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宇航员眼中的飓风“华金”

 星光闪亮图书馆 2017-06-25

飓风,Hurricane,英文源自加勒比海言语的恶魔Hurican,也有说法是玛雅人神话中创世众神的其中一位,就是雷暴与旋风之神Hurakan。



NASA雅安雅卫星在巴哈马上空拍摄的飓风“华金”。(NASA Goddard MODIS Rapid Response Team)


飓风是地球上最使人畏惧的猛烈风暴。根据发生地的不同,人们也有不同的叫法,比如台风和旋风。这些风暴在科学术语上则都称之为“热带气旋”。而只有发生在大西洋和东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才成为“飓风”。但是不管如何称呼他们,热带气旋都是以同样的方式产生的。



世界各地形成热带气旋的区域。(? NASA)


热带气旋能够释放巨大的能量,而它的“燃料”则仅仅是温暖、潮湿的大气。这也正是为什么风暴只发生在靠近赤道的温暖水域。起初,空气中形成一阵紊乱的气流,随后空气会越升越高,使海平面发展成一片低气压。然后,风开始从风暴雏形的周围的高气压区域渐渐进入中心区域。温暖的海水给空气加温,越靠近风暴中心温度越高。海洋给成长中的风暴不断补充温度和湿度,为其提供能量,使风暴中心的暖湿气流能上升的更快。当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暖湿气流开始凝结,并形成雷暴雨。条件适合的话,热带低气压会发展为热带风暴,并最终成为飓风。



飓风的内部构造,包括中心的飓风眼,和周围的眼墙,红色箭头代表暖湿的空气,浅蓝箭头是下降的空气。(? NASA)


由于风暴越转越快,在风暴中心就会形成飓风眼。在飓风眼中相对来说天空比较平静,气压也非常之低。最猛烈的天气现象发生在靠近飓风眼的周围大气中,称之为飓风眼墙。在眼墙的高层,大多数空气向外流出,从而加剧大气的上升运动。


飓风的等级。(? NASA)


所有的风暴在赤道以北产生都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因为当一个低气压区域形成时,风就会开始向靠近该区域表面的中心位置移动。而地球是始终在大气压下面旋转着的。在北半球,地球的旋转使风向朝右偏斜,从上空看,这种偏斜十分明显。这种现象被称为科里奥利效应(Coriolis Effect)。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北半球的所有风暴都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而南半球的风暴则是顺时针方向旋转。


NASA-NOAA的Suomi NPP卫星在1号拍摄的“华金”,飓风等级从二升到三。现在已经达到四级。(? NRL/NASA/NOAA)


当风暴的风速达到39 mph的时候,便形成了“热带风暴”,而风速达到74mph的时候,风暴就正式的达到了“热带气旋”或者飓风的一级。飓风总共有五级,而飓风“华金”(Joaquin)已经升级为“极端危险”的四级飓风。



宇航员从国际空间站拍摄的飓风“华金”。(? Scott Kelly/NASA)


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Scott Kelly在近地轨道拍摄了飓风“华金”的照片。照片显示拍摄时飓风“华金”刚好经过大西洋海域,在过境巴哈马之前。星期五飓风重创了巴哈马沿岸,带来暴雨和狂风巨浪。不论飓风是登陆美国东海岸还是继续向大西洋洋面移动,美国东海岸各州的州长,都宣布了紧急状态,并调动国民警卫队的各项预防飓风来袭的措施。


— Hurricane Joaquin From Space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