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操杀孔融,以不孝之名论罪,到底是不是诬陷?

 昵称VChmUhmv 2017-06-26

曹操杀孔融,以不孝之名论罪,到底是不是诬陷?


孔融是三国名士,也是建安七子的第一位人物。小时候,四岁让梨而被称为神童,十岁时拜谒当朝大名士李膺而名扬天下。十六岁,党锢之祸横起,党人张俭因避祸来到孔府,孔融和哥哥孔褒争死为读书人仰慕。一时间孔融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然而,就这样一位大名士,最终死于曹操之手,曹操因此背上嫉贤妒能的千古骂名。在谈曹操为何杀孔融之前,先看看分析孔融这个人。

好争胜而不切实用。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去李膺家拜访,如果不是当代名士,李膺是不接待的。10岁的孔融是孔子的后代,孔子曾经拜访过老聃,也拜老聃为老师,于是孔融就说:“我是李君通家子弟。”李膺又问:“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孔融说我们祖上都是很好的关系,几百年前就有很深的交往了,所以“众坐莫不叹息”。太中大夫陈炜说:“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结果孔融应声回答说:“观君所言,将不早惠乎?”所以我们可以从10岁的孔融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的一生,一直在追求好名。

好战争而志大才疏。史料记载,孔融参加过三次战役,带领大概有十几万的人,结果三次战争打光了。

在军事上他却一无所知,却摆出显示自己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架子。有次黄巾军造饭,城外都是贼兵,孔融醉醺醺上马,想在涞水一带阻击敌人。敌人令最精锐的士兵和孔融相抗,可左右两翼却淌水过河,一直攻到城下。

孔融没有想到自己的士兵如此的不堪一击,居然没能抵御得住。结果北海城被攻破,后来又在南县战斗,没想到自己最值得骄傲的亲信都被敌人收买。连年败仗,没有什么收获。弃城而逃。后来迁徙徐州,自己代理青州刺史。曹操杀孔融,以不孝之名论罪,到底是不是诬陷?

当时曹操袁绍公孙康都在河北称雄,孔融想自己打造另一番天地,可惜士兵太少,粮食也不足。并且信用王子法、刘孔慈等小人,而一些有名望有真实本领的人,孔融并没能重用。左丞祖劝孔融要和曹操、袁绍等人搞好关系,遭到孔融的申斥,后来找个借口给杀了。

孔融每天小酒喝得天天醉,也曾找些喜欢诗词的人下下乡,采采风。当时袁绍认为自己卧榻岂能让他人酣睡,于是派儿子袁谭带兵攻打。从春天围到夏天,城池很小,敌人很多,敌人的箭像密雨一样甚急。

此时的孔融居然丝毫不畏惧,一副我行我素的模样,在大堂里读书议论谈笑风生,不过敌人并没有因为孔融的视死如归而放过他,此时到处都是敌兵,后来孔融被人搭救,只是老婆孩子都被袁谭俘虏。

尽管孔融如此狼狈,一个人逃出魔抓,曹操却因为他是当今名士,而推荐他做九卿。后来这个孔融还是改不了自己喜欢纵论天下大事,并且嘲讽人的毛病。

尽管孔融如此狼狈,一个人逃出魔抓,曹操却因为他是当今名士,又是孔子后人,而推荐他做九卿。后来他还是改不了自己名士作风,喜欢纵论天下大事,并且嘲讽人的毛病,史上说他直言敢谏,然而他好谏诤而混淆视听,常常犯错误。

曹操杀孔融,以不孝之名论罪,到底是不是诬陷?

比如说“马日磾之谏”、“复肉刑之谏”、“制禁酒之谏”等等。尤其让人笑谈的是,由于年年战乱,粮食不够,曹操觉得酗酒会耗费大量粮食,于是下令禁酒。结果呢,孔融写了一篇讨伐曹操的文章,说喝酒是有好处的,历朝历代喝酒的人都能建立丰功伟绩!找个理由也太强大了。

据《御览》孔融任北海相时,在路上看见一个人在坟墓边哭泣自己的亡父,脸色却一点都不憔悴。孔融于是将此人杀了。

多年来,正是因为孔融搅乱人心,过分的好名,混淆视听,曹操简直忍无可忍,后来干脆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不孝”等罪名,将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

大家可能有些疑惑,尤其不孝的罪名,四岁能让梨的孔融,怎么会不孝呢?此外,据《御览》记载:孔融任北海相时,在路上看见一个人在坟墓边哭泣自己的亡父,脸色却一点都不憔悴。孔融于是将此人杀了。

这样的一个人,说他不孝,简直不可思议。其实他确实说过看似大逆不道的话,主要是说父子、母子之间的感情并不是那么重要,孝道也不需要太过。在闹饥荒的时候,孔融就曾经说过如果父亲对儿子不好的话,有东西还不如给别人吃。

可以说,即使史料上没记载他并非真的不孝,然而他的言论在当时民众看来,就是不孝,所以曹操才会用这个理由来堵悠悠众口,让他杀孔融的行为不被众人反对。

当然了,作为孔子后代,孔家可谓读书人的领军人物,在封建社会影响力非常大的,曹操之所以有了的奸相之名,也有这方面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