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芍汤,治疗消化性溃疡68例临床观察

 ZHENGNS331 2017-06-25


『最受欢迎的中医公众号

       最具人气的中医公众号』


致力于中医尤其是中医民间的成长和传承


每天陪伴中医人成长

第 401 期




作者:黄代富 倪旭 赵洪



编辑 / 冰无双 ⊙ 校对 / 刘刚


I导读:今天再发一篇关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文章。


长篇中医小说《中医冰无双》上篇之《太白古墓》(点击自动跳转阅读)可在历史文章中浏览查看。


关注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qhmjcc),享受健康快乐阅读。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性溃疡中主要的慢性溃疡性疾病。为了观察自拟乌芍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我们自2003年1月至2006年3月共治疗6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诊疗规范》,根据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及节律性上腹疼痛等特点,一般可做出消化性溃疡的初步诊断,然后进行胃镜检查确诊。临床观察病例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本组病例均选自2003年1月至2006年3月本院内科门诊及住院的患者,所观察病例采用小样本、随机分组的研究方法,共观察136例患者,门诊86例,住院50例。其中男71例,女65例;年龄21.3~58.1岁,平均38.3-8.4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3.8年;以前曾接受过治疗93例(68.38%),曾有上消化道出血13例(9.56%),胃溃疡74例(54.41%),十二指肠溃疡62例(45.59%),伴反流性食道炎17例(12.50%)。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68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变化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2、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自拟乌芍汤加减治疗,基本方:


乌芍汤

乌贼骨18~30g,白芍20~30g,黄芩、百合、枳实、牛膝、陈皮、三棱、莪术、炙甘草各5~10g。


煎服方法:将上药用水浸泡20分钟,滤去表面浮泡、杂质,武火煎煮20分钟,再文火煎煮15~30分钟,头煎取100ml,次煎煎取80ml。两煎相混合,分早、中、晚于餐前30分钟温服。1日1剂。


10日后改汤为散,将上方研末(计20剂量,烘干后用中药粉碎机将其研成药末),每服5~10g,白开水送服,早晚各1次。


治疗期间,忌烟、酒、生冷、辛辣厚味及滋腻、腥臊之品。保持充足睡眠及心情平稳,防寒保暖。条件适宜者早晚食稀粥自养,以助药效。


随证加减:


胃阴虚加生地、玄参、沙参、石斛;

气虚加黄芪、扁豆;血虚加当归、阿胶、龙眼肉;

肾虚加地黄、枸杞、山药;

湿热加黄连、黄芩;

痰饮加泽泻;

瘀血加五灵脂、蒲黄、莪术、蒲公英;

胃阳不足加制附片、苍术;

肝郁气滞加柴胡、黄连、法半夏、砂仁;

口干便秘加重白芍用量,入大黄3~6g,

胃镜下见胃酸缺乏(胃阴虚火旺)加乌梅、五味子、麦芽、木瓜。

疗程1个月,结束后复查胃镜。

    

2.2 对照组:


口服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甲硝唑400mg,每日3次;阿莫西林500mg,每日3次(青霉素过敏者,改服复方黄连素片3片,每日3次)。饮食调护等同治疗组,疗程1个月,结束后复查胃镜。

    

3、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溃疡愈合进入疤痕期;

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胃镜检查溃疡缩小1/2以上;

未愈:临床症状无改善,胃镜检查溃疡未缩小,或较前扩大。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

治愈40例(58.82%),好转22例(32.35%),未愈6例(8.82%),总有效率91.18%。


对照组

治愈34例(50.00%),好转18例(26.47%),未愈16例(23.53%),总有效率76.47%。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体会


消化性溃疡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多由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等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郁滞,胃失所养,络膜受损而成病。日久反复不已,阴津耗损,或夹虚热,或夹瘀滞,致使病难向愈。


版权声明: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