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上,谈到谋士地位,法正是低估的一个。法正何许人呢?他原为刘璋的部下谋士,后来劝说了刘璋向刘备投降。奇谋献计斩杀了夏侯渊也是他的声望巅峰,深得刘备器重。若论计谋,他并不比诸葛孔明差多少;论政治,也是刘备手下的重臣。 建安初年,由于天下饥荒,法正与好友同郡的孟达一起入蜀依附刘璋,但刘璋不是个善于用人的人,很久之后法正才当上新都县令,之后又被任命为军议校尉。法正怀才不遇,觉得刘璋不是个能成大事的人。 公元208年,张松劝说刘璋与曹操断绝来往,与刘备交好。刘璋于是问应该让何人出使刘备,张松于是举荐法正。刘备见到法正后,"以恩意接纳,尽其殷勤之欢"。法正觉得刘备有雄才大略,是可以辅佐的明主,回到益州后,遂与张松密谋协规,决定暗中戴奉刘备为主。 公元214年,刘备军包围成都,蜀郡太守许靖将要出城投降,被人发觉,因为危急关头,不宜诛杀自己人,于是刘璋放过了许靖。刘璋投降后,刘备也因此不用许靖。许靖与其弟许劭是天下名士,但没有身为人臣的才能。法正劝说:"天下有名无实的人就是许靖了。但是主公刚刚开创大业,许靖的名声四海皆知,您如果连他都不用,天下贤人恐怕会认为您薄待贤臣。"希望刘备仿效燕昭王重用郭隗的故事,于是刘备对许靖逐渐尊敬重用。 刘备占据益州后,急需与蜀中大族豪强结纳关系,因此群下劝刘备迎娶刘璋旧将吴壹之妹吴氏,但吴氏是刘璋已故兄长刘瑁之妻,刘备认为自己与刘瑁同族,这么做有违礼法。法正进谏道:"论其亲疏,何与晋文之于子圉乎?"晋文公逃难到秦国时曾娶了亲侄晋怀公子圉的妻子怀嬴。 法正认为晋文公尚且可以娶亲侄之妻而未遭到礼法的抨击,何况于刘备与刘瑁之间还不是亲戚关系。刘备遂纳吴氏为夫人。其后刘备赐予诸葛亮、法正、张飞及关羽四人黄金各五百斤,白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作为诸将中最高赏赐。法正被任命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 法正带头和诸葛亮、李严等人制定了《蜀科》,改变刘璋治下益州法纪松弛,德政不举,威刑不肃的局面。《蜀科》制定后,由于严法治蜀,打击地方豪强势力,豪强十分不满,以消极态度抵触蜀汉政权,为此,法正提出用当年汉高祖入关与民约法三章之事向诸葛亮进言,认为成都初定,宜"缓刑弛禁",放宽约束。 公元219年,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次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连哭数日。被追谥为翼侯,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 陈寿称赞他可与程昱、郭嘉相比。评价诸葛亮为“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说明陈寿在谋略方面是更看重法正的。这倒不是故意贬低诸葛孔明,而是客观说明了法正在治世才能上确实有能与诸葛一较高下的能力。 |
|
来自: 昵称VChmUhmv > 《葫芦斋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