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缠丝玛瑙是西藏古今最为推崇的宝石之一

 天宇楼33 2017-06-25

  唐代缠丝玛瑙,这种以玛瑙自然纹理为装饰的制珠工艺,历史久远。图片:吉如朵 提供


  古籍所载玉膏,道家谓服之可成仙,这种玉膏今天还有,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玉髓。玉髓有许多品种,其中闻名的,莫过于玛瑙,本篇所述的缠丝玛瑙,正是玛瑙之中的珍品,也是西藏古往今来最为推崇的宝石之一。

  汉朝时期佛眼缠丝玛瑙。有美丽蓝沁的黑赞巴拉财神缠丝,是藏族同胞最喜爱的喜庆宝珠,在藏地极其稀少的一种缠丝。图片:吉如朵 提供


  用来克制“邪眼”的神之眼

  在西藏的寺庙里,菩萨身上的珠宝璎珞明显要多于内陆的菩萨,据说,最初的时候,菩萨身上并没有这些华丽璀璨的珠宝,而是一身布衣,这时候的菩萨心里都是愁苦,随着不停地修行参悟,每当菩萨解开一个内心的苦闷,身上就会出现一种宝珠,修至大成,愁苦尽去,珠宝满身,此谓璎珞之美。缠丝玛瑙,正是璎珞之美中最为璀璨的一颗。


  古时的藏族同胞认为人要是被邪灵看了一眼就会遭遇不测,运气从此也会变坏,因此邪灵的眼是人们最为避讳的东西,而只要身上佩戴有神眼一样的珠子护身,则不用惧怕,用有眼睛图案的珠子来抵御邪灵的眼睛带来的侵害,这就是以眼还眼的由来。也正是如此,藏地的天珠才如此出名。而作为天然形成的缠丝玛瑙就更受人欢迎,被誉为天神降下的宝物,再加上藏族同胞视自己为天神后裔,缠丝玛瑙在西藏备受推崇也就不足为怪了。


  吐蕃王朝时期,国力强盛,对外征伐不断,大量的珠宝也被搜罗至藏地,尤其是在吐蕃与大食的战争期间,古波斯帝国的萨珊王朝的许多珠宝都在此时流入西藏。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在伊朗的鲁尔人、库尔德人地区见到当地工匠所制的与古代西藏缠丝玛瑙近似的珠子。


  再加上吐蕃王朝时期,因文成公主进藏,让整个西藏的手工业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制作珠宝饰品的工匠也为数众多,因此从吐蕃王朝开始,藏族同胞便普遍佩戴珠宝装饰。所以在今天的老缠丝玛瑙中,唐代的缠丝玛瑙占据了其中较大一部分。


  对缠丝玛瑙的来源,我们还能寻找到另外一个说法,即缠丝玛瑙是文成公主带来的。这个说法则是跟一个著名的故事有关。传说禄东赞东赴大唐和亲经过了许多考验,其中一个考验就是一颗奇怪的珠子,中间的孔道蜿蜒曲折,唐朝皇帝让禄东赞将棉线从中穿过。当时,禄东赞捉来一只蚂蚁,将棉线系在蚂蚁的腰上,放在珠子的一边,然后在珠子的另一边抹上蜜糖,蚂蚁受蜜糖吸引,带着棉线顺利地穿过了珠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