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气重,健脾祛湿是关键...

 JieZHoun 2017-06-25

在中医理论中有六邪——风、寒、湿、暑、燥、热之说,其中湿气最甚。湿气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湿的本质是水,水在五行中属阴,湿也是阴。“湿胜则阳微”,如果体内湿气过重,必然会损伤人体的阳气。“阴盛则阳衰”,所以湿气在体内聚集,势必会导致阴阳平衡失调,致使身体发生一系列健康问题。

那么湿气是如何进入人的身体内的呢? 首先是季节。夏季多雨,湿气重。再者长期居住潮湿环境,过食生冷食物,长期接触水,淋雨等等,致使湿气轻易入侵机体。比如我们的脚每天与地面接触,下雨时地面湿气最重,如果我们不注意做好防护,湿气很容易从脚底“溜”进身体。

湿气过重是怎么引起身体一系列变化的呢? 湿的本质是水。水是生命之源,是维持人体生存与健康的根本保证。但是过多了则成为“湿”。中医讲平衡,过少则不足,身体变弱,过多则为”,增加人体负担。而湿“毒”给人体带来的负担首先是脾。脾的主要功能是主运化、主升清和统摄血液。一旦脾功能失调,则水会停留在人体的组织器官内。停在皮肤,则水肿;停在肠间则泄泻;停在胃中则恶心、呕吐;停在肾和膀胱等下焦则腿脚肿,大便溏泄,妇女多带下。

湿气有2个特点,湿性重浊和黏滞。重即困重、沉重,浊即混浊;黏滞指病情迁延不愈。正所谓“千寒易去,一湿难除”。

我们都说“人往高出走,水往低处流”。湿和水有共性,有下趋性。往往体内有湿气,气血最不容易达到的下肢,往往会最先表现出来即下肢水肿。所以此类病人的治疗往往要追根求源,从祛湿开始。

我们身体内的津液不是完全被脾胃消化和吸收,一部分会经过大肠和小肠进一步吸收和分泌分出清浊。清被小肠吸收,浊被大肠吸收。一旦脾功能失调,大肠无法吸收过多的水则成为湿,湿气郁积成为毒。常见的腹痛、腹泻甚至痔疮等。

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屏障,也是反映人体疾病的一面镜子。如果湿热蓄积皮肤,则会引起一系列常见皮肤病变。比如常见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疥疮、脚湿、痤疮、牛皮癣等等。迁延不愈,反反复复。所以说湿气是皮肤最大的敌人。

那么我们怎么判断身上有没有湿气呢?从上到下,由内而外。只要有湿气,必然有所表现。

头发油腻 脾向头发输送的营养过剩,而肺又不能顺利的起到下行收敛,导致津液受阻,就会出现头发油腻感。

眼睑肿胀 《黄帝内经》中有“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眼睛的任何变化都与五脏六腑有关。如果脾虚带湿,则水停留在眼睑造成水肿。按下去消失,松开手又肿起来。

嘴唇“无色” 主运化,如果脾失健运,则气血不足,口唇发白,脱皮甚至皴裂溃烂。

舌苔黄腻 ,说话有口气 苔黄为热,苔腻为湿,为痰,为食滞。脾失健运,而导致湿热无法泄泻而形成。

大便不成形,总感觉没有排净。 湿性黏滞,故造成大便不畅粘盆。

肥胖、关节痛、浮肿、脚臭、胃口不好、腹泻、痔疮、咳嗽、阴部瘙痒、慢性前列腺炎等等疾病迁延不愈,一定要考虑到是否是湿气聚集在身体内而产生的。

怎样有效的祛除身体内的湿气呢?

1、做好防范 勿贪凉,勤晒被,少空调,避雨水。

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勿酗酒、少吸烟、多阳光、多食粗、少食细、适当素、好睡眠、多休息、少脾气

3、科学运动 祛湿的关键在于运动。运动有助于生发阳气,促进血液循环,滋养脏腑,有利于湿气的排出,同时也可有效防止湿气进入人体。

4、巧用中药 中药祛湿要因人而异,辨证施治,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身体的症状表现来对症用药。常见的成方有参苓白术散(健脾、胜湿、止泻), 山精丸(燥湿健脾、化痰和阴 ), 五苓散(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等等。

5、经穴疗法 元气即阳气。一个人阳气充足,才能身体健康。而人的阳气因脾胃而滋生。脾胃伤则伤阳气,阳气伤则易滋生湿气。要想身体健康就要养阳气,也就是养脾胃。所以对于身体上有湿气的人,除了祛湿外,很重要的一条是健脾胃。健脾祛湿同步。如果单纯祛湿而不健脾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养脾胃口诀“动为纲,素为常,酒少量,莫愁肠”。中医有脾经当令叩击穴位步行法。也就是上午9时至11时,脾经当令,此时叩击穴位最养脾胃。

击“足三里”法:叩击方法是在左腿着地站稳的瞬间,用右脚的足跟由前面绕过叩击左腿的足三里穴,同法,用左脚的足跟叩击右腿的足三里穴,轮换叩击前行。

击“三阴交”法:方法是以足内侧击之。

击“血海”法:方法是高抬膝,用同侧手掌击之。左右腿交换,边行边叩击,注意尽可能做到用高抬膝去迎击手掌.

此法简单易行,效果显著,长期坚持必能有效健脾,改善身体湿气。

5、穴位帖敷

穴位贴敷疗法乃疾病中医外治的一种方法。不经消化道,不走肝肾,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祛湿散寒,补虚清热,改善亚健康。在《清太医院配方》一书中,载有“延年涌泉膏”之防病保健方:药用杜仲、牛膝、熟地、等12种药熬枯去渣,入铅丹收膏,再加入丁香、麝香等搅拌成膏,制成膏贴。

据载:此膏可治先天不足,后天亏损,骨痿身瘦,阳气虚弱;以至腠理不密,易受风寒,常多疾病。若常贴涌泉穴,兼贴肾俞、关元穴,不但终身永无寒湿、脚气、瘫痪之症,而且能防病保健,延年益寿,此后渐渐流传于民间,经现代科技改良制成药包贴敷足底涌泉穴叫足贴,此配方比其它的祛湿方法效果都要好而且使用方便。

想了解更多祛湿知识,关注微信 185631315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