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匠不是个人的事

 GXF360 2017-06-25
工匠不是个人的事

工匠不是个人的事

文| 王晓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林雪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知识中心

工匠精神并不是捉迷藏时躲在隔壁的小明,你多喊几声他就出来了。

与大家的认知恰好相反,工匠精神从来不是个人的事。工匠精神包含了3个相互独立和关联的概念,那就是工匠、匠艺活动和工匠精神。

工匠有3个基本特征,即好奇、专注、初心。工匠首先要有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类持久的基本人性冲动。其次是专注。工匠需要技艺上的反复操练和提升。“一万小时”理论正是对专注的最好注脚。最后是初心。半途而废于任何事都无成,专注让工匠快速成长,但保持初心是恒久之道。

工匠不仅指手工劳动者,也含脑力劳动者。甚至做好父母也是匠心的体现。从匠人的成长史来看,西方工匠史上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匠人与社会观念。早期人们的基本观点是,双手与大脑分离,用大脑远胜于用双手。在欧洲发展史上,艺术家以个体为标签,从匠人中脱颖而出,不曾回归;工匠以集体或产地为标签。这表明,工匠不带个人色彩,强调集体实践和可持续的稳定性。同时,工匠行业协会得到巨大发展。

第二个阶段:匠人与机器。工业革命前期,工匠发现机器正在取代他们的工作。工匠与机器发生了激烈对抗。即使如此,匠人还是将大量技能和知识输送到机器上。机器设备快速进步,匠人也更新了技能和知识。

第三个阶段:匠人与消费者。工匠与消费者通过市场配置要素,得到了快速连接,大规模的回报成为可能,商标与质量都是最高的奖赏。这是工匠最幸福的时期。然而,这一点没有在中国发生。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也含有对工匠的管理,不服务于皇室的所有活动都不会有发展。

那么,工匠是怎么炼成的?工匠是通过匠艺活动实现了个体成长。这就涉及匠艺活动的3个基本要素:工匠个体、作坊(企业)和工具(机器)。匠人的个人成长分3个阶段:初期,工匠只是学徒,机械地模仿,并不能产生技艺之外的思考;中期,经历了一万小时磨砺的熟练者,这时很容易产生匠艺伦理问题,包括对技术本身发展的思考;高级,工匠称为师傅,对内,他要管理团队,对外,他要处理好外围社会的社交关系。

作坊(企业),也就是工匠的生产空间,是权威性和知识传递之处。一般而言,这会直接影响工匠形成的效率。集体小社区的知识传递,决定了工匠的成长速度和对外输出。从另一方面而言,这和创新有关。创新性往往需要自主性,师傅的权威往往不容易、也不能挑战,因此作坊与人的微妙关系,有时会压抑创新。因此,工匠并不是创新的代名词,查看它的历史,我们甚至可以武断地说,匠艺活动中可能存在着对创新的约束。

工具(机器)的使用与进化,是一个令人爱恨交织的过程。随着机器不断获得全新能量,工匠的技能被不断蚕食。今天,新型机器人更像是一丝不苟的工匠。机器取代了工匠的位置,这让人未免觉得尴尬。

但是,匠艺活动有一条主线,即知识管理,在作坊时代、工厂时代和机器人时代同样如此。这曾经是工匠得以成长的秘诀:既然工匠已经剔除了更加孤独的艺术家个体,因此,持续的集体性知识结构,便成为重要的平衡内核,作坊、工厂和机器人就是平衡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地方。

传统的数据—信息—知识,说的是显性知识,即掌握技能;隐性知识则基于批评和纠正,是一种自反馈。新时代的工匠正可以在此大显身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