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栗壳(中药材植物名:栗)(植物科目:壳斗科) 古籍名:风栗壳《名医别录》。 植物名:栗。 生长环境:本品为落叶乔木。阳性树种,多栽种于山地向阳山坡、土质疏松的山坡。 分布:原产于我国西部,现各省都有,广东以北江和西江一带为较常见的果树。 入药部分:果外壳。 采集期:秋季。 ... 桐油根(中药材植物名:木油)(植物科目:大戟科) 植物名:木油树(千年桐) 生长环境:本品为落叶乔木,是栽培的油料植物,亦有生于山野间。 入药部分:根。 采集期:全年。 采购地点:从药材公司购入。 性味ie:性凉、味微苦。 功能:除痰、催吐(久煎则减轻催吐作用)。 ... 白榄根(中药材植物名:白榄)(植物科目:橄榄科) 白榄根(橄榄科) 细叶万年青(中药材植物名:吉祥草)(植物科目:百合科) 别名:西边兰、水兰。 植物名:吉祥草。 生长环境:本品为多年生常绿草本。生于阴湿地区或林下,亦有栽培。 分布:华东、广东和西南各省。 ... 芦荟(中药材植物名:芦荟)(植物科目:百合科) 古籍名:奴会《开宝本草》。 别名:奴会、草芦荟、油葱。 植物民:芦荟。 生长环境:本品为多年生草本。喜长于干燥土壤上;通常为盆栽或生于垟头上。为一种耐干旱植物。 分布:广东各地有栽培。 入药部分:根。 采集期:全年。 ... 盐霜柏(中药材植物名:滨盐肤木)(植物科目:漆树科) 别名:盐炭根。 梧桐(中药材植物名:梧桐)(植物科目:梧桐科) 古籍名:梧桐《本草纲目》。 ... 红菱根(中药材植物名:赪桐)(植物科目:马鞭草科) 别名:白菱根。 植物名:赪桐。 ... 红铁树(中药材植物名:铁树)(植物科目:龙舌兰科) 植物名:铁树。 生长环境:本品为直立、粗状灌木。为庭院普遍栽培。 分布:自喜马拉雅山东部至我国和东印度群岛。广州栽培尚普遍。 入药部分:花。 采集期:春、冬。 自采地点:家种。 性味:性平、味淡。 功能:凉血、止血。 主治、用量和用法:内伤咳血:干花3至5钱,猪瘦肉适量,清水煎服。 附录:(根)治大便下血:干根1至2两,猪瘦肉适量,清水煎服。 (叶)治红白痢:干叶1至2两,以红叶为佳,清水煎服。 ... 江南柏(中药材植物名:罗汉松)(植物科目:罗汉松科) 别名:罗汉松、江南侧柏。 植物名:罗汉松。 生长环境:本品为乔木。生于山地的树林中,或栽培于公园住宅旁。 分布: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广东中部、北部均有。本种与常见栽培供欣赏用之“短叶罗汉松”系灌木状,叶子簇生状,长约4~7厘米,可区别。 入药部分:叶。 采集期:全年。 自采地点:家种。 性味:性平、味淡。 功能:止咳、止血、散瘀。 主治、用量和用法:内伤咳血,配伍用。 ... 金鸡爪(中药材植物名:柠檬香碱草)(植物科目:伞形科) 植物名:柠檬香碱草 生长环境:本品为多年生草本。生于稍干燥的草地或旷野上。 分布:广东省中部,以广州附近为主。 入药部分:根。 采集期:夏、秋。 自采地点:山岗。 性味:性平、味淡、气微香。 功能:顺气散瘀、止咳。 主治、用量和用法:1、肺燥咳血;2、苦伤积瘀;3、胃痛,均用干根1至2量,猪瘦肉适量,清水煎服。 验方:(治苦伤咳血方)金鸡爪5钱、白毛鸡屎藤根5钱、五爪龙5钱、红菱根5钱、红丝线5钱,清水三碗,煎成衣碗服。 ... 龙船花根(中药材植物名:龙船花)(植物科目:茜草科) 别名:红缨树。 植物名:龙船花。 生长环境:本品为山野林地间常见的小灌木。 分布:广东各地皆可见,尤以中部、南部山地较多。 入药部分:根。 采集期:全年采根,五至七月采花。 自采地点:性微凉、味微苦。 功能:清降肝火、排脓、消肿、去腐生肌。 主治、用量和用法:1、劳伤咳血:干根5钱至2两,清水煎服,或加猪瘦肉同煎,加甘草3钱亦可;2、胃痛、气痛用法如上。 (方歌)龙船花根性微凉,劳伤咳血扬其长,肝胃气痛都兼治,瘦肉同煎效更良。 ... 大金不换(中药材植物名:金不换)(植物科目:远志科) 别名:紫背金牛、大兰草、大金牛草、大金。 植物名:金不换。 生长环境:本品为一年生,直立或平旷草本。生于荒坡、丘陵、或旷野、阳光充足的地方,性耐旱,不论土质肥瘠,都能适应生长。 分布:本省各地及南方各省均有分布。 入药部分:全草。 采集期:夏、秋。 自采地点:山岗。 性味:性平、味甘淡。 功能:散瘀、止咳。 主治、用量和用法:1、伤症咳血:干用5钱至1猪瘦肉适量,煎服;2、苦伤胸痛:用法同上;3、皮肤生蛇:用法同上。 ... 细金不换(中药材植物名:小花远志)(植物科目:远志科) 别名:小兰膏、细金、小金牛草、土元金。 植物名:小花远志。 生长环境:本品为一年矮小草本。生于荒坡旷野田边或草丛中,土质肥瘠均可生长。 分布:本省各地,及我国南方各省均有分布。 入药部分:全草。 采集期:夏、秋。 自采地点:山岗。 性味:性平、味甘苦。 功能:止咳、祛瘀、散毒。 主治、用量和用法:1、伤症咳嗽;2、五劳七伤;3、跌打痛症;4、生蛇。以上四项俱可配伍用。 ... 白花苦灯笼(中药材植物名:鬼灯笼)(植物科目:马鞭草科) 别名:鬼灯笼、岗灯笼、苦灯笼、鬼点火、坟头青。 植物名:鬼灯笼。 生长环境:本品为小灌木。多野生于丘陵上或旷野间,广州近郊各处可见。 分布:广东各地均有,中国南部亦有分布。 入药部分:根。 采集期:不拘时。 自采地点:山岗。 性味:性凉,味微苦。 功能:清热,止痛。 主治、用量和用法:1、癍痧发热,配伍用;2、苦伤咳:干根1至2两,清水煎服,或加猪瘦肉同煎服、;3、咽痛:干根1至~2两,清水煎服;4、胃痛:干根1两5钱,青壳鸭蛋1只,清水三碗半,煎至蛋熟去壳,再煎成一碗服,连蛋食;5、伤寒夹色,配伍用;6、夹板疠:干根2至3两,加鸡肉2至4两,清水煎服;7、疝气:配伍用。 ... 蚌花(中药材植物名:紫万年青)(植物科目:鸭跖草科)
红李根(中药材植物名:李树根)(植物科目:蔷薇科) 别名:红心李根。 植物名:李树根。 生长环境:本品为落叶小乔木,常栽培于果园。 入药部分:根。 采集期:全年采根。 自采地点:家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