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妒忌叫“吃醋”?为什么是醋,不是酱油?

 陋室书屋2 2017-06-26

古龙有句名言:“世界上不吃饭的女人或许有几个,但不吃醋的女人没有一个。”

“吃醋”是个非常常用的词,也是一种人人皆有的心理反应。不管男生女生,谁没在中学的时候吃过醋?你暗恋的某个人跟其他人说句话你就会很难受对不对?如果你从小学开始就吃醋了,那说明你更有前途。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会用“吃醋”这个词来比喻嫉妒?谁发明的这么一个色香味俱全的好词?

关于“吃醋”这个词的来历,比较流行的说法有三种,都是很好玩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出自唐朝著名的小说集《朝野佥载》,这个故事挺有意思。

为什么妒忌叫“吃醋”?为什么是醋,不是酱油?

唐太宗时候,有一任兵部尚书名叫任瓌(gui1),唐太宗赐给了他两个美女,都是国色天香。任瓌的妻子很不嗨森,就迫害她们,把她们的头发剃光了。唐太宗知道后大怒,赐给任瓌妻子一壶毒酒,说:“这壶毒酒,喝下立死。如果你死了,正好给任瓌续弦,你可要想好了。如果以后你不再嫉妒了,你就不用喝。”

任瓌的妻子听到这话,马上说:“我和任瓌是结发夫妻,一起从寒微开始,互相帮助,才有了今天的生活。如果任瓌有这么多小妾,那我不如死了。”说完话,拿起毒酒就喝下去了。大家纷纷感叹,这真是个烈女啊。

没过多久,任瓌的妻子醒来了,嘀咕两句:嘴里什么东西,好酸啊。这才发现,唐太宗赐给她的不是毒酒,而是一壶醋,里面加了点让人昏睡的东西。

唐太宗跟任瓌说:“老兄,你老婆太牛,我都怕她了。我认输了。”

本来执意要给任瓌纳妾的唐太宗,没办法只好把几个美女转给别人了。

第二个故事也是类似的,只不过主人公换成了太宗时的著名大臣房玄龄。这个故事出自《隋唐嘉话》,也是一本写于唐朝时期的小说集。房玄龄的故事和任瓌一样,也是太宗要赐给房玄龄美女,房玄龄的妻子很不爽,房玄龄也怕老婆,坚决不敢接受。太宗跟房玄龄的老婆送去一壶毒酒,说:“你选吧,你是要不嫉妒地活着,还是要嫉妒地死。”

房玄龄妻子很果断:“妾宁妒而死。”

当然,这也是一壶醋。太宗跟房玄龄说:“你老婆我都害怕了,我理解你的苦衷了。”

为什么妒忌叫“吃醋”?为什么是醋,不是酱油?

这是比较流行的两个故事,一般用来解释“吃醋”的来历。但这两个故事也有后人附会的成分,因为在故事的原文里,只说太宗赐给她们的不是毒酒,但也没说就是醋。说太宗赐的毒酒就是醋,这可能是后人的附会。

还有一种说法,说吃醋和狮子有关。我们都知道一个词叫“河东狮吼”。苏轼有个好朋友叫陈季常,他的老婆柳氏也是个爱吃醋的人,经常因为吃醋大闹陈季常,苏轼为她写了句诗: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这就是“河东狮吼”的来历,用来形容女人的彪悍。而狮子确实是有吃醋的习惯,明朝时有位学者记录过一只狮子每日的饮食是:“日食活羊一只、白糖四两、羊乳二瓶、醋二瓶。”

这两件事综合起来,后人又认为吃醋一词的来历也可能是这样的。这种说法说明,“吃醋”这个词并不是来源于某个典故,而是在各种文化的交融下,慢慢演变出来的一种说法。狮子吃的是醋,所以称为吃醋,而不是吃水吃酱油,或者吃其他液体。我们都知道,酱油不是用来吃的,是用来打的。

这个词具体的出处说法很多,没有一个是确定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把醋和嫉妒两样东西联系在一起,确实是很早的事情,很可能从唐朝开始就有了。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写过一篇文章,里面说:“醋气时闻,每念糟糠之妇;荒淫不择,岂思枕席之姬”。这句话已经把醋和嫉妒说在一起了,当时就已经有了一种说法叫“捻酸吃醋”,形容这种心理状态非常形象。

为什么妒忌叫“吃醋”?为什么是醋,不是酱油?

最后说一点。吃醋是人人都会有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最早开始于生命的哪个阶段呢?可能你猜不到。据加拿大约克大学的一个研究,人在3个月大的时候,就已经有明显的吃醋表现。这个研究小组对50个婴儿做了实验,发现从3个月的婴儿开始,当母亲把注意力转向别人时,冷落他们时,他们会明显地蹬腿,喊叫。

由此可见,吃醋可以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感情,因为它源于一种人性——我们都害怕失去自己所爱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