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帝为什么下跪拜祭明孝陵,今人却骂朱元璋?

 昵称VChmUhmv 2017-06-26

对于明朝以及开国皇帝朱元璋,时至今日,很多人还在唾骂,难道明朝的如此不堪?这让康熙和乾隆两帝跪拜明孝陵的事。

对于明朝,他们的生死仇敌,清朝官方则评价为“治隆唐宋” 、“远迈汉唐”。治隆唐宋,为清代对明太祖朱元璋统治时期国家综合国力的评价,清朝沿袭明朝制度,与李唐、赵宋时期相较社会更加繁荣。即幅员辽阔,远迈汉唐;繁荣似锦,治隆唐宋。

另有康熙御题治隆唐宋碑。康熙南巡,六次遣官拜祭南京明孝陵,五次亲往谒陵,行三跪九叩之礼,从山门磕头一直要到陵墓下,无比虔诚和崇敬。康熙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一个头脑清楚的皇帝,他很少题字,但是,对于明孝陵却写了“治隆唐宋”这四个字,并且御旨当地官员修葺明孝陵。

乾隆六次南巡,更是次次至明孝陵“拈香奠酒”,均行三跪九叩之大参礼,可谓优渥有加。为“礼文隆渥,逾于常祀,是乃千古盛德之举”。

有人说,康乾二帝此举,故意给别人看,让人哑然失笑,作为当时最高统治者,而且处于盛世时代,如果单纯做做样子,有必要如此去隆重吗?

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去崇敬朱元璋,除了所谓英雄惜英雄的情结,显然对朱元璋的治国和作为真的是很佩服。

也正因为如此,清朝才全盘继承了明朝的制度,就连科举制度、学校制度,法律制度,天文立法等也完完全全照搬下来。

如果说他们所作所为出于政治目的,那么孙中山和洪秀全拜祭明孝陵又怎么说?

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一身戎装,率领南京临时政府文武百官,拜谒明孝陵,祭祀明太祖,并写祭文。

事实上,在太平天国打下了南京,洪秀全也曾亲自跪在明孝陵前,称自己是汉人的“不肖子孙”,到今天才起兵反抗满清。

明朝皇陵是保存最完善的,清朝不敢破坏,而且派人严加保护。到了民国时期,很多人都盗清朝皇陵,而没有人盗明朝的皇陵,很大原因是大家怀念明王朝。

因为当时的人知道,盗清陵都是打着“民族主义”的旗号,盗明皇陵是要被全天下人唾弃的。

反而到了现在,朱元璋及其所开创的明朝,却屡屡遭到很多误解,甚至唾骂。在很多人看来,朱元璋冷酷残暴屠戮功臣,除了冷血嗜杀外一无是处,全然没有看到背后深层的原因。

作为从社会最底层走出的君主,朱元璋对于官吏贪污民不聊生是极其仇恨的,而功臣居功自傲践踏朝纲,有识之士指出“当开创之后,而无检制元勋宿将之力,人人挟其马上之烈以自豪,权贵纵横,民生凋敝,其国亦不可久也“。

当然,大明律里规定贪污六十两就要被剥皮就有点儿矫枉过正了,但一个简单的残暴显然流于粗暴。因为如今我们处于法治社会,现在讲究的是人道主义。

至于朱元璋在老年杀功臣,私心也是难免的,也是为了给继任者提供相对轻松的执政环境,毕竟几朝元老了,能不能衷心辅政而不生二心实在是不好说的事情。

此外强调一点,虽然洪武一朝严刑峻法,只是用来约束勋贵官吏,并没有对平民生活有过多的影响,

为什么明朝被人如此误解呢?主要还和晚明有关。

第一次被误读是顾炎武、黄宗羲他们,总结明朝灭亡时,错误把晚明灭亡归之于当时不切实际的学风,空谈性理,而无实际功用,(主要是心学),认为是社会奢靡的风气,士人的颓废,繁荣的商品经济导致的唯利是图,金钱崇拜,以及政治上的腐败,党争激烈 ,导致了明朝的灭亡。事实上,这是晚明言论自由,街头巷尾均有人议论时政,形成各种党派导致的结果。

第二次被误读是满清的皇帝,他们为了证明其推翻明朝的合理性,总是强调晚明政治的腐败,皇帝的懒惰,多少年不上朝。事实上,这是制度造成,在明英宗以后,政务要经过内阁,内阁负责票拟,直接把处理意见都写好了,皇帝只要过目批示就可以了。而清朝皇帝很勤政,那是因为任何事情都要亲自裁夺,虽然有内阁,但只是跪受旨意,所以清朝皇帝是总统加总理,不仅要签字盖章,还要天天写批文。

第三次被误读是近代以来的知识分子,他们拿西方的社会学理论来解读晚明的历史,最着名的就是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

这样一来,晚明的腐败,结果也牵连到了开国皇帝的朱元璋身上。

胡适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是极其有道理的,事实上,晚明的政治从一个角度,你看的是宦官专权,皇帝不上朝,党争不断,政治颓废。可是换一个角度,你会看到政治上的理性,民主化,民本化,以及人性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