。

●元末第一支农民起义军领袖方国珍、元末明初文史学家陶宗仪,书法家美术家柯璜、著名书法家任政和抗日将领陈安宝、著名工艺美术教育家书画家陈叔亮也都诞生在路桥。


 

打开历史的长卷

讲述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探寻历史大潮中永不磨灭的遗迹

说说路桥10个镇(街道)的地名由来

一起走进它们的前世今生

 



根据《元丰九域志》记载:“黄岩有峤岭、于浦、新安、青额、盐监五镇。”元丰是北宋神宗年号,时间为1078年~1085年,说明北宋已经有新安镇名称出现。


根据南宋《嘉定赤城志》记载:“路桥镇(市),在(黄岩)县东南三十里,旧名新安。”说明南宋时已经有路桥镇(市)称呼。

【传说】

新安如何演变为路桥?


南宋宋高宗赵构被金兵追赶,建炎四年(1130)正月初一,航海到达椒江海口。《台州外书·遗闻》载“上以章安镇不可居”,正月初九夜,赵构从三江口弃船登岸,从山下郎进入白龙岙,宿在朱砂寺(后改称为隐居寺)一夜,又翻过白石岭进入路桥地带,时恰遇大雨滂沱,只好进埠头堂躲雨。出来后到了马铺地段,所骑的马疲惫不堪,怠然扑倒,因此这里就叫马扑(后转音为马铺)。赵构心里十分焦急,后经一当地老者引领,架了不少便桥,才得以出去。赵构问起此处何名?当地的官员立刻抓住机会说:“请皇上赐名吧!”赵构想了一会说:“此地路即桥,桥即路,就叫‘路桥’吧。”就这样,“路桥”的名称传开了。而赵构走过的新安桥,也顺理成了“路桥”的本命桥了。


1995年11月26日,浙江省民政厅复函台州市民政局,同意撤销路桥区路桥镇建制,在原路桥镇行政区域内设立路桥、路南、路北3个街道办事处。路南、路北从行政区域内划出。12月18日,成立路桥街道办事处。


路桥老街——行走在南官河畔的文化传承


繁华的商贸业




清宣统二年(1910)实行自治,属路桥镇。


民国20年后,称石曲乡或石曲镇。新中国成立后,曾称石曲乡、石曲大队(大)、石曲管理区、石曲人民公社,石曲工作处、路南管理处。


1995年11月26日,撤销路桥镇建制,分设为路桥、路南、路北3个街道办事处,因其位置在路桥街道南边,因称路南街道。


地标性建筑——方林汽车城


一幢幢新型住宅小区拔地而起





清宣统二年(1910)实行自治,属路桥镇。


新中国成立后,有路西乡、路东乡、马铺乡等。大跃进时期,有马铺大队(大)、马铺管理区、马铺人民公社、路东人民公社、马铺乡、路东乡。


1989年路东乡并入路桥镇,改为路东办事处(路东工作处)。1992年马铺乡并入路桥镇,改为马铺工作处。1993年,路东工作处和马铺工作处(划出丁岙村)合并称为路桥镇路北管理区。


1995年11月26日,撤销路桥镇建制,因其位置在路桥街道北边,因称路北街道。


现代商贸特色镇非你莫属


水天一色,生态宜居品质之城





螺洋为余氏居地,根据《芦阳余氏宗谱》记载: “(余氏居地)有山巍然蔚而深秀者莲花山也。山之阳芦荻深丛映带左右,故名芦阳,一号芦洲。至宋、元、明,居民稍集,我祖于此开荒芜,疏沟洫水道,回环有似罗纹,又名罗川,罗川之中有水渚,形如田螺,游洋活泼,又名螺水,后因水渚芦获砍掉垦田,改为螺洋。”


螺洋居古时地图


清宣统二年(1910)实行自治,分属同蟾乡和路桥镇。


民国23年(1934)乡镇缩编,一部分属路桥镇,一部分属圣屿乡。新中国成立后,有下岭、螺洋、南山3乡。


大跃进时期,先后为螺洋大队(大)、螺洋管理区、螺洋人民公社、螺洋乡。


1998年10月26日,撤销螺洋乡建制,设立螺洋街道。


香樟湖畔,好一幅小桥、流水、人家


小可可西里,“诗意栖居”的世外桃源




因驻地两屿并峙,名同屿,又因山有桐树而名桐屿。《嘉定赤城志·山·黄岩》载:“桐屿,在县东南二十里。”


清宣统二年(1910)实行自治,属同蟾乡。民国23年(1934)乡镇缩编,分属互助乡、竞存乡、殿马乡。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将全县并为三区,属路桥区。


1961年人民公社体制调整,成立桐屿人民公社、民主人民公社、共和人民公社。1983年分批将公社改为乡。1992年5月开始撤区扩镇并乡;6月,撤销民主乡、共和乡,并入桐屿镇。


2002年4月,撤销桐屿镇,成立桐屿街道办事处。


一路一桥皆风景


飞龙湖生态区——“台州的西湖”




因其地有白峰山而得名。《嘉定赤城志·山·黄岩》载:“白峰,在县东南三十五里。”


宋代之前,置有白峰驿。《嘉定赤城志·馆驿·黄岩》载:“白峰驿,在县南四十五里,今废。”


白峰山


清宣统二年(1910)实行自治,大部属路桥镇,东边小部分属新桥乡。


1914年,取消自治,大部分属路桥区,东边小部分属横街区。1930年~1931年,域内有白峰桥乡、梅峰乡、江左乡、泾阳乡、联川乡、清沧乡。1949年8月,建立峰江乡、安溶乡、保全乡、新桥乡,属路桥区。


1951年3月土改时属新桥区,从保全乡分出设立洪湖乡、平桥乡;从新桥乡分出设立清陶乡、新民乡。域内有峰江乡、安溶乡、洪湖乡、清陶乡、保全乡、新民乡(小部)。


1958年11月,改为新桥人民公社(大)峰江大队、洪湖大队(后均改为管理区)。1961年7月开始人民公社体制调整。9月,以管理区(原先的乡)设置人民公社,生产队(大)改成生产大队。峰江管理区改称峰江人民公社,洪湖管理区分为清陶人民公社、保全人民公社。


1983年8月开始分批将公社改为乡。1992年5月开始撤区扩镇并乡,6月,撤销新桥区公所,峰江、清陶、保全三乡合并,改制为峰江镇。


2002年4月,撤销峰江镇建制,设立峰江街道。


美丽乡村,许你万千风光


万亩花卉苗木基地,构筑天然氧吧


回望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

我们感慨万千  如今万象更新

一个蓬勃发展的路桥正阔步走向未来

你准备好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