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经络系统
(1)中医的经络系统与西医的解剖系统
中医治病以经络系统为基础,西医治病以解剖系统为基础。解剖在尸体上完成,经络存在于活体之中。人一咽气,气道就闭合了。西医的外科手术,虽然是发生在活体上,但同样看不到经络。这是由于所有手术的注意力,并非为了寻找经络的走向,其创伤面当然越小越好。另外,人体的气,是在某种状态下能够被人感觉到,但却看不到的物质。在紧张的手术中,医生是断断觉察不到气及气道经络客观存在的。解剖的目的则不同。解剖就是为了解人体组织和结构,面对尸体,可以“庖丁解牛”,大刀阔斧。
西医的解剖系统奠基于1543年前后,主要来自在比利时出生的维萨里(Andreas
Vesaliua),他顶着宗教界的压力出版了解剖学的权威著作《人体构造》。解剖图奠定了现代医学(简称西医)的基础。
此前的西医没有系统,也是误打误撞,东试西试。中医有刺络降温,西医有放血降温。传说200多年前,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就是被西医放了2000多毫升血而丧命的。此外,可卡因也是西医在发明抗生素之前普遍使用的药品。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罗斯福总统在向日本宣战前,鼻窦炎发作,非常难受,西医为其开出的药品就是可卡因。
自从有了解剖图,西医逐渐形成了系统。然而,西医的十大解剖系统,彼此独立、只有生理连接,没有功能上的契合。随着科技发展和分工的细化,这种独立更加明显。每个人只了解他分管的专业,变得越来越细化。有时看一个器官需要几个科室大夫合作。不少西医自己都抱怨,西医似乎演变成了科研机构的技术工种,变得越发无法看病了。
中医一开始就有系统,即按经络系统治病。2000多年前就知道循经刺络(放点小血降温),还有针对经络的砭石按摩、针灸,拔罐和草药等方法和手段。相比之下,经络系统比解剖系统的历史要久远得多。
经络的概念来自2000多年前,记录在黄帝与岐伯对话的《黄帝内经》一书中。炎帝、黄帝分别是中药与中医的鼻祖。炎帝就是神农。黄帝还是那个黄帝。传说神农尝百草日中七十毒,才有《神农本草经》问世。《黄帝内经》是中医的圣经,《神农本草经》是中药的圣经。中华民族都自称是炎、黄子孙。炎黄子孙不能数典忘祖,更不应辱骂和蔑视祖先的文化遗产。
(2)中医经络的证实
中医没有解剖图,只有解剖示意图,如“内照图”、“修真图”(“修真图”曾随文成公主嫁入西藏),以及“存真图”。中医更重视的是经络图。传说经络图是古代道医在胎息和打坐的状态下,通过对人体的反观内照,记录下来的。
在现代,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终身教授、著名的生化专家祝总骧先生,利用测量声音在经络中共鸣高亢,以及电流在经络中电阻率明显降低,证明了在人的活体上,存在如同空心管道的经络。(详见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c8OrEGfkes/)。
另外,无独有偶,德国席根大学的生物物理学家张长琳先生利用可测量光子个数的、极为敏感的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证实了不仅佛像有金色的“佛光”,而且我们每个人也都浑身环绕着七色“佛光”。
张长琳教授在《人体的彩虹——见证科学底下的经络奥秘》一书中写道,“根据物理学原理,电导与电场强度成正比。所以从体表的电导分布,就可以得到体内电场分布的许多资讯。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体表电导测量,来看到体内‘佛光’的大致形状。幸运的是,我们的老祖宗已经在针灸书上把这个内在‘佛光’的形状用所谓的‘经络图’粗略地画了出来。”
此外,张长琳教授运用环境电磁波、声波、电阻、电导等自然科学方法,解析到人体的电磁波、声波与人体经络的关系。
在上海,复旦大学的丁光宏博士已经发现,本无序排列的毛细血管,唯独在穴位处呈现与经络平行的特殊排列。在北京,有专家尝试沿经络注入染色的微量物质,印证脏与腑的特定对应关系,结果两者间发现有染色物质的传递与接收,证明经络存在。
虽然中医的经络,至今用常人的肉眼仍然看不见,但循其治病,的确有效。因此,以经络为基础的中医针灸和按摩,为世界卫生组织所承认,并且逐步进入到各国医疗保险公司的报销目录中。
(未完待续)
【第一章正本清源谈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