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黄兴的儿子,被誉为“中国盲文之父”,一位极其可敬的老人

 昵称VChmUhmv 2017-06-26

他是黄兴的儿子,被誉为“中国盲文之父”,一位极其可敬的老人


黄乃(1917—2004),原名一寰,革命先驱黄兴的遗腹子,著名的日本问题研究专家,盲文教育家,中国盲文之父。

1917年1月,由于父亲黄兴去世,母亲极度悲痛,导致腹中的他早产,从此便开始了他多难而坎坷的一生。

自幼受父兄革命影响,初二时,黄乃开始接受马列启蒙,踌躇满志,立志日后一定要继承父业,投身到拯救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斗争之中。

正当他豪情满怀之际,不幸降临到他的头上。1934年,他在一次上体育课踢足球时,不慎右眼被撞伤,导致视网膜脱落,右眼失明,于是休学回到长沙老家。

1936年初,黄乃从报上看到在日本留学生正积极开展救亡运动,很受感动,决定去日本留学,,进入日本大学,攻读社会科学,后从事文化救亡运动,1937年6月,黄乃被日本警察拘捕入狱。

就在黄乃被捕不久,他父亲的生前好友面四处周旋,不久被释放出来。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从日本监狱中出来的黄乃回到祖国,次年前往延安,后入马列主义学院学习,并任哲学研究所副主任。1939年任宣传干事,专门研究日本问题,后又调入总政任日本问题研究秘书兼组长。

解放战争期间,黄乃常年伏案到深夜,左眼视力也迅速下降。1949年进入北京时,左眼视网膜又脱落,立即安排他去苏联治疗,但为时太晚,回国后双眼全部失明。

在苏联治疗期间,当他得知自己的眼睛已没有复明希望时,他首先考虑到自己的前途,想到中国成千上万盲胞。于是参观了莫斯科的盲校,并产生创制中国盲文的念头。

他是黄兴的儿子,被誉为“中国盲文之父”,一位极其可敬的老人

从苏联回国后,黄乃开始致力于研究和思考中国的盲人问题。此时中国还没有统一的盲文,只有南北两种不同地域使用的很不完备的盲字。为了发展盲人教育事业,他给《人民日报》写信,呼吁全社会都要重视和关心盲人事业,并四处游说,各方斡旋,同时还集中精力搞一套中国自己的盲文。

一个刚刚跌入黑暗且又刚刚接触盲文的人,用了短短一年多时间就设计出全国统一的盲胞通用的盲文初步方案,其中的艰难就可想而知了。

1952年提出《新盲字方案》,经教育部批准在全国推广。

经过黄乃多年的努力和实践,以及反复修改,黄乃先生为之倾注了全部心血的新盲文方案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得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批准。这套方案的实施,使近1000万中国的盲人重又有了明亮的“眼睛”。他是黄兴的儿子,被誉为“中国盲文之父”,一位极其可敬的老人

从此黄乃先生被人们誉为黑暗世界的"普罗米修斯"。黄乃先生于2004年1月30日走完了他光辉的一生。

他历任教育部盲聋哑教育处处长,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第一至三届副主席、第四届常委,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是第二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作为现行盲文的创制者、汉语双拼盲文方案的发明人,因为有他,新中国几代盲人的命运被改变了。

这是一位可歌可泣的老人,很值得纪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