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观园里有个“和事佬”

 俄罗期咧巴 2017-06-25

作者:夏长道  

单位:厦门市思明区中华司法所


《红楼梦》展示给我们各种各样的人生,其中没有争议的人物屈指可数,平儿就是其中一位深受作者和读者喜爱的人物。毫无疑问,曹雪芹给平儿一个“俏”字,可谓是对平儿极大的喜爱。


在那样等级森严的环境下,以平儿的地位去处理种种复杂的关系和事件,是十分困难的,而她居然能处理周全。


曹雪芹起名“平儿”不是简单的信手拈来,而是寓意深刻,“平儿”就是为人平和,处事公平,是大观园里有名的“和事佬”,我们从一个小案例中可以看出端倪。


故事发生在书中第六十一回“判冤决狱平儿行权”中,事情的来龙去脉相当复杂,有好几个线索分头在写,为了表述清楚,在这里就称作“玫瑰露事件”,并作个简单交待。事件缘由:


宝玉把挨打时王夫人给的玫瑰露送给了自己房里的丫鬟芳官,而芳官却私相送给了柳嫂子女儿柳五儿。


柳嫂子娘家兄弟在贾家当门卫,别人送礼时顺便打点他一些茯苓霜,柳嫂子分了一些玫瑰露与她兄弟时,其兄弟便把得到的茯苓霜分了一些给柳嫂子。


柳嫂子带回家便令女儿把茯苓霜送给芳官用。这无非是礼尚往来,极平常的事情,但这件看似平常的事情却惹起轩然大波。


起因是病中的王熙凤向王夫人讨些玫瑰露,王夫人却发现房里少了一瓶玫瑰露和其他一些东西。原来这是赵姨娘私下求自己的丫鬟彩云偷给了贾环,但彩云却不承认。


这天柳五儿到怡红院送茯苓霜回来,被厨房利益竞争对手林之孝家的逮了个正着,问话间发现柳五儿言词有些闪烁,便拿了柳五儿回了凤姐,果真又在枊家搜出了玫瑰露瓶子和些许茯苓霜,柳五儿便成了一个平白无故顶缸之人。


事件发生了,怎么处理是我们关心的话题,几个不同个性的重要人物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表现。


凤姐当时虽在病中,但处理事情依然是“严、狠”。她在情况未明时说:“将她娘打四十板子,撵出去,永不许进二门。把五儿打四十板子,立刻交给庄子上,或卖或配人。”


在事情查清后又说:“依我的主意,把太太屋里的丫头都拿来,虽不便擅加拷打,只叫他们垫着磁瓦子跪在太阳下,茶饭也别给吃。一日不说跪一日,便是铁打的,一日也管招了。”凤姐一味地施威,她忘记了“得饶人处且饶人”的道理。


而宝玉是怎么表现的呢,宝玉是个“无事忙”的滥好人,他的处理方式是典型的无原则和稀泥。


他提出不要查来查去的,查出来大家都没面子,不如凭自己得贾母宠爱,把“玫瑰露事件”应起来,就说是自己逗她们玩的,悄悄地偷了太太的来,一可保全偷的人贼名儿,二可天下太平,又不会有人怪责他,岂不两全其美。


在“玫瑰露事件”中最让人敬佩的却是平儿。当时平儿辅助凤姐处理家务事,通过走访调查得知真相,着手处理整个事件时,她的“情、理、法”都运用得相当好。



平儿首先注重“情”字。她对凤姐的“无情”命令并没有唯命是从,为避免事态扩大,她好言劝说:“何苦来操这心!得放手时须放手,什么大不了的事,乐得不施恩呢?” 

这段话说得极为恳切,话从凤姐利益角度出发,对凤姐动之以情,是体贴、维护凤姐的。这样的话,凤姐当然愿意接受。


对于宝玉要一人应承下来的建议,平儿并没有答应,而是以“理”服人。她认为首先得把偷窃的当事人“彩云和玉钏儿两个业障叫了来,问准了他方好。”


如果不这样有三个后果,一是“他们得了益”,二是他们认为“倒像我没了本事问不出来”,三是更严重,“他们以后越发偷的偷,不管的不管了。”平儿认为是非也要分清,该责罚的人也要承担相应后果。


最后的处置也是“法”度适中。果然每个人都有羞耻之心,当平儿说宝玉为之顶缸时,彩云不觉红了脸,一时羞恶之心感发,便说道:“姐姐放心,也别冤了好人,也别带累了无辜之人伤体面。”


可见,平儿不但断了案,还教育了人。可事件怎么了结呢?平儿也是深知大观园中利益错综复杂,丫头命运十分可悲,如果真的张罗出去,丫头们只有死路一条。


在教育了当事人后,平儿采取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手法,这时她采纳了宝玉的部分建议,让宝玉顶缸,别有用心之人也悻悻然散开了。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人民调解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